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扫盲:肩关节MRI该如何扫描!


虽然X线和CT对肩关节疾病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但由于其成像原理及成像方位的限制,对于肩关节某些病变的鉴别诊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MRI多方位、多序列成像方式能够显示更精细的解剖结构和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其为肩关节疾病的诊断提供了精准的影像学依据。本文主要介绍肩关节的常规扫描及成像要点。

检查前准备:

1.检查前应去除受检者身上的金属异物;无MRI禁忌症。

2.查看申请单,询问病史,明确检查目的。

线圈:专用线圈或柔性线圈。

1.专用线圈可以获得更高分辨率和信噪比的图像。

2.如使用柔性线圈或其他线圈,可适当增加体素保证足够的信噪比。

体位:

1.仰卧位,头先进,患侧尽量靠近主磁场中心。

2.患侧肩部放松,自然放置于身侧;中立位(大拇指朝上)或外旋位(即掌心向上,推荐),尽量避免内旋位(掌心向下),身体与床体保持一致,线圈中心置于肱骨头(或关节盂)位置。

3.患侧的手臂用软垫适当抬高与肩持平,可提高舒适性;健侧使用软垫适当抬高使患侧肩关节紧贴线圈;双侧手臂应使用软垫隔开,不能与磁体孔壁和身体接触;患侧应与胸廓保持一定的距离,可有效减轻胸廓运动伪影的影响。

4.在患侧掌心、患侧胸廓和肘部使用沙袋适度压迫,可有效减轻运动伪影。

5.受检者保持舒适放松的状态是完成整个检查的关键,如受检者不能配合对于上述的2、3、4点中的部分内容并不是必须要求。

定位中心:肱骨头。

常规扫描方位:横轴位,斜矢状位,斜冠状位。 

AX FS FSE PDWI:横轴面PD压脂序列

COR FSE T1WI :斜冠状面T1WI序列

COR FS FSE T2WI :斜冠状面T2WI压脂序列

SAG  FS FSE PDWI:斜矢状面PD压脂序列

这四个序列是目前大多数医院所扫描的序列,当然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增减相应的序列。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以下图▽中采用扫描所得的图像定位示范。在实际的扫描中为了更准确的定位建议扫描定位像时三个方位都多扫描几层。

横轴位:AX FS FSE PDWI;横轴位PD加权脂肪抑制序列

以冠状面和矢状面作为参考定位。调整FOV,使得FOV中心置于肱骨头位置;在冠状面上定位线与冈上肌腱长轴一致(或平行于关节盂);矢状面上调整角度使定位线垂直于肱骨长轴。扫描范围由肩锁关节向下至关节盂下缘,范围需包括整个病变区域。

相位编码方向为前后。

添加饱和带可减轻血管搏动和呼吸运动伪影。

使用FS脂肪抑制技术需添加局部匀场。

骨关节的PD序列推荐使用较短回波链(6-10)扫描,可有效减轻模糊伪影,更好的显示微细结构。

1.FOV中心应置于肱骨头的位置,应尽量少包括胸腔以减小呼吸带来的运动伪影,同时可以获得更好的抑脂效果。

2.建议首先扫描横轴位图像,这样更有利于矢状位和冠状位的准确定位。

3.FOV:16-18cm;层厚:3-4mm;像素:≤0.625*0.5(非专用线圈可适当增大)。

4.横轴位是评估肩胛下肌最佳的层面;评估盂唇、冈下肌、小圆肌的重要层面。

冠状位:COR FSE T1WI 冠状位T1加权序列

以横轴面和矢状面作为参考定位。调整FOV,使其中心置于肱骨头的位置,在横轴面(使用前面扫描所得的横轴位图像)上定位线平行于冈上肌腱长轴;矢状面上调整角度使定位线平行于肱骨长轴。扫描范围包全肱骨头,范围需包括整个病变区域。

