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骨移植,这5种方法要掌握

通常,进行骨移植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皮质骨、松质骨等进行移植。以下是临床常见的5种骨移植方法:

1

松质骨移植术

松质骨移植的优点是刺激成骨作用大,爬行代替过程快,抗感染力较强,且可制成碎骨片,填充于骨端间的任何裂隙,消除植骨空腔的形成。因此其应用范围较广,缺点是松质骨质地较软,内固定作用弱。

故临床上常需与皮质骨移植或金属内固定合用,一般松质骨移植多用于骨肿瘤或炎症刮除后形成的骨腔填充、关节融合、骨折不愈合、骨缺损等。

此外,在血供不良的骨折行切开复位(如胫骨下1/3骨折)时也可用松质骨碎片移植于骨折断端间,以促进骨折愈合。

髂骨有较多优质的松质骨,需用大量松质骨时可从髂骨采取;亦可取自肋骨。需用少量松质骨时,则可在病骨邻近的骨端采取,但含脂肪较多,质量较差。

松质骨移植常与其他手术合用,用以填充骨腔缺损和促进骨的愈合,病灶显露后在其周围钻孔,只钻通一侧皮质骨,各个钻孔排成矩形,再用骨刀切开各孔间的骨质,即可取下一块皮质骨,将病变组织搔刮干净后,将松质骨填入。如病变位于负重区,应加用适量皮质骨移植,轻轻打压后,按层缝合(图3-5-7)。


图3-5-7 松质骨填充植骨术

2

皮质骨植骨术

上盖骨移植是取皮质骨板固定于两段病骨上、促使骨愈合的手术。皮质骨板坚硬,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长管骨骨干骨折不愈合、骨干缺损以及关节融合手术时的关节外植骨。

这种植骨术除有刺激成骨作用外,主要利用其内固定作用。实际应用时常并用松质骨移植,以填充空隙及加强刺激成骨作用。

上盖骨移植术的缺点是骨移植后受骨区的直径会增粗,伤口缝合困难,同时皮质骨的抗感染能力弱,有潜在感染的患者最好不用。

依病骨的部位选用合适的显露途径,显露病骨的两端,切除骨端的硬化骨质和瘢痕组织,凿通或钻通骨髓腔,使两骨端形成新的创面。

然后将移植的皮质骨板置于承受骨的表面,植骨面应选在承受骨无弯曲或弯曲较小的一面,并将该面的皮质骨凿去一薄层,其面积应稍大于移植的皮质骨板,这样可使移植骨与承受骨密切接触,有利于固定和加速愈合。

在骨端复位并放好移植的皮质骨后,用螺钉固定。然后,在骨缺损区和移植骨的周围,用松质骨碎块填充所有的缝隙和缺损,根据具体的操作方法可分为单片骨上盖骨移植术、双重骨上盖骨移植术及带松质骨骨上骨移植术(图3-5-8~图3-5-10)。


图3-5-8 单片骨上盖骨移植术


图3-5-9 双重骨上盖骨移植术


图3-5-10 带松质骨的上盖骨移植术

3

嵌入骨移植术

融合关节时常在关节内融合的同时并用嵌入骨移植作关节外融合,以促进骨愈合和加强固定。

关节内融合后将关节置于功能位,先在组成关节的短骨上凿一骨槽或骨隧道,再在组成关节的另一长骨上取一条等宽的、长度为短骨骨槽或隧道一倍的长条骨片,跨过关节嵌入骨槽或插入隧道。

如在关节组成骨上不能采取骨片,也可单纯凿槽,另取自体或异体骨片嵌入,然后用螺钉作内固定(图3-5-11)。

这一方法的优点是植骨后病骨的直径不增粗;其缺点是需要有一定的设备(如双锯片电锯),内固定作用不如上盖骨移植术可靠,有骨缺损者应用此手术则更不牢靠,因此多用于无骨质缺损的骨折不愈合及各种关节融合术。


图3-5-11 踝关节融合术的嵌入

4

支撑植骨术

以诱导骨生成的松质骨和起支撑作用的皮质骨充填病损区,促进血管再生和支撑软骨下骨,这种植骨术适用于椎体骨折、关节面塌陷骨折以及股骨头坏死后钻孔减压的支撑植骨。

5

吻合血管的骨移植

吻合血管的骨移植解决了传统方法难以治愈的大段骨缺损,同时可修复合并软组织广泛损伤的疑难病症。缩短了移植骨的愈合时间,成功率高,比传统的骨移植有较大的优越性。

即使带肌蒂骨块移植,也受骨块不能很大及不能远距离移植的限制。吻合血管的骨移植则不受这些条件所限,起到了过去传统骨移植方法不能起到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目前还有应用吻合血管的骨膜移植术(图3-5-12),治疗骨不愈合或骨缺损的疗效满意,吻合血管的骨移植保存了移植骨的血供,骨细胞和骨母细胞是成活的,使骨移植的愈合过程转化为一般的骨折愈合过程,不经过传统骨移植后死而复生的爬行替代过程,而且可同时带有皮瓣,用于合并软组织缺损的Ⅰ期修复。

不足之处是:术者必须熟悉显微外科技术,手术操作较复杂,手术时间长,有失败的可能,而且对供区的损害较大,甚至影响患者的外观。

因而,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骨移植术,可应用于传统方法治疗有困难或治疗效果不满意的病例。例如,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经传统骨移植方法治疗失败者、创伤所致的大段骨缺损伴有软组织缺损者,特别是低度恶性肿瘤需连同部分正常骨和软组织一并切除者,较为适合吻合血管的骨或骨皮瓣移植。

如受区有经久不愈的伤口,原则上应待伤口完全愈合后3~6个月时再施行吻合血管的骨移植。对受区因局部放射治疗、感染和严重创伤所致的血管条件差者,则应该慎重选用。


图3-5-12 游离骨膜移植修复

舟状骨骨不连腓骨、髂骨和肋骨是常用的吻合血管的骨移植供区。根据其形状和结构的不同,在应用上又有所不同。例如腓骨是直的皮质骨,对于修复四肢长骨的缺损优于肋骨。对股骨可用双根带血运的腓骨移植。



来源:《骨科手术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分钟创伤』详解骨不连治疗的常用手术技巧,让你不再困惑!
关于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一招轻松搞定!!
放射学诊断报告书写规范(骨骼系统)
股骨干骨不连5年未愈合,国外医生实操演练给你看
儿童骨骺损伤(一)
髂骨取骨、腓骨取骨以及移植后自体骨的愈合方式,看完绝对有收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