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低口碑入市,《速度与激情9》还能掀起狂潮吗?

在经历多次延档后,环球影业出品的《速度与激情9》(下文简称《速激9》)终于得以面世,与疫情后的多数好莱坞大片类似,《速激9》选择率先于中国内陆、韩国等海外地区上映,且影片在中国上映时间早于北美整整一个月。另一方面,《速激9》也与多数好莱坞续集电影一样陷入了口碑低迷的怪圈,开画前,影片在中国内陆、北美等社交网站上的口碑大幅度崩盘,受此影响,影片内陆首周末票房与系列前作相比减少近5亿,种种迹象似乎都表明这一老牌赛车IP正逐渐走向下坡路。

《速激9》口碑全面下跌

系列电影迎来瓶颈

在因疫情迟到整整1年后,5月21日《速激9》在中国市场率先开画,尽管朋友圈内仍然不乏打卡首映日零点场的观众,但与《速激》前几部相比,可以明显感到市场对该系列的热情已经逐渐减弱,而观众观影后大多也都给出了诸如“有些失望”、“更像科幻片”、“建议加入漫威宇宙”等负面评价。

显而易见,作为曾在内陆屡次创造票房纪录的《速激》系列,拍到第9部后已经明显显现出疲态,逐渐偏离系列初心,而最初的两大关键词“速度”与“激情”也更多地被失真的剧情和眼花缭乱的特效所取代,难怪早有观众开玩笑说“建议下一部上月球”。在豆瓣上,《速激9》截至目前仅获得了5.6分的评价,且口碑仍在呈现下降趋势。

实际上,对《速激9》不买账的不只是中国观众,影片的口碑劣势早在上映前就有先兆。在由专业媒体和影评人组成的评分网站mtc上,《速激9》仅获得了53分的评价,而即使是在更看重影片娱乐性的烂番茄网站上,《速激9》也只获得了33%的新鲜度,口碑远低于系列前几部。

从2001年第1部低调诞生,到经历系列5/6/7部的辉煌成绩,《速激》系列之所以能打动观众,除了热血的赛车情节外,还在于主角之间对家族、友情、亲情等元素的诠释,而family也是片中主角Dominic始终挂在嘴边的关键词。但正所谓盛极必衰,从第7部之后《速激》系列便开始逐渐偏离最初的主题,饱受“特效泛滥”、“剧情老套”等种种诟病。比如在上一部《速度与激情8》中,无论是主演驾车飞越大厦,或是在俄罗斯冰川上与核潜艇飙车的情节,看起来都显得有些“反常识”,而这类科幻片中才有的情节也让整个系列在“失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速激9》中,同样出现了大量此类与现实脱轨的桥段,除了前作中曾出现的韩突然复活以及主角弟弟一秒反水等逻辑无法自洽的剧情外,主角上天遁地的技能相比上一部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在片中一场高潮动作戏中,Dominic与反派追逐最终选择驾车飞跃悬崖后,此时车身经历多次翻转撞烂后而主角却毫发无损,颇有几分超级英雄电影的架势,再例如主角团仅靠着简陋装备便能够飞上太空,诸如此类违反常识的情节都构成了新一部《速激9》饱受观众诟病的重要原因。

《速激》并非个例

好莱坞续集电影多数口碑下滑

2015年之前,《速激》系列在中国内陆一直都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其中系列单部最高票房为4.1亿。但2015年上映的《速度与激情7》不仅打破了内陆引进片票房纪录,更高居年度票房榜第2位,与当年的票房年冠《捉妖记》之间仅相差1000万。尽管《速度与激情》系列在中国内陆的表现可以用低开高走来形容,但与之相对应的,该系列的口碑却呈现明显的下跌趋势,而这也与大多数好莱坞续集片的表现相一致。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系列化电影都被看做是回报率最高、风险最低的内容打造策略,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漫威电影宇宙收获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好莱坞其他电影公司的制片策略,此后以五大制片厂为代表的好莱坞公司不约而同地选择围绕IP打造系列化续集电影,比如华纳基于哥斯拉IP推出“怪兽”系列,环球则围绕恐怖、惊悚题材推出“暗黑”电影系列等等。

然而另一个是事实,与《碟中谍》《007》等经典系列电影不同,漫威每部电影之间虽然也有着剧情上的连贯性,但各自的主角、故事主线乃至时代背景均不相同,并且如果有需要,这些处于不同故事线中的主角还能同时出现在一部电影中,正如同一部《007》电影无法出现两个詹姆斯·邦德,但一部漫威电影却可以同时拥有美国队长和钢铁侠两个超级英雄。事实证明,漫威宇宙有着其自身的独特性,而对于其他系列化电影来讲,对同一IP的过度开发不仅会使观众对内容产生审美疲劳,也会直接导致诸如《速激9》这类续集电影质量下滑。

