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实文学】程白弟:监督垃圾分类那点事

【华东文苑】推送              

   监督垃圾分类那点事

    文/程白弟

有些事,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容易做得到的,尤其是像垃圾分类这样重要的事。是从大力宣传到实施推广的一个过程,经过了漫长的阶段,终于在镇上各小区开始分类垃圾。起步阶段时,耗费了物力、财力、人力的投入,总还是不尽人意。

最近,我们单位里的人员,都分配安排到垃圾集中分类点上,进行了监督管理。从分类垃圾中发现不少问题。什么原因导致这局面,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也许没有人能明白垃圾分类的真正涵义。确实是政府再大的投入,再好的服务,再严的监督,效果都不佳。总之,这也是多少年来人们的习惯形成的一种不想改变的生活方式,而产生了对垃圾分类的繁琐事务的抵触情绪。随手一丢,感觉非常方便的一件小事。为什么要弄得那么复杂,兴师动众,大动干戈。有一句口头禅垃圾分类是为了子孙后代的生活更加美好与幸福,才能做的一件实事,必须分类,废物利用,还能变宝,有利有益的文明大好事。

随着各居住小区的垃圾分类实施后,我们参加垃圾的监督管理。对小区内的垃圾点分类情况,按照早晨与傍晚两个时间段,站在垃圾点上,看是如何分类。但是,小区的居民,思想不一,实在有难度,不听指挥,不按要求,偏偏或早或晚乱丢垃圾,一走了之,我们的监督起不到作用。

我曾被两个社区,借调安排到了垃圾分类点上值班。每一个星期内轮到一次值班,早晨与傍晚两个时间段,监督居民丢垃圾,在“华美达”住宅小区,都是三十层高楼的居民区,而且,来自全国各地,对垃圾分类,不适应,有城市里来的居民,思想观念时尚一些,山区农村来的居民,很不习惯,不自愿,对垃圾有很多的怨言。尽管去耐心解说,起不了作用。照样垃圾放在一个袋子里,丢进任意一个垃圾桶内,说他不好,他已经把汽车一溜烟开走了。

当然,好的居民还是自觉的,认真的分了三个袋子,可是没有分出垃圾的种类,混淆在一起,对他说了能接受,但下次来丢垃圾时,老样子的,这叫虚心接受,缕教不改。一般来说,上海来的居民,非常认真,做好分类,他们在上海生活,早实施了分类,说我们晚一年分类。有一位八十多岁老太,坐在轮椅里,精神很饱满,女儿推着她,来丢垃圾,说是想来当志愿者,能够服务好垃圾分类。这个老太,有点传奇,年轻时,是国家队的篮球队员,还是打前锋的女将,她指着自己已经佝偻不成样子的背脊,说是当年打了篮球摔的伤,是为国争了光的一代体育运动员。上海离我们镇很近,交通方便,老太想安度晚年,到江南小镇上购买一套房子,清静悠闲,住在小区。还想力所能及做点事情,可想那一代人的思想与观念就是那么的勤奋与能吃苦。

可是,一些外来民工,群租住在小区,吃的喝的都叫外卖,一次性的塑料盒、餐巾纸、筷子......垃圾多得吓人,根本是难分类垃圾,特别是烧烤一类的竹针,混在一起。志愿者在一旁叫他分类,不知丢到哪一个垃圾桶内。还要对志愿者说牢骚话,边走边拉着一只黄毛狗,走出了小区,这样的人能讲素质吗?还能对垃圾分类吗?人,不是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生活,总有高低与贵贱,浪子与卑劣的人,再怎么去教养,就是那样的人,对文明根本没有概念。只能与狗一起生活,理解他的修养是那么的低下。

看到小区的人,忙忙碌碌、出出进进,垃圾分类以后,小区保安人员多了一项职责工作,早晨有他们把垃圾桶送到一个个点上放好,还有到晚上,把垃圾桶一只只清理掉,集中在一个点上,清洗干净。他们也辛苦,虽说是有一些怨言,但还是认真的工作,甚至一直不停的在垃圾点上巡视,还要清理满桶垃圾了,再送来一个桶,保证了垃圾正常的清理与运作,哪些垃圾时间到了,就会有垃圾专车来运走,我发现一个特征,不管是分类垃圾点上,还是运送垃圾桶,还有拉走垃圾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外来务工者。可以说,当地的民工人员是极少数参与的。

后来,换了一个“忆江南”别墅区,毕竟人口很少。两个小时监督下来,没有几户人家丢垃圾。小区内的保安服务倒是挺认真的,会记录下每家每户的垃圾分类情况的,他们非常清楚,要是熟眼的居民,是哪一栋哪一户人家,不问也会记得一清二楚。一些明白事理的人,都是很好的对垃圾的分类,做到了位。不过看到了有好多人,却拉着小狗大狗在小区里乱跑。有些人拉了一只狗,还要抱一只。叫得狗名,真的让人哭笑不得。小区内林荫道上,绿化带内,到处是狗屎,还能不停的听到狗叫声。一个好好的别墅区,被那些狗狗们吵闹不宁。一边是垃圾分类,一边是狗屎随地可见。农村里为了环境卫生,不准养禽,农民想不通,政策上的错觉。而小区里养了那么多的宠物,无人看管。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垃圾分类,还得需要一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的习惯,形成自然。一切的希望都是向好的目标前行。

作者简介:程白弟,男,1963年7月生,高中文化。从事新闻工作13年,地方志编纂8年,江苏苏州昆山市千灯镇文联工作。江苏省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2013年出版散文集《古韵风霜话千灯》。作品散见于当地的《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江苏《繁荣》《名镇世界》《连云港文学》《翠苑》,上海《文学报》《故事会》,山西《黄   民日报》美洲海外版等。
责任编辑:陈淑娟
栏目编辑:陈淑娟
排版编辑:清   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垃圾分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环保老兵张祥带你看北京强制实行垃圾分类的31天
垃圾定点投放 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垃圾分类,究竟分了什么?
垃圾分类试点之万科西山庭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