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型组画《伟大的长征》创作谈 十二.《突破天险腊子口》

文/崔晓晓


腊子口战役旧址,是我第三次从沈阳出发、重走长征路考察的第12站。到腊子口实地考察的那一天,正淅淅沥沥下着雨,我足足等了两个多小时,雨才停下来。

腊子口位于甘肃省迭部县境内,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口,也是川西北通向甘南的门户。口子很窄,大约只有30米宽,周围是险峻的悬崖峭壁;中间是一条水深湍急的腊子口河,河上有一座木桥,桥头筑有碉堡,这是进入腊子口的唯一通道。夺取腊子口,是红军突破敌人封锁,进入甘南的关键一仗。

  腊子口战役纪念碑   甘肃迭部


  腊子口战役纪念馆   甘肃迭部


  腊子口战役纪念馆    甘肃迭部


  腊子口战役纪念馆    甘肃迭部

  腊子口战役纪念馆    甘肃迭部


  腊子口战役纪念馆    甘肃迭部


在党史资料中,当时受命夺取腊子口的先头部队第一军第四团政委杨成武将军后来回忆说:

“我们来到前沿,用望远镜抬头一看,果然这里地形险峻极了。沿沟两边的山头,仿佛是一座大山被一把巨型的大刀劈开了似的,既高又陡。周围全是崇山峻岭,无路可通。从下往上斜视山口只有三十来米宽,又像是一道用厚厚的石壁构成的长廊。两边绝壁峭立,腊子河从沟底流出,水流湍急,浪花激荡,汇成飞速转动的旋涡,水深虽不没顶,但不能徒涉。在腊子口前沿,两山之间横架一座东西走向的木桥,把两边绝壁连接起来,要经过腊子口,除了通过这个小桥别无他路……这一面石壁,从山脚到顶端,约有七八十米高,几乎成仰角八九十度,山顶端倒是圆的,而石壁既直又陡连猴子也难爬上去,石缝里零零星星地歪出几株弯弯扭扭的古松。敌人似乎没有设防,可能是因为它太陡太险。团长和我边观察边研究,觉得倘若能组织一支迂回部队从这里翻越上去,就能居高临下地用手榴弹轰击敌人的碉堡,配合正面进攻,还可以向东出击,压向口子那边的三角地带。可这面绝壁看着叫人眼晕。如何上得去?”

“在这关键时刻,我们又召集连队的士兵开了大会,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如何打下腊子口,要大家献计献策。哪知,一个贵州入伍的苗族小战士来了个毛遂自荐,说他能爬上去。大家都惊奇地望着他。当然,只要有一个人能上去,就可以上去一个连,一个营。可是,他怎么能爬得上去呢?这个战士外号叫'云贵川’,作战非常勇敢。他说:在家采药、打柴,经常爬大山,攀陡壁,眼下这个悬崖绝壁,只要用一根长竿子,竿头绑上结实的钩子,用它钩住悬崖上的树根、 崖缝、石嘴,一段一段地往上爬,就能爬到山顶上去。于是,我们把希望寄托在这个苗族小战士的身上,决心做一次大胆的试验。天将黄昏时,我们做好了两面出击,即翻山迂回和正面强攻的准备工作。”

“天擦黑时,王开湘率迂回部队过了腊子河,开始向绝壁上攀登。那个苗族小战士捷足先登爬了上去,将随身携带的长绳从上面放下来,后面的人一个一个顺着长绳爬了上去。”

 “晨曦中,总攻部队开始过河了,全团的轻、重机枪也一齐向隘口炮楼逃出来的敌人扫射。在我炮火、机枪的猛烈射击下,经过我二营近一小时的连续冲锋,敌人终于全部溃败了。我们便全部占领了天险腊子口。”

  突破天险腊子口创作草图之一    纸本综合材料   19x14cm


  腊子口战役遗址(甘肃迭部)  布面油画   60x50cm


 《突破天险腊子口》这幅作品,我采用的是竖幅立式构图,用以拓宽画面的纵深感,凸显腊子口地势险要的特点。画面上部的天空、中部的云雾层,一直到下部的人物,相互之间形成了视觉上的对比,加深了悬崖峭壁的纵深感。

在表现腊子口激战的画面时,我有意将人物缩小以增加地势高耸险峻的气势。创作这幅作品,我采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将画面定格在二营冲锋时的激战场面上。画面中,悬崖峭壁、地面上的木桥,以及二营冲锋激战的场面,都是按照党史文献的描述来确定的。

  突破天险腊子口   布面油画   240x200cm


  突破天险腊子口  (局部)之一


从史料上知道,腊子口发起总攻的时间正值天微亮之际,我将画面用凝重的蓝色调打底,把红军战士冲锋动势的外轮廓造型用爆炸的火光显现出来;悬崖峭壁中有漂浮的云雾,显现出山高岭峻,起到烘托气氛、形成层次的作用。

在表现方式上,我采用了写意概括的手法。画面下部着重刻画红军手握军旗冲锋的动势,象征着红军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着重把激烈战斗的场面和红军英勇善战的英雄气概表现出来。

像这种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同一题材、同一事件的作品,在以往的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那么,如何在相同题材、相同事件、相同情节上创作出风格独特的画面呢?我认为重要的因素在于——在构图、色调上和表现形式上拉开画风,把创作者自然流露的个性绘画语言表达出来,形成自己的特有风格。

  哈达铺红军长征旧址(甘肃宕昌)  布面油画   60x50cm


  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甘肃宕昌)  布面油画    60x50cm


  红军使用过的草鞋及生活用品   甘肃迭部   纸本毛笔   26x18.5cm


  红军使用过的小罐   甘肃宕昌   纸本毛笔   26x18.5cm


在创作《伟大的长征》大型组画过程中,历史文献所提供的原始素材必须尊重,但在绘画的表现方法上创作者可以独树一帜,用独特的画风展现自身独特的绘画语言特点。历史题材绘画的艺术价值,需要通过创作者自身的绘画表述能力和审美取向,以及发自内心的自我绘画语言呈现出来。只有这样呈现的画面,才能区别于同类题材的其他绘画作品,鲜明而独特。


                                                                        2021年3月于沈阳涂墨草堂


①《红军长征史》,第295—298页,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古寺:深藏甘南500年
【油画】崔晓晓:大型组画《伟大的长征》主题绘画创作感想
长征进入陕甘的通道,地势险要的峡谷隘口,很有纪念意义的景点
《甘肃》瞻仰腊子口战役纪念碑
沙盘推演:长征 突破天险腊子口 1方面军长征最后一道险关
天险腊子口:长征重要一战堪比飞夺泸定桥,小战士牺牲自己立奇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