相位编码方向为头足侧(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为左右)。

为了减少扫描时间,可去除上下饱和带,但会增加相应的伪影。

添加过采样技术去除卷折伪影。

健侧使用软垫适当抬高,可减小患侧冈上肌腱与水平面的夹角,从而可有效避免定位角度超过45°时,图像发生反转。

1.FOV中心应置于肱骨头的位置。

2.FOV:16-18cm;层厚:3-4mm;像素:≤0.625*0.5。

3.T1WI可获得更高信噪比图像,建议使用更小体素扫描。

冠状位:COR FS FSE T2WI 冠状面T2加权脂肪抑制序列

复制COR FSE T1定位线。 

相位编码方向为头足侧(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为左右)。

添加饱和带可减轻血管搏动和呼吸运动伪影。

添加过采样技术去除卷折伪影。

使用的FS脂肪抑制技术需添加局部匀场。

1.FOV中心应置于肱骨头的位置,应尽量少包括胸腔以减小呼吸带来的运动伪影,同时可以获得更好的抑脂效果。

2.FOV:16-18cm;层厚:3-4mm;像素:≤0.625*0.5(非专用线圈可适当增大)。

3.冠状面是评估冈上肌腱最佳的层面;评估间峰形态的重要层面。

4.冠状位建议采用T2WI的抑制序列,该序列虽信噪比不及PDWI,但较PDWI更轻的魔角伪影。

魔角(效应)伪影,在短TE序列上较为显著,常被误诊为损伤。常出现在含有致密且呈各向异性的特殊组织结构的部位,如常见于由胶原纤维构成的肌腱、韧带及关节软骨等部位。

链接:魔角效应相关知识。

矢状位:SAG FS FSE PDWI 矢状位PD加权脂肪抑制序列

以横轴面和冠状面作为参考定位(使用前面扫描所得的横轴位和冠状位图像,能更准确的定位)。调整FOV,使其中心置于肱骨头,在横轴面上定位线垂直于冈上肌腱长轴;冠状面上调整角度使定位线平行于肱骨长轴。扫描范围包全肱骨头,范围需包括整个病变区域。

相位编码方向为头足侧(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为前后)。

添加饱和带可减轻血管搏动和呼吸运动伪影。

添加过采样技术去除卷折伪影。

使用的FS脂肪抑制技术需添加局部匀场。

骨关节的PD序列推荐使用较短回波链(6-10)扫描,可减轻模糊伪影,更好的显示微细结构。

1.FOV:16-18cm;层厚:3-4mm;像素:≤0.625*0.5(非专用线圈可适当增大)。

2.斜矢状面是评估肩峰形态及喙肩弓、肩袖、盂唇的重要层面。

增强扫描

肩关节很少进行静脉注射增强扫描,增强扫描按常规的AX FS T1;SAG FS T1;COR FS T1扫描即可。

造影剂:0.2ml/kg或者0.1mmol/kg 。

关节造影

如常规的图像诊断困难时,可采用稀释后的造影剂行肩关节造影,扩张关节囊,提高关节内组织对比度,更好的显示关节内的精细结构与病变组织。

1.明确有无MRI造影禁忌症。

2.使用钆剂与相应溶液配比配置造影剂。

3.确定穿刺点,注射造影剂。

4.待造影剂充分填充于关节腔后(可适当活动),行横轴位,斜矢状面、斜冠状面的扫描,如有需要加扫ABER位。

注意事项:

1.肩关节线圈类型众多,形态各异,扫描时应遵循“三中心”原则,并让肩关节尽可能的贴合线圈。

2.四肢关节的扫描2D应包含正交三个方位;如2D的序列无法满足诊断时,可采用3D序列扫描,并应采用各向同性扫描。

3.对于四肢关节的扫描抑脂序列较多,FS/STIR/SPAIR/DIXON等,应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抑脂序列

4.为了避免冈上肌腱与冈下肌腱的重叠、保持盂唇正常形态应尽量避免内旋位(掌心向下)。应采用中立位(大拇指朝上)或仰卧外旋位(即掌心向上)进行扫描。

5.扫描定位时如定位角度超过45°,图像会发生反转。为了避免此现象的发生,在摆位时应尽量让参考定位的目标结构与水平面的夹角尽可能的小。

6.关节成像不宜采用长回波链成像;在短TE成像序列中,应注意肌腱的“魔角现象”。

7.肩关节的PDWI序列中TE值常取30-40ms,可获得PDWI和T2WI中间权重的图像。

参考文献:

廖荣信,张亚林,瞿中威,邹高伟,周理超.3.0T MR肩关节造影对肩袖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29(1):120-123.B.Kastler. 深入了解MRI基础[M].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

张英魁,黎丽,李金锋. 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原理及其应用[M].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21.

杨正汉, 冯逢, 王霄英. 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M].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

陈雯,袁慧书.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像评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21,55(1):91-94.

靳二虎, 蒋涛, 张辉. 磁共振成像临床应用入门(第2版)[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4)

张振勇,王海波,娄晓宇,苗宝娟,周山,王冲,孟静.磁共振肩关节造影在肩袖完全撕裂诊断的临床应用[J].放射学实践,2016,31(6):531-534.

来源:磁共振之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磁共振(MRI)骶髂关节扫描技术
磁共振(MRI)大腿、小腿扫描技术
扫盲——乳腺MRI怎么扫描?
扫盲:(单、双)髋关节MRI该如何扫描!
光纤磁共振扫描规范—膝关节
肘关节MR检查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