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访施嘉宁:从《欢乐喜剧人》到《极限挑战》

上个月,《欢乐喜剧人》第五季落下帷幕,对于一档综艺来说,能坚持下来5年的其实并不多见。2015年,《欢乐喜剧人》横空出世,以没有任何广告赞助的“裸奔”姿态站上了东方卫视的舞台,没有人知道这档类型新、模式新的节目未来的命运会如何。而如今,《欢乐喜剧人》已然成为一个引领者,在这个历经浮沉的喜剧综艺市场中描画出一条自己的成长轨迹。这档喜剧节目,缘何能够获得如此亮眼的成绩?几天前,影视产业观察记者专门与总导演施嘉宁进行了一次对话。

“革新者”施嘉宁

如今,无论是讲座论坛还是媒体报道,很多时候施嘉宁都被冠以“中国最强喜剧综艺导演”的名号。原因在于,《笑傲江湖》第一季、《欢乐喜剧人》、《相声有新人》几档响当当的节目皆出自于这位导演之手。谈及成功,施嘉宁将其归结为保持“革新者心态”。

2014年,喜剧综艺开始受到各大电视台的关注,《喜乐街》、《我为喜剧狂》等节目陆续出现在大众视野,那一年也被业内称为喜剧综艺元年。但是,由于当时喜剧这个类型在综艺市场中算是一个新鲜玩意儿,谁也不知道什么样的节目才能获得大众的认可。也就是这一年,《笑傲江湖》第一季横空出世,施嘉宁担任总导演之一。节目以素人喜剧竞技为核心,其中不仅有传统的相声、小品,还涵盖杂技、脱口秀、魔术等多种题材。《笑傲江湖》的另辟蹊径,获得了大批观众的喜爱,首期收视率就达到1.26%,位居全国同时段第二,且随着节目的播出,收视率一直保持递增状态。

之后,施嘉宁团队在机缘巧合下,又开始筹备起《欢乐喜剧人》,为国内喜剧综艺打开了一个新的口子。专业喜剧人们在舞台上凭作品争夺现场观众手中的票数以免被淘汰,这一模式虽然在舞蹈、音乐等题材的节目中比较常见,但是在此之前却从来没有运用到过喜剧节目上。

而且,让专业喜剧演员同台竞技直面观众的选择,这对于已经小有名气甚至是几度登上春晚的明星来说可不是个简单事。但就是这么个难度极高的任务,在施嘉宁团队的努力下,最终成为了现实,贾玲、沈腾、小沈阳、吴君如……所有敢想的、不敢想的喜剧大咖陆续出现在这个舞台上。

“我们当时对节目的一个定位是中国喜剧节目的标杆,所以我们整合的喜剧资源也是顶级的,甚至把很多不可能变成可能,” 施嘉宁说。而事实证明,这种喜剧元素和专业演员竞技模式的嫁接手法,也确实赢得不少观众的青睐,不仅节目迅速成为爆款,第一季收视率最高达1.701%,甚至对当时的很多喜剧综艺都起到了一个引领作用。


随着《欢乐喜剧人》逐渐树立起自己的品牌,不安于现状的施嘉宁又开始琢磨起了新综艺。“我所有的东西都要跟别人反着来,跟原来的节目反着来。”于是,一档以相声演员竞技为核心的综艺《相声有新人》在东方卫视出现:4分钟限时赛、团队战、命题任务……激烈的竞技规则与传统曲艺文化融在一起,这种题材可以说是前所未有。流行的表达方式,让大众将目光纷纷瞄向这档节目,整季12期的收视成绩一直保持名列前茅。

“为什么东方卫视包括我个人能够将喜剧节目做成一个很重要的门类、做成一个爆款节目,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做节目的思路就想和别人不一样”,施嘉宁说道。他强调,其实并不是因为自己一直在做喜剧节目,所以才更容易把节目做成,而是每做一档喜剧节目,他和团队都铆着一股劲,“就是想要颠覆一些东西,改变一些东西”。而几档综艺的热播,不仅让东方卫视开拓出了一条全新的“内容线”,也将喜剧这一品牌深深植入大众心中。

不断引领大众喜剧审美的《欢乐喜剧人》

将近六年的时间,国内喜剧综艺市场可谓是历经浮沉。在发展初期,由于政策环境的影响,数十档喜剧综艺陆续占领各大卫视的荧幕,与此同时,视频网站也不甘落后,蓝海随之变为红海。入局者的多元性,加速了整个生态的去泡沫化,不少综艺最终沦为过客。

但是,在大浪淘沙过后,《欢乐喜剧人》却不仅从众多同类综艺中脱颖而出,还逐渐完成了自身从爆款到品牌的转变,在喜剧节目中占据更加稳健的地位。总结《欢乐喜剧人》这五年的成长之路,施嘉宁提到最多的词语就是“变革”。

刚开始,由于模式的新颖性和参与嘉宾的高关注度,节目的收视成绩一路飙升。但随之,《欢乐喜剧人》也面临“综N代”都会遇到的问题——观众逐渐陷入审美疲劳。为了能够让节目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施嘉宁决定开始在赛制方面做出调整。

从第四季开始,可以看到《欢乐喜剧人》的赛制一直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第四季时,前三季的优秀喜剧人以“大魔王”的身份返场与新喜剧人同场竞技;而在本季中,赛制继续升级,在保留新老喜剧人对战的基础上,还设计了团队赛、突围赛、复活赛等多种形式的比赛规则。

