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篇小说】程金焕:泥瓦匠(长篇连载1)

长篇小说连载《泥瓦匠》 

第一章   

宿命鸳鸯阴阳两隔

保险索赔巧遇贵人

                                              

       

       夜幕还没有完全退去,广袤的雍州农村还沉浸在黎明前的气氛中,道路上偶有早起的人骑着自行车赶路,远处时不时传来阵阵的犬吠声。有一个叫柳树湾的村子,一家窗户里已经透出了亮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正在屋里说话。

    “饭做好了?”男的说道:“我已经吃过了,给你打了两个荷包蛋,在锅里热着,等会起来趁热吃了。”

    “时间还早哩,等会儿再走吧。”女人拉住男人的手。

    男人就势爬上炕,挤在女人的身边,用手抚摸着女人圆圆的肚子问道:“快生了吧?”

    “快了,就在这几天了。”

    “我快要当爹了。”男人兴奋地说着,便想往女人身上爬。

    “都啥时节了,你还敢……不怕压坏孩子?”

    “我用两手撑着……”男人说。

    “你这个喂不饱的馋猫……”女人说着用手指头在男人的额头上戳了一下。

柳树湾自古以来就出泥瓦匠,给人盖房子出了名,号称“鲁班之乡”,十里八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泥瓦匠的先辈们用一把“水平尺”一代一代往下传。说话的女人便是柳树湾泥瓦匠第八代传人杨世丰的女儿杨桂花,男人便是杨老汉的女婿、杨桂花的丈夫欧阳云。杨世丰的老婆去世得早,膝下只有一个独生女,长得柳眉凤眼,如花似玉。他的门下有两个得意徒儿,一个叫吴勋,一个叫欧阳云。论本事,俩人不相上下,论人品,欧阳云在上。两年前杨老汉把女儿嫁给了欧阳云,也把传了八代的“水平尺”交给了他,不久杨世丰老人便去世了。

欧阳云作为第九代传人,不负老人重托,他带着村里的一帮泥瓦匠,继续为十里八村的人们盖房子。

       正在小两口亲热的当口,街门被敲得“嘭嘭”直响。

“大哥——,上工走得了。”是邻居王长贵。

“走——!”欧阳云跳下炕来,腾腾腾地走出了屋子。

这时天也亮了,他开了街门,长贵走进院子。这是典型的农村院落,几间一边淌水的瓦房,坐西朝东,第一间通常是厨房,第二间、第三间住人。屋里顶子上隔一层板楼,放粮食等杂物。房子大都是土坯墙,木屋架,房顶用土窑烧制的小灰瓦盖顶,条件好点的人家房屋前檐的土坯墙用灰砖薄薄地包上一层。

       欧阳云的院子就是这样的。这还是师傅杨世丰老人在世时盖的。门窗及前檐的木制雕花还是长贵做的。

长贵看着他的手艺,架梁那天的情景就浮现在眼前:那天早晨师傅杨世丰老人在院子当中摆好供桌,请出水平尺供在桌上,摆上供品,点上三炷香,领着他们几个徒儿跪拜在地,师傅说道:“鲁班祖师爷在上,保佑我们架梁大吉,泥瓦匠平安,四季风调雨顺,年年五谷丰登。”说完扣了三个头作了三个揖。然后放了一串鞭炮,把耕夫先生写的对联和横额预先贴在中间俩前柱和前挂上。

       上联是:麦子杨花盖新房人丁兴旺

       下联是:鲁班手艺传天下后继有人

       横额是:立木大吉

在师傅的指挥下立木架梁开始了,街坊邻居都来帮忙,先立前后柱,再连撑牵和前后挂,最后架顺水。大伙齐心协力,高处用绳吊,低处用人扛,他们叫着号子把一根根木头传递上去,欧阳云就像一只灵巧的猴子一样,在木屋架上来回跑。

在农村架梁俗称立木,就是把房架子所用的柱子,横梁,撑牵,前挂,后挂,顺水等木料全部搭建起来,形成一个木结构框架。一般后柱镶嵌在用土打起的土墙柱逢内,前柱立在地基的柱顶石上,用斜撑顶住,以防前倾。架梁完成后,衍架前后左右拉上线绳,用水平尺测好水平,以保证屋顶不搧角。这时就可用土坯和泥巴砌墙了。

