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基础-气性功能十六字诀
发布:2011-06-28 09:43:41|来源:贵州民间中医|责编:卢国华
要想学好中医的治疗基础,首先就要学会几种气机的条畅,先了解气有哪些功能之后再去学习几种气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很多人觉得这个概念很多、很难学,我们今天就来介绍一些简单易学的口诀给大家。
中医学基础理论之中的核心内容部分气性功能十六字为,温热凉寒,干燥润湿,升浮降沉,发散收敛等,它们是互相结合的,不会孤立存在,只有真正理解透了才会在实践中发挥更好的运用。
一 气性功能八种
温升,热浮,凉降,寒沉。干发,燥散,润收,湿敛。
二 气性共存八种
温干,温润,热湿,热燥,凉干,凉润,寒湿,寒燥。
三 功能共存八种
升发,升收,浮散,浮敛,降发,降收,沉敛,沉散。
四 八种气性结合八种功能
温干主升发。温润主升收。热湿主浮敛。热燥主浮散。凉干主降发。凉润主降收。寒湿主沉敛。寒燥主沉散。
五 八种功能克八种气性
升发克凉润。升收克凉干。浮散克寒湿。浮敛克寒燥。降发克温润。降收克温干。沉敛克热燥。沉散克湿热。
一 升发克凉润;具有升发功能的温干气性药物治凉润气性的证病。
二 升收克凉干;具有升收功能的温润气性药物治凉干气性的证病。
三 浮散克寒湿;具有浮散功能的热燥气性药物治寒湿气性的证病。
四 浮敛克寒燥;具有浮敛功能的热湿气性药物治寒燥气性的证病。
五 降发克温润;具有降发功能的凉干气性药物治温润气性的证病。
六 降收克温干;具有降收功能的凉润气性药物治温干气性的证病。
七 沉敛克热燥;具有沉敛功能的寒湿气性药物治热燥气性的证病。
八 沉散克湿热;具有沉散功能的寒燥气性药物治湿热气性的证病。
以上是经过民间的中医名家总结出来的,简单易学能帮大家很快的记住这几个气性之间的关系,对于想学习中医的人来说是很很不错的启蒙手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道提供治疗气性坏疽病中医方药
疔疮 (西医病名:急性化脓性感染,以及皮肤炭疽、气性坏疽等)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什么是中医
孙树椿治筋伤学术思想
气性坏疽是什么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