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皇帝死后,大臣说:皇后他爹长得憨厚,老实人,就让他当皇帝吧!

在历史中没有哪个开国皇帝,不经历一番血雨腥风,顺顺利利夺取大权的有几人呢?

在开国皇帝中,得国最易的就是赵匡胤,黄袍加身,他还半推半就,最终兵不血刃当上皇帝。

但实际上,赵匡胤不是得国最易的,有句话说“得国易者,莫若杨坚”,说的就是隋炀帝。隋炀帝的皇位得来的很侥幸,原本比他有资格坐拥天下的太多。那么他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呢?在他当上皇帝后,那些鲜卑人为何不强烈反抗呢?

要知道在他之前的朝代,北周,可是鲜卑人的朝廷啊!这就要从关陇集团的利益说起了。

一个刚成立国家是一个利益集团的结合体,而开国皇帝则是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在这个集团中,谁是利益的既得者?谁是利益的损失者?谁的利益多,谁的利益少?这些才是反抗与否的关键,而不是民族因素。

民族因素和民族感情在历史上从来不是战争的主要因素,战争的因素只有一个——利益。

说起隋朝就避不开关陇集团,杨坚出身关陇豪族弘农杨氏,加分,娶妻独孤伽罗,为大统十六年八柱国之独孤信之女,加分。有人说他的这些政治本钱没帮到他,政治本钱的用处是需要时间才可以看出的,不能说你娶了富家女,马上就能独当一面了,因为同时代比你能的人太多了,比你有政治本钱的人也太多了。

杨坚最后上位最大的政治本钱是外戚身份,也就是说他是皇后他爹。

当时关陇集团的统治核心宇文泰以及他的亲信,原本宇文泰与镇势力同盟、元魏势力、关陇河东豪族是一绑在同一架利益战车上,巩固统治后,宇文泰就不带皇帝他们玩了,他想自己搞定,他专权二十多年,但始终没敢称帝。

宇文泰死前将政权交给早年随他辗转作战,屡立战功的宇文护手里,宇文护上位后就忙着铲除异己,三年内连杀宇文觉、拓跋廓、宇文毓三帝。名臣赵贵、独孤信因想除掉他,事败,被杀。

后来他立了宇文邕(周武帝)为帝,结果宇文邕比他还精明,不甘心做傀儡皇帝,设计将他杀死。

杨坚一直不服宇文护,加上老丈人被他杀死了,又是汉人豪族,在北周没什么存在感。宇文护死后,杨坚才凸显出来。

可惜宇文邕没能将权臣势力灭得更彻底,也没能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就仓促死去,即位的宇文赟(周宣帝)猜忌多疑,没什么能力,大肆诛杀宇文家族的人,排除宗室力量,想把所有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可惜用力过猛,直接破坏了宇文氏在关陇集团的核心地位。

周宣王病重又想起自己的人,想召五王回国,但这个愿望没实现,近臣刘昉等以矫诏拉拢郑译故旧、有后父之戚的杨坚辅政。

所有杨坚得这个帝位,非常侥幸,因为周宣帝娶了很多媳妇,每个媳妇背后的势力都很强大,那为啥别的岳父没赶回来掌权呢?一是杨坚人缘好,二是杨坚离得近,其他人都远离政治核心区,有的还在外面打仗。

“得国之易,未有如坚者”,说得就是“杨坚得国”的偶然性。

至于为什么鲜卑人不反,就很好解释了。杨坚的支持力量里有一大半是鲜卑贵族,贵族也需要选一个利益代言人,是他们选择了杨坚。

韦孝宽、柳机、李穆、梁睿、苏威、杨素、高颎、窦荣定、元胄、长孙平等,这批人关陇河东豪族和鲜卑贵族兼而有之,汉人豪强都是北周最不得志的一群,而他们手里又有较多的兵权,鲜卑贵族是北周既得利益最大方,可北周也重用汉臣,内核搞什么“汉化”。

在北周,在关陇集团这个利益旋涡中,汉人和鲜卑人已经很模糊,界线模糊到看不出来,因为关陇集团本来就是一个杂糅的集团,有汉人豪族,有鲜卑贵族,胡汉糅合,不伦不类,作为一个贵族军事集团,集团里的人关心的不是民族因素,而是扶持谁继位,自己的利益能最大化。

所以杨坚的上位,是关陇集团经过协商后,一致的决定,这与关陇集团的集团利益有关,跟民族矛盾无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宇文泰组建了关陇门阀集团,为何杨坚篡周称帝时大多无动于衷?
UC头条:关陇军事贵族为何能主宰四百年的王朝呢?
宇文泰之府兵制与关陇集团的建立
悟空问答
从西魏到大唐,皇族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吗?为何频繁出现外戚篡政
北周隋唐的实际掌控者——关陇集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