 那天村里看热闹的老人孩子来了不少,还有帮忙做饭的妇女,亲戚朋友都带着烟酒丝绸被面前来祝贺,街坊四邻中关系要好的也随了烟酒绸缎被面。还没过门的桂花忙里忙外的招待,沏茶递烟忙个不停。房屋顺水最中间那个根最好的木料就是梁,梁上贴着马道长用大红纸画的阴阳八卦太极图,图上放一个装有五色粮食的小红布包,用两只红色筷子压住小包钉在梁上。然后把亲戚拿来的白酒浇在梁上,俗称浇梁。有些讲究的人家还杀公鸡浇鸡血。

       那天浇梁特别热闹,鞭炮不断,亲戚朋友送来的绸缎被面挂满梁上,绿色的,大红色的,粉红色的像彩旗一样在空中飘舞……

“长贵,叫你媳妇过来照看一下,你嫂子这几天大概要生了。”欧阳云对长贵说道。

长贵收回记忆说道:“我媳妇知道,她昨天就在你家呆了一天。”

“你们放心去干活吧,我跟长贵家的说好了。”桂花隔着窗户吆喝道。

欧阳云返回屋里,他搂住桂花亲了亲,然后走出了屋子。

“嫂子,多保重。”长贵在院子里喊。

“哎——,知道了。”

一阵脚步声出了街门,“嘭”的一声门闭上了。

桂花在屋里听他们走了,才把被子往上拉了拉,拥住脖子懒懒地又睡去了。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她觉得眼前到处是白云,欧阳云拉着她的手在白云间飞来飞去,就像在仙境中一样,她感到无比的兴奋和陶醉。突然一团黑云卷过来,把他们裹在里面,裹得她喘不过气来,她挣扎着用另一只手不停地乱抓,那黑云瞬间变成两个披头散发、张牙舞爪的厉鬼,一个不由分说抓住欧阳云的手就拽,她死不松手,另一个厉鬼就将一团黑云朵向她掷来,顷刻之间暴雨冰雹劈头盖面砸来,她手一松便坠下了万丈深渊,她吓得大声哭叫道:“云哥——云哥——快救我……”     

“嫂子,嫂子,你怎么了?”

“啊—— !”桂花惊醒了,只觉浑身汗津津湿漉漉的,心慌心跳,腹部隐隐作痛。她睁开眼睛:“菊花,是你呀,快坐下。我刚才做了个噩梦,梦见两个厉鬼把云哥抓走了,他不管我了。”

“嫂子,梦是反的。怪不得你眼泪兮兮的,再说云哥会丢下你吗?哪像我家长贵,强强都快一岁了,从来就没跟我亲热过。”

“去去去,哄谁哩,长贵恨不得把你揣在怀里,含在嘴里。”

“哪有啊!”菊花脸红了,一副害羞的样子:“哪像你家云哥把你就跟宝贝疙瘩似的。”

“嘻嘻嘻……”两个女人嘻嘻哈哈地说笑着。

她们俩正说得起劲,菊花的婆婆刘大婶抱着孙子强强进来了。

“菊花,娃睡醒了,哭闹,怕是饿了。”

菊花抱过孩子,解开纽扣,强强便把奶头噙在嘴里吮吸了起来。

“刘大婶,快坐。”桂花招呼道。

刘大婶侧身坐在炕沿上问道:“怎么样,还轻省吧?”

“轻省,哎吆——有点肚子痛。”

“我摸摸看。”刘大婶将手伸进被窝,摸了摸桂花的肚子说道“怕是要生了。菊花,你把孩子给我,快去村东头把接生婆姚大妈请来。”

菊花一溜风跑出去了。姚大妈就住在村口的杨柳湖畔。

这时桂花痛得更厉害了,屋里的空气顿时紧张了起来,强强哭,桂花叫,刘大婶急。她一会儿去厨房烧水,一会儿来房里看桂花,抱着强强跑出跑进,忙得团团转。接生婆终于来了,刘大婶把孙子交给菊花,给姚大妈当起了助手。

姚大妈做好了一切准备,让桂花在嘴里咬一块毛巾,嘱咐她用劲。桂花肚子痛得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子渗了出来。正在这节骨眼上,院子里有人大声喊着:“嫂子,嫂子。”

刘大婶说:“菊花,快出去看看。是长福,别让他闯进来。”

菊花刚一出去,长福就一把拉住她的手,把她拽到街门口小声对她说:“云大哥从架上掉下来了,摔得不轻,被吴勋和长贵哥他们送医院去了。”

