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焦虑症的5大认识误区,这些真相越早知道越好!
userphoto

2024.04.23 天津

关注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的压力,而长期压力下很容易影响情绪,出现焦虑、抑郁和其他心理问题,焦虑症便是其中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

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焦虑症年患病率为5%左右,患者总数为5000-8000万,高居各大心理疾病的榜首。尽管焦虑症的患病率很高,但许多人仍对焦虑症的认知存在很多误区,对于后续治疗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01

误区一:焦虑情绪就是焦虑症
和喜怒哀乐一样,焦虑其实也是人类正常的一种反应。
当我们在面对困难或者压力的时候,可能就会产生烦躁不安、失眠、厌食等焦虑情绪,但它持续的时间往往很短暂,一般也可以随着自我调整和问题的解决而得到改善。
焦虑情绪不仅不会危害心理健康,甚至能把压力转换成动力,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和警觉性,帮助我们应对当前或将要出现的危险状况。
而焦虑症则以过度的紧张、恐惧、担忧、回避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为主要特征,往往出现时没有具体的刺激性原因,持续时间也相对较长(至少3个月),它也不会随着客观问题的解决而消失,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日常生活。

#02

误区二:自我调整可以摆脱焦虑症
当明显感觉自己正在受某些事情影响而变得焦虑时,的确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深呼吸等自我调整方法来使自己放松下来。

但是当确诊为焦虑症后,仅凭个人自我调整很难得到缓解和根治,久而久之还会严重影响到生活、工作或人际关系,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立即前往正规医院或专业机构,听从专业人士的建议,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摆脱烦恼。

#03

误区三:焦虑症不会影响身体
事实并非如此。焦虑症不仅有持续性的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忧郁的内心体验,还常伴有不同的躯体症状。见的躯体症状如下——
呼吸系统:胸闷、气短、胸部压迫感、呼吸加快、窒息、濒死感等;
泌尿系统:会增加排尿需求,患者可出现尿频的现象;
消化系统:易发生肠易激综合征、胃溃疡等疾病,患者可出现腹泻、恶心、食欲不振、呕血、黑便等症状;
心血管系统:心率改变、影响血管收缩、出现潮热、机体出汗、中风、高血压等,增加患心脏病风险;
神经系统:长期焦虑容易引起失眠或出现健忘症状。

因此,焦虑症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情绪反应,而是一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或潜在影响的精神障碍疾病。

#04

误区四:吸烟喝酒可以缓解
抽烟或喝酒确实可以让人在烦躁、紧张时享受片刻平静,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能刺激大脑产生大量多巴胺,再加上酒精具有镇静作用,所以人在吸烟喝酒后容易产生愉悦感和放松感。
但妄想凭借抽烟或喝酒来缓解焦虑症绝不是好方法!过量吸烟会对香烟上瘾,过度依赖尼古丁成分,也会加重患者的焦虑感。而且长期吸食会对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增加肺部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

而喝酒自古便有“借酒消愁愁更愁”的说法,长期喝酒不但会加重焦虑情绪,而且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如肝、肾损害等。

#05

误区五:感觉好转就自行停药
很多患者在接受治疗病情得到好转后,便迫不及待地停止服药,事实上,和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症等精神疾病类似,焦虑症复发率也较高,因此患者应该遵循全病程治疗。
急性期治疗:以控制焦虑症状为目标,尽量实现临床治愈;
巩固期治疗:一般至少2~6个月,此阶段病情不稳,复发风险较大,应以预防复发为主;
维持期治疗:一般需要维持治疗至少12个月,以防止复发。
患者即使吃药后感觉好多了或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也不能擅自停药,仍需继续服用较长时间的药物,同时配合正念练习、有氧运动、人际支持等手段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复发的概率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曾有过焦虑的现象,但正确区分焦虑情绪及焦虑症,并建立清晰理性的认识,依然还任重道远,你的身边是否有人正面临同样的难题呢?那就把这篇文章转发给ta吧!让我们一起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困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疗失眠的两大误区
焦虑症是如何危害身体的?就诊时有哪些误区不能踩?【附就医提醒】
焦虑症6大认知误区,越早知道越好!
你真的了解冠心病吗?走出三大认识误区,带病活到九十九
解读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误区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