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六六 | 承灵 | 足少阳胆经 | 一片灵空在巅顶,艾灸之材有学问

中医亲子小广播 

收听提示 

这是专门为小朋友们

录制的3分钟身体航行指南。

放下手中的作业,

安静地休息一下,

要和爸爸妈妈一起收听哦,

随着声音的引导,

用手指头在身上点一点吧!

正文 | 第二百六十六期

紫芽小铜人

绿眉毛告别了头疼和眼睛疼的营地,水波泛着灵动的、鱼鳞一样闪烁的亮光,这儿是“承灵”小城了。

解字

承就是在下面托着,灵就是神灵,脑主神灵,头的上顶骨又称作天灵盖,承灵穴在其外下方,承受着脑神,与通天、百会是邻居。这些穴位都和神识有关,所以这么称呼。

典籍

二六六

承灵

之十八

足少阳胆经

《针灸大成》

正营后一寸五分。灸三壮,禁针。足少阳、阳维之会。

主脑风头痛,恶风寒,鼽衄鼻窒,喘息不利。

明·杨继洲

它在正营后一寸半,前发际上四寸,瞳孔直上,正坐取之。

这里是不能针刺的,免得伤到灵动的脑,最好是按揉。不过现在的针较之古时候已经纤细得多,原本直接在身上烫成疮疤的古老灸法也变得温和,所以禁针与禁灸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小。

明朝医生高武,就是《针灸聚英》的作者,也说:“或问《素问注》、《铜人》、《明堂》、《千金》诸书,于髎穴有宜针灸,有禁针灸,刺浅刺深,艾柱多寡不同,将孰从哉?”每本书的记录都不同,怎么样遵从呢?他也有这么大的困惑呢。

不过古时候的中国医生一定不是只仰仗工具,他们会“观察”、感觉小朋友身上的“气”啊,那些禁止针灸的位置我们都要仔细分辨呢!

承,是承受,也有继承,承迎,辅佐的意思。中国医生所体会的,所感觉的“灵”,是好奇的人才能继承的,是“小朋友”的医学;医院里呢,是喜欢形状生动、一个个数字拿来比大小的医学,就像是一家要把你从脚趾到头发都留影的“照相馆”。

典故

高大建筑里的医生可以和你开着生活琐事的玩笑,从你的身体照片里得到了无数的数字,但未必弄得懂病症;邻居家的中医,关注着你简单、真实的症状,却可能和你一起恭敬地送走“病邪”。

也许你会听说有一位中医很“灵”,但承载着这份灵的却是很笨很笨的办法:

比如用手来直接触摸运针,用山野遍地的艾草制成绒来施灸。他不会带着手套,也不会用发光发热的笔来代替针,他要用手触摸针,感觉着你的气,承托着我的气,依靠着对每一次针下的动静,一秒钟也许补泻了数次,就像慢镜头下李小龙的踢腿一样。

自古以来,医生们都要练习对“气”的反应,那些临床大家更是花大半的时间在站桩打坐,另一小半时间在读书文字上。

比如去摸索身上的孔穴,既不能照着图画死板地记下来,又不能完全没有章法,处处寸寸都是穴;在一条条经络的大河里,不去关注那宽阔的河面,深深的水渊,而只是在一个点长久地灸,好像忘记了时间,忘记了是在病房还是一张饭桌旁,让“热”从这个点钻进去,像蚂蚁爬,像小风吹,把河水吹皱了,吹散了,或是吹起一场漩涡。

穴为一点,灸针取点,由点方能生线;面为一片,烤烘成片,可与取暖同称。点面必须分别,灸烘岂可同名”。这很像隋唐间人许胤宗说的用药要专:

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又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且古之名手,唯是别脉,脉既精别,然后识病。

夫病之于药,有正相当者,唯须单用一味,直攻彼病,药力既纯,病即立愈。

今人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臆度,多安药味,譬之于猎,未知兔所,多发人马,空地遮围,或冀一人偶然逢也。