“啊——!”菊花惊得半天回不过神来。

“桂花嫂她……”长福问。

“她正在生孩子。”

“那,我先去医院了。”

长福是长贵的弟弟,还没娶媳妇。他骑上车子走了,菊花呆在那里一动没动,心里七上八下,在这节骨眼上出这么大的事,告诉桂花,她哪能受了这样的打击,她的身体能支撑得住吗?菊花决定先不告诉她。突然屋里传来“哇哇”的哭声,孩子落地了。谢天谢地,菊花默默地祈祷两声,忙跑进屋里,只见桂花无力地躺在炕上,头发全被汗水浸湿,活像水中捞出的一样,旁边躺着小宝贝。刘大婶给桂花擦着头上的汗水,大家都松了口气。

“妈,是男娃还是女娃?”菊花问道。

“是个顶门的。”刘大婶说道。

“总算母子平安了!”姚大妈坐在椅子上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菊花用搪瓷缸子给姚大妈倒了杯水说道:“大妈,喝口水,歇歇。”

“长福刚才回来做什么?”

“妈,他回来取了个啥东西,没停就走了。”

长福来到乡医院,感觉静悄悄的,就问医生道:“大夫,刚才送来的那个摔伤的病人呢?”

“送县医院去了。”

“用什么送去的?                                                

       “小四轮拖拉机。”

长福二话没说,骑上自行车沿着柳眉河朝县医院飞驰而去。

  


长福一口气将自行车骑到县医院大门口,花一毛钱存放在大门外存车处。看车的姑娘长得水灵灵的,细细的腰,高高的个子,扎俩羊角辫,她帮他把车锁上,递给他一个牌子,他抓过牌子问道:“急救室在哪里?”

“进大门朝西拐。”

“谢谢!”

长福冲到急救室门口,见几个穿白大褂的医生走出来,一脸凝重的表情,后面跟着几个女护士,也个个板着脸。他感觉情况不妙,一步跨进门,只见吴大哥他们几个人直直地站在急救台边……

    不知是谁忍不住哭出了声来,长福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扑上去抓住欧阳云冰冷的手大声地哭了起来:“大哥呀,你不能走,你不能就这样走了呀,我们还要靠你哩,桂花嫂也不能没有你呀,她正在给你生孩子,孩子还等着叫你爹哩,大哥……”长福哭成了泪人,哭成了一团泥巴。

长福这样一哭,就像决堤的水坝,在场的人无不唏嘘哭泣,泪如雨下。

这时两个护士推着活动手术床进来,后面跟着的医生说:“送太平间吧。”

“不,医生,你再救救他吧。”长福拦住护士,对医生恳求道。

“实在很抱歉,我们已经尽力了。”医生说道。

“求求你了,医生,再救救他吧,求求你了……”长福双手抓住医生的白大褂,双腿跪在地上大声地哭着说。

“你们的心情我很理解,”医生叹了口气,他弯下腰扶住长福的双臂,抬起头来用委婉的语气对大家说:“但我们实在是无能为力了,接受这个事实吧。”

长贵拉起长福,用衣服的袖口给他擦了擦眼泪。

    急救室一台心脏监护仪、一台心脏起搏器、一台呼吸机、一套吸氧设备,以及其它的急救设施。尽管很简陋,但医生却是尽力了,他们没有回天之术,无再造之能,因为他们是凡人,不是神仙。吴勋、长贵他们面对无可挽救的现实,绝望地失声痛哭。在大家的哭声中,欧阳云被抬上了活动床推出了急救室。

大家含泪目送着欧阳云进了太平间……

在医院的走廊里,长贵感到一阵恶心,头晕目眩,眼前发黑,差点跌倒。长福赶紧扶住,让他躺在走廊的连椅上,过了一会他才缓过劲来。欧阳云的死太揪他的心了。

“没事吧,长贵哥?”吴勋问道。

“没事……歇会就好了。”长贵用手撑着坐起来。

吴勋说:“刚才医生说了,太平间的条件差,只能放两三天,我们得赶紧回去和村干部商量办法。”他用眼神征求大家的意见。大家点头表示同意。

“回去后大家先不要让桂花知道。”吴勋叮嘱道。

除长福骑自行车以外,其他的人都爬上了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缓缓地离开了县城,慢慢地爬上了回柳树湾的路。