在首场中,17组喜剧人皆是各自为战,每组喜剧人都必须保证自己的票数高于想要与其对战的演员,才能保证不在这个舞台上“一日游”;而在随后的比赛中,喜剧人们则被划分为两大阵营,在队长叶逢春、张云雷的带领下完成主题限制、可爱来宾等不同形式的任务,甚至是同队的喜剧人要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一个表演。

这种模式上的多样性,也让形态各异的喜剧类型碰撞出新的火花。相声、小品、脱口秀……观众不仅可以看到不同喜剧形式对同一主题的诠释,还能看到多种元素混搭后创造出的更为有趣的喜剧新样态。

不仅如此,施嘉宁也试图在《欢乐喜剧人》的顶层设计上进行调整。他提到,从第一季的“搞笑,我们是认真的”到如今的“用喜剧减压,让生活闪光”,其实远不只是slogan改变那么简单。

“实际上也是希望让喜剧和生活可以结合得更紧密一些”,施嘉宁表示,前几季为了能够让观众看到有别于常规的喜剧表现形式,除了对演员们作品质量的把控外,导演组也提供了许多在舞美设计上的支持,比如精致逼真的大型道具、巨幅投影屏等。

但是,在通过几季的“大视觉、大舞美”为观众呈现不一样的作品表达后,他认为如今反倒应该做一次回归。”我觉得还是要真正聚焦到一个内核的东西,让喜剧回到生活当中,所以我们今年在这方面也做出改变。“

在如此“接地气”的顶层设计下,可以看到这一季作品中玄幻、虚幻的题材确实肉眼可见地变少,反倒贴近大众生活的内容成为主流,比如默剧演员叶逢春聚焦于环卫工人的《暖冬》、相声演员卢鑫和玉浩以致敬老红军为主题的《我的爷爷》,还有吴彼、金靖和刘胜瑛所演绎的一家三口即使遭遇各种挫折也仍然微笑面对的《好运家族》等,它们皆取材于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令观众与喜剧演员形成自然的情感共鸣,笑中带泪。

采访中,施嘉宁坦言,之前几季由于喜剧人们都想为作品注入更多的情感内涵,有时会存在过度追求煽情的现象,因此在这一季中导演组特意先与所有喜剧人达成一个共识,“我们终极的目标并不是要去煽情,而是让观众去解压”。

“讲到底,其实就是要给观众新鲜的刺激”,施嘉宁表示,他认为,只有始终让节目不断变化,才能让观众一直保持惊喜感。也正是于此,我们才看到《欢乐喜剧人》即使已经走到第五季,还能够始终保持着强劲势头,无论从收视成绩还是话题热度来说,在喜剧综艺市场中都已经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接棒《极限挑战》:

节目之间都有相通之处

凭借着《笑傲江湖》、《欢乐喜剧人》、《相声有新人》等一系列热门节目的加持,现在的施嘉宁在国内喜剧综艺市场中,可以说是一个品牌式的存在。但是,如今施嘉宁却又选择再次站到一条新的跑道上。

在《极限挑战5》之前,施嘉宁从未接触过户外真人秀,但多年来的节目制作经验,已经让其对这个新任务有了自己的底气。经过几次录制,他个人感觉“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从制作流程、制作工艺来看,《极限挑战》确实有别于《欢乐喜剧人》这些节目,但是从节目内核上来说,它们之间其实有相通之处。”他认为,无论是《欢乐喜剧人》还是《极限挑战》,其实核心都是“呈现参与的‘人’以及极致的真实”,只有这样,讲出来的故事才最能打动人心。

而底气,则源自于施嘉宁多年来始终坚守的制作理念——保持“革新者”心态。2006年,施嘉宁在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以研究生身份毕业后,进入上海电视台。如今算下来,施嘉宁已经在节目制作领域摸爬滚打了13年。

目前,施嘉宁虽然已经有《中国达人秀》、《妈妈咪呀》、《不朽的名曲》、《欢乐喜剧人》等一系列质量精良、市场成绩不错的作品,但他表示,自己的每一次尝试,仍像是西西弗斯把一块巨石推到山顶,每一个新项目的开始,对他而言都是一次将自己归零,不断挑战自己、颠覆自己的过程,而《极限挑战5》也是如此。

虽然,目前新一季的《极限挑战》由于观众的“原班人马”情结,令新成员和自己都一直备受质疑,但施嘉宁仍然对其与观众见面抱有极高的期待。“《极限挑战》作为一档成功的节目,观众会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和强烈的情感投射,其实很正常。大家都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大家能够保持耐心一期一期节目看下来,我觉得大家会去慢慢接受的。”

五年的时间,《欢乐喜剧人》凭借施嘉宁坚守的“革新者”信念和始终如一的匠心精神,已经完成了从爆款到品牌的成长蜕变。期待,未来这档与《欢乐喜剧人》同岁的国民级综艺《极限挑战》,能够在施嘉宁的手中,继续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年洗掉抄袭嫌,一朝回到解放前:《极限挑战5》如何上岸?
《欢乐喜剧人》总导演回应六大质疑!为何第三季不好笑了?
聚焦综艺价值传递:做好自己的节目,剩下交给观众
谢娜两档综艺回归引爆期待,金秋之际温暖来袭
番茄台20岁了!这些爆火综艺,你都看过吗
《极限挑战》也扑街!国内综艺为何都“好看不过三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