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不传之秘 在于药量
       曾有日本学者叹曰:汉方之不传之秘,在剂量上!
       那又是为何让我国中医奇才李可大师说出了“李时珍误了中医四百年”呢?

       想必大家都知道李时珍是大名鼎鼎《本草纲目》的作者。《本草纲目》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地纠正了以前的错误,并有许多重要发现和突破。正是由于《本草纲目》的巨大成就,使其观点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李时珍在书中说:“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中医院校的中药、方剂教科书也认为:自明清以来,我国普遍采取16进位制的“市制”计量方法,即1市斤=16两=160钱。从1979年起,我国对中药计量统一采取“公制”,即1公斤=2市斤=1000克。为了处方和配药计算方便,又规定按照以下的近似值换算:1市两(16进制)=30克;1钱=3克;1分=0.3克;1厘=0.03克。   
      经过以上的演变,我们现在便把古代处方中的一两,统统当作一钱,也就是3克。
      然而问题恰恰就出在李时珍这句被后世至今奉为圭臬的话。

      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论》,被称为中医治疗危急重症和疑难病的典范。书中所载的113个处方,都是具有奇效的经典配方,被后世称为“经方”,其用药量绝大多数都是按两计算的。
       可惜的是,由于《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约公元200~210年),此后战乱频繁,该书流失民间800余年,其间各个朝代度量衡制迭经变化,使得这一极为宝贵的药物剂量经验未能流传下来。 

 
      但 1981年的考古发现却揭了谜底。当时考古出土的东汉大司农铜权,是汉代国家铸造的法定衡器,现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大司农铜权重2996克,按照当时一个铜权重为十二斤计算,每斤是2996÷12≈249.7(克)。按照这个重量折合,一两应该是249.7÷16≈15.6(克)!
       以至于产生了误会,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同一种药物,有时用量不同,主治功用就不一样,临床效果就会差别很大,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就比如我经常泡枸杞,大家都是随意泡或者根据杯子大小估摸着泡,实际上要达到补肝肾目的,最好一次泡10粒(约20g)左右。最后附上一些其他中药不同剂量的功效:
早泄、遗精、遗尿:山茱萸——固脱3两(90克)                                     见功,必与参附搭配。

腰痛:生杜仲——30g以上治腰痛奇效,不效则                              加至60-90g。
          薏苡仁——系药食两用中药,其常用剂量                            的上限为30克,而临床上有经                            验的医师用该药治疗风湿、腰                            腿痛等病证时,该药的用量达                             到45~90克。

失眠:丹参——大剂量可以治疗失眠。
           枣仁——安眠,最大180克。

降血压: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                                    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                              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                            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                          若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                       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生黄芪                       30g以上补气不助火,降压效果                             好,30g以下升阳助火。
        莱菔子、槐花——30g以上降压。

降糖:黄连——最苦,然而治糖尿病这一病有特                           效,通常剂量为每日30克(30克是                       基本,配干姜以防伤胃),而治疗糖尿                        病酮症,每日剂量多达120克,可                          使降糖迅速。
          葛根——降糖3两无毒。

月经异常:益母草——调经用10-15克。益母草                                的利尿作用,每日用到30~                              45克尚不见效,须加至60~                               75克,始奏明显之效。90~                               120克时其效更佳,常用以治                          疗急性肾炎之尿少、浮肿之候,                          常一剂效,二剂已。

脾胃疾病:白术——常用量能健脾止泻,大剂量                             用至30~60克,则能起益气通                             便的作用。
          半夏——小剂量6g降逆和胃,中剂量15g                      化痰开结,大剂量30~60(宜用姜                      半夏30g,生姜30g开始使用,逐                         渐加量至60g)可镇静止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临床中药用量该如何确定
千古一错
《三奇散》治一切咳嗽,不论新老
灵活多变的中药用量
聊聊中医那点事之用药之秘
中医组方不传之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