    他们沿着柳眉河往回走,河边的草叶低垂着头,哗哗的流水哭泣着。

    这条河是从县城北边的丘陵地带雍山上流下来的,弯弯曲曲地向南延伸,平时水不多,遇上干旱还断流,只有雨季才水多,才真正像条河。它流经柳树湾村东头那一大片洼地时,在那形成一个湖泊,叫杨柳湖。湖中还有一片片苇荡,岸边柳树倒映,杨树参天,湖上波光鳞鳞,野水鸭在水面上游来飞去。柳树湾的村子也由此而得名。

回到村里时太阳已经偏西了,吴勋对大家说:“你们先回家吃饭吧,肚子都饿了,我去找村长于桑叔商量。”

    大家各自散了。

村长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村里的红白喜事都离不开他,他胆大心细点子多,遇事沉着冷静,不慌不忙。

吴勋来到村长家里把今天的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于大叔听后长长地吸了一口烟沉思了片刻。

“走,去书记家。”村长把烟头在烟灰缸里压灭说道。

在书记家里,他们最后统一了三条意见:第一条,连夜安排人挖墓穴,三日内下葬。第二条,瞒住桂花,只说是在医院治疗,等孩子满月后,由村上出面解释。第三条,村上出面和钱家村的房主钱老大协商赔偿事宜。

安排好了一切后,吴勋去桂花家看了看。

长贵吃完饭,去了钱家工地一趟。回来时天快黑了,他还在南岭岗上的墓地去看了看,说是岭岗,实际上就是一个鱼脊地形,那里是村里的公坟。回到家里时已是掌灯时分,他去厨房烧了盆热水,洗了洗脚便爬上炕去。

他躺在炕上回想着白天发生的一幕幕:早上他和欧阳云来到钱老大家,欧阳云爬上架去做准备。他每天都是第一个上架子的,今天上去才走了几步,架子上的小木椽动了起来,支撑小木椽的横杆突然下滑,他被闪了下来。只听“啊”的一声,长贵闻声跑到跟前去看时,欧阳云的裤裆已被他自己的尿湿透了,长贵心里一惊,后背上一股冷汗就冒了出来。听长辈说过人体有一股真气,也叫元气或肾气,是一身阳气之主,肾主膀胱,司二便,阳气一泻,人就没救了。在去医院的路上,长贵一直把欧阳云搂在怀里,他的脸不时地贴在他的脸上,希望能感到一丝呼吸的气息,一切都让他失望到了极点。令他感到疑惑的是绑椽的绳子并没有断,怎么会松动了呢?那是他昨天亲手绑的呀?

“你还没睡呀?”菊花从隔壁桂花家回来了,她在长贵的脸上亲了一口说道:“眼睛睁得大大的想啥呢,是不是想我了。”

“桂花嫂怎么样?”

“生了个大胖小子,顺顺当当,母子平安。我和妈在那忙了一天了。”他爬上炕来拉开被子接着说道:“只是桂花嫂闹着要去医院看云哥,我和妈好说歹说才劝住。这回睡了,妈还在那。”菊花熄了灯,脱了衣服,钻进被窝,挤在长贵的身边。

月光透过窗棂偷偷地照进屋里,农村的夜晚静悄悄的,只听得见菊花和长贵的喘息声。

    菊花像一条白蛇一样把长贵缠绕了一阵子后,用两只小拳头捶打着长贵的胸脯说道:“你今晚怎么蔫搭搭的?”

“云哥出了这么大的事,哪还有心情……”

“你快说,云哥到底怎么了?”

长贵将实情告诉了菊花,并叮咛她千万别让桂花知道。菊花听后枕在长贵的肩上嘤嘤地痛哭了起来……


作者简介:程金焕,陕西省宝鸡人,生活在秦岭北麓,关中平原,炎故里,渭水河畔,1959年出生于凤翔。
      
        责任编辑:寂  石
        排版制作:清  泉

“回不去的乡愁”