如此疗疾,不亦疏乎!假令一药偶然当病,复共他味相和,君臣相制,气势不行,所以难差,谅由于此。脉之深趣,即不可言,虚设经方,岂加于旧。吾思之久矣,故不能著述耳。

 

比如忘记时间,灸就是久啊,手里拿着燃烧的艾绒,像小鸡啄米一样来回跳跃,或是左右摇晃,像是要起飞的小鸟。“车薪难杖杯水,炉火必须纯青。位置保持恒定,作用贵在均衡。”“灸必须久,效由久生。”这是不聪明,记性差的功劳,这又是最聪明,最省力的办法。

 

比如去体会热的感觉,从一根根枝条的燃烧开始,《外台》引《小品》说:

凡灸用松木火则难愈。柏木火则疮多汁。橘木火则伤皮。桑木火则肉枯。枣木火则体消。竹木火则伤筋。多壮则筋纵。枳木火则陷脉溃。榆木火则伤骨。多壮则骨枯。凡八木之火。皆不可用也。

后面又说:“凡八木之火,害人筋脉肌肉骨髓。”《医心方》说:“枳木之火以灸即陷脉,多壮即脉溃败。”又说:“竹木之火以灸则伤筋,多壮筋死。”《神灸经论》还说:“金石之火伤神多汗”。

《红炉点雪》书里说:

八木者:松火难痊;柏火伤神多汗;桑火伤肌肉;柘火伤气脉;枣火伤内消血;橘火伤营卫经络;榆火伤骨失志;竹火伤筋损目。

 

你看中国医生看火,并不只看到热,好像能随着热钻到小朋友肚子里,看你五脏六腑皮肉筋骨的反应一样,就是能感知到你的“气”。医生周楣声说,

目前有人认为灸的作用主要是在于“热”,任何能发热的物质都可以来施灸,这是值得探讨的。可以先从日常生活谈起,以烹调来说,炊具的陶、铁、铜、铝,燃料的柴、煤、火油、食物品种的产地等,如各有不同,则虽在同一条件与火候下,食物的滋味既有明显的区别,这乃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不仅如此,而且不同热能,还能更变着生物的特性。

以孵鸡为例,用人工人能所孵成的鸡,不仅成活率低,而且母鸡天然孵卵的本能也大大下降。在农村都有这么一种体验,“炕鸡不肯抱窝。”可见热量虽同单热源不同,其中就蕴藏着某些尚未被发现的不同的差别。

对啊,城市里妈妈烧的菜和乡下外婆烧的菜肯定不一样啊,热果汁和热茶肯定味道不同嘛!

 

还比如感受流动的河水,中国的医生说经络就像河床,经气就像河水,水流动起来就成为江河,没有水只能叫做“洼地”,只有“水到”才能“渠成”,“江河满溢,霶霈横流”才有了奇经八脉和十二正经,所以中国人都是研究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硬邦邦的尸体或是小动物。

 

中国的医生、文人、画家都有一颗敏感的心,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把他们每天看得几乎厌倦的脏腑、山水、星空捉到桌前来做游戏,你听苏东坡的《淮上早发》说:

淮上早发

苏轼

淡月倾云画角哀

小风吹水碧鳞开

此生定向江湖老

默数淮中十往来

云和月低声的唱歌,小风吹着湖水像鱼身上的麟,我也像一条大鱼一样,朝廷和远方就像江湖,谁帮我数着从河里游到海里,从海里游回河里有多少次了呢?

*版权归“杭州紫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所有。

新增小二一枚

交流 | 分享

ziyakid@qq.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氏针灸三穴巧治斜视
倪海厦针灸笔记(三0八)——足少阳胆经/辄筋穴
由祛湿谈到针法与灸法
卷06
倪海厦人纪针灸论五行生克配穴法的妙用
《普济方·针灸》用火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