实际上,相比于IP对观众的吸引力,最终推动票房不断上升的重要因素仍然来自于影片口碑。以2016年上映的续集电影《独立日2》为例,影片在豆瓣和IMDB上分别只获得了5.6和5.2分的分数,口碑的全方位扑街直接影响到了影片的全球票房;同样的情形还出现在了2018年上映的《神奇动物在哪里2》身上,影片在IMDB、mtc等知名网站上的评分均低于第一部,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影片的票房收入,与第一部相比,《神奇动物在哪里2》的全球票房减少了约2亿美元。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在评价体系已然成熟的北美电影市场,一部电影的口碑对票房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点在商业属性更强的续集电影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而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壮大以及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口碑也越来越成为影响票房的决定性因素,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影片的宣传海报上,通常都会将猫眼、豆瓣、淘票票等平台的高评分放在显眼的位置,而此前包括《黑衣人4》《神奇动物在哪里2》等续集电影之所以内陆票房表现乏力,也能从影片的大众口碑上一探究竟。

提振全球影市

《速激9》恐难担重任

去年此时,由华纳影业出品的《信条》正式定档,在全球电影业百废待兴的背景下,《信条》曾一度被视作是电影市场的救市主。然而,最终该片的市场表现却没能激起太大火花,仅在北美市场收获5800万票房后便草草收场。究其原因,一方面来自于院线大面积关门、同期好莱坞电影集体撤档,直接导致《信条》孤军奋战;另一方面,《信条》的失利也与自身口碑有着很大关系,在北美及海外主流网站上,《信条》评分均处于两极状况,且整体评价远低于导演诺兰此前的电影。

尽管相较于去年同期,目前北美院线市场已经得到初步复苏,包括AMC在内的连锁院线也已经逐渐迎来复工,但考虑到过去2个月《小人物》《哥斯拉大战金刚》的院线表现均不及预期,以及当下多数好莱坞电影仍选择同步流媒体上映,进一步打消了观众进影院的积极性。在此前提下,恐怕《速激9》仍然无法承担起救市重任。这其中不仅与影片不尽人意的口碑直接挂钩,同时还与《速激》系列在北美市场难大卖的传统有关。

虽然20年间共制作了9部(另加1部外传电影),但与此前影片在海外市场的出色表现不同,坐拥大明星和高投资的《速度与激情》系列始终没能在北美市场激起太大波澜。在《速激9》上映前,该系列北美票房最高的一部来自于《速度与激情7》,共收获了3.53亿美元的票房,这一成绩排在北美票房榜第52位,而其他几部续集在北美市场的票房均排在100名之后。

即使不与漫威超英系列、星球大战系列等一些在北美具有统治力的大IP相比,整体来看,同样是系列电影的《侏罗纪世界》《饥饿游戏》《变形金刚》在北美的票房表现也远远好于《速度与激情》系列。而《速激》系列能够不断延续的主要原因,很大一部分都归功于海外市场的稳定贡献,尤其是《速7》《速8》两部电影在中国内陆的票房均高于北美市场,而中国也一度跃升为《速激》系列的最大票仓。

基于《速激9》的口碑表现,以及当下北美院线的开业情况,《速激9》恐怕仍然会在北美市场面临碰壁,且最终票房表现极有可能逊于系列前作。而至于这一推论最终是否能够得到应验,则需要等待一个月后《速激9》在北美正式上映时方能见分晓。

除了在北美本土市场表现存疑外,对于中国内陆市场而言,《速激9》还要面临着国产片以及其他引进片的竞争。在这其中,上映逾半月的《悬崖之上》势头正猛,累计票房超10亿,且逐渐显现出票房后劲,另一部与《速激9》同期上映的新片《我要我们在一起》口碑小爆,这两部成为当下《速激9》最大的竞争对手。此外,接下来一周内《速激9》还要面临《寂静之地2》《哆啦A梦:伴我同行2》等引进片的挑战,在前期口碑不利的情况下,《速激9》要想长线发酵充分激发出票房势能恐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碟中谍6》折射出好莱坞续作集体疲软
《速激外传》定档823延期三周,拯救8月大盘刻不容缓
《移动迷宫3》两天破亿,反乌托邦式青春片在国内的体量究竟能达到多少
《变形金刚5》口碑崩塌票房不敌《速8》,“讨好”中国策略怎么失效了?
衍生电影水平层次不齐要如何突破?
时隔17年才推出的火爆续集,一上映无悬念登顶北美票房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