全国图文征文大赛通知

乡土,乡音,乡情。乡土是我们的根,乡村是我们的魂,乡情是我们的梦。乡土文学是一切文学的源头,是文学之根。

如果说文学是漂泊游子的人生驿站,那乡土就是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宁静港湾。纵观文学史,乡土一直是正统文学即主流文学的书写题材。古今中外,概莫于此。就中国文学而言,无论文学起源的诗经,中兴的唐诗宋词元曲,还是明清的小说,都深深地打上了乡土文学的烙印。至于近代,乡土文学成就更加斐然,一个个巨匠级的优秀乡土文学作家,一部部优秀乡土文学巨著的诞生,独领风骚,主宰了近千年中国文学史。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到近代乡土文学的繁荣。从沈从文的《边城》巴金的《家》,到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再到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贾平凹的《秦腔》,一代代杰出的乡土文学作家为我们矗立一座座乡土文学丰碑。

当今社会,文学被边缘化,商业化,中国农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阵痛。城镇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发生了越来越剧烈的矛盾冲突。城市扩张,持续高涨的打工潮;移民迁徙,候鸟般的飞来飞去,使所有的人都成了没有根系的浮萍。“回不去的乡愁”,一谶成真,“乡愁”成为一代代城里人永远想圆都圆不了的梦。

“回归乡土”,让文学慰藉孤寂的灵魂,让艺术温暖落魄的梦乡,为此特主办“回不去的乡愁”全国性图文征文大赛。现将在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参赛人员 作家、诗人,画家、摄影家、乡土文学社会员,以及广大文学、美术、摄影爱好者。

二、作品征集

1、时间 2021年7月2日至12月30日

2、征文内容以农村题材为主,兼顾都市乡愁情怀。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散文、故事、传记,特别关注老照片、村史、家族史和打工笔记等非虚构作品。图文作品:含乡村、乡情、乡音和乡愁元素的美术摄影作品。

3、来稿请注明“回不去的乡愁征文“字样,发至359880941@qq.com邮箱。凡是没在公众号发表过(含自己的公众号)的注明为“原创作品”,择优在《乡土文学》平台发表,然后参赛。已经在公众号(含 网站)发表过的作品,请注明发表时的作品网址链接,直接参赛。

三、奖项设立

特等奖1名 奖价值600元《乡土文学丛书》和期刊一套,授于“乡土作家”“乡土诗人”“乡土画家”“乡土摄影师”等荣誉称号;一等奖3名,奖价值400元《乡土文学丛书》和全年期刊一套,免费吸收乡土文学社长期会员;二等奖6名,奖价值240元全年期刊一套;三等奖9名,奖价值120元期刊2本。所有获奖者均发荣誉证书,获奖作品在《中国乡土文学》大型文学期刊公开发表,图片作品在期刊封面封底封二封三发表。该刊由乡土文学社和《今古传奇》强强联手,联袂打造。刊号ISSN 1003-3327 CN 42-1050/I 邮发代号38-83 。发表作品,可作为加入省市级作家协会的重要依据

四、比赛程序

本次大赛分征文大赛和专家评定作者综合素质展示两个阶段。  

1、征文大赛:一个作者可同时参加多项比赛,但同类作品只许投稿参赛一次,请慎重投稿。

1)初赛:编辑按投稿顺序,遴选100件优秀作品入围参赛,通过评比选出50人进入复赛。

2)复赛:从初赛结果中选出40名作者参加复赛,通过评比选出30人进入决赛。

3)决赛:从复赛结果中选出30名作者参加决赛,通过评比决出获奖等级和名次。

2、专家评定和作者综合素质展示

1)专家评定:组委会随机聘请10位专家给决赛前30名选手打分,给出名次,写出评语。

2)作者综合素质展示:决赛前30名选手,在平台发表自己的作品专辑和专家、文友的评论文章,引起广泛关注,组委会将其作为决定名次参数。  

五、评比规则

本次大赛以作品质量为主,阅读点赞打赏为辅。由各门类专家、乡土文学研究中心工作人员、编委会编委和编辑部编辑,共同组成评审小组。最后确定名次,以无计名投票形式,胜出,保证公平公证。

六、其他事项

1、本次大赛寻求合作冠名企业,有意者直接联系主编,微信号damo359880941。

2、本次大赛取消稿费,所有打赏用评奖、发奖、出刊成本。

3、本次大赛如果争取到赞助商或部门经费支持,将发放与奖品同等额2至10倍数量的奖金。

大赛组委会

2021年7月2日 

征稿启事

公   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土文学】渭水清池荷花||菊花二首
菊花黄桂花香
泥瓦匠的哲学
西湖的柳树,成都的桂花
描写植物的作文开头、结尾
简单三步,教你画水墨菊花桂花虞美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