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乒乓:技术讨论〗处理好来球的旋转,让你在赛场上游刃有余

乒乓球运动中最核心,最具魅力莫过于旋转了,按照旋转的方向我们可以把旋转主要分为上旋、下旋、侧旋。对于旋转的判断主要是集中在接发球阶段,尤其当对手发球比较好时,我们得对来球的旋转有个清晰的判断,不然常常接发球就陷入了被动,甚至直接吃发球丢分。一般来说,我们处理来球的旋转有三种方法:顺处理,逆处理,卸力处理。

顺处理比较常见:就是不改变来球的旋转方向,我们去保持原有的转速或者继续给它加转。当我们的对手是打削球的,他削过来的球带有强烈下旋的球我们通过摩擦加转高吊回去,这就是典型的顺处理,借助来球的下旋球通过摩擦加转把它变成强烈的上旋。

逆处理

上面的情况相反,我们业余平时单纯的对搓球,其实就是一个逆处理的过程,对方搓过来的球,我们通过摩擦球,把它的旋转方向改变,当我们把转速变慢时,过去的球就是弱下或者不转,当我们加快转速,过去的球就是旋转很强的下旋。

上旋球的处理逆处理就会相对多一点,我们平时相持的正反手对拉,对打,基本都是来球旋转的逆处理,通过球与胶皮的接触摩擦,抵消来球的旋转后制造方向相反的上旋过去。

当然顺处理也有,就是对方把球拉过来,你没有选择反拉过去,就是削一板,这里要提一下,我们在看马琳比赛时,当对手拉了一个高吊弧圈过来,马琳突然来一板侧切,这样的处理也是也是顺旋转,和削球的原理一样,并不改变球的旋转方向,但是侧切过去的球,通常突然性比较强,弧线比较怪,这就加大了回球的威力,当然这需要很好的手感,也就马琳,丹羽孝希经常使用了。

卸力处理

谈一下最后一种卸力处理,和前面这种处理方式的区别就是它既不加转也不改变旋转方向,主要是通过减少减少球拍触球的瞬间胶皮的吃球程度。

要做到这个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选择合适的击球点,击球点要选择在球的旋转轴(这个点旋转最弱),这样子就不会吃旋转,但是这个方法并不是通用的,要注意好线路和力量,不然很容易出界,第二种做法是快速接触球,不要让球和胶皮接触实了,如来球的短下旋在高点搓。对方拉过来的高吊弧圈,碰一下就是收回来。

在乒乓球运动中转数最高的应该就是上旋了,当别人拉了加转或者前冲弧圈过来,当转数和速度达到一个值时,这个球就比较难控制,会出现反应不及时,即使你手感再好,也有可能一碰就飞。对于这种情况,你在回球的时候,尽量在球的高点期前接触,这时候旋转不是最强的,当然我要加强旋转和落点的控制,避免对方拉出高质量的弧圈。

在处理侧旋球时很多人往往处理不好,因为侧旋总是带有一点上旋或者下旋,有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接触球的侧面也避免吃旋转。如果球时比较转的话,就要注意好击球时期,一般是在上升期进行处理。

如果你想对带有强烈下旋的来球进行起板时,那你一定要有抢的意识,比如对手回了一个很转的网前半高,那你就要有抢的意识,在最高点前起板,不然很容易吃旋转下网。

反拉进攻也是,和你自己起板上手不同。主动上手拉,来球不是很转,你可以充分引拍进行摩擦,慢一点问题不大,但是反拉一定要快,这样子才可以减少对方旋转带来的影响和增大自己对旋转的的制造,从而增加反拉的上台率。

相关技术:

非常实用的20点打乒乓球的心得,相信球友们看了,对你的乒乓球技术有一定帮助喔!

1、重下旋球要拍上仰平搓;轻下旋球时拍斜御搓球中下部;不转或稍转球拍直立平推,不能拉;上旋球时拍前倾拉或推球;下旋球拉球的中下部位。

2、发球动作再复杂,都无非是上旋或下旋,侧上或侧下。发下旋离台高点,发上旋离台低点;发长球离端线近,发短球离网近。

3、接下旋球,都比较慢,常用搓接,摆短或劈长,台内拧拉或拧冲。接上旋球,都比较快,常用挑打,或快拨。出台都是快带,或拉球。不知上旋或下旋,都用“瓢搓”,或称托接。注意衔接下一板进攻。

4、“手紧一下”,可以瞬间解决许多技术难题。如蹭、拨、挑、切、勾、撇都是手腕紧一下的动作。

5、发“寸劲”(松活抖弹),用于弹击,反撕,正反手发力冲等。

6、“制动”是发寸劲后的瞬间动作。

7、“加螺旋”就是加保险,使球转起来,就可以避开来球的旋转轴。台内球也可用螺旋板进攻。

8、折板与翻腕是左右转换引拍的捷径。

9、贴一板,就是快带,注意板触球时的小R。时间来不及,紧贴来球一板,能快速回球。但这是过渡板,要注意落点,准备下一板反攻。

10、砍后飘或砍后滑,是发下旋球或搓下旋的加转动作。实际运用可以加扣腕和撇腕。

11、“重心吃球”很多技术运用,如重心下压是发球加速度之一,配合手腕动作可使发球短而转。身体重心稳定非常重要,如拉球、弹击、台内球运用很多。

12、转腰比挥臂快0.3秒。转腰和挥臂都能起到相同的作用。

13、蹬腿转腰是发力的基本支持。此外,影响发力的因素还有距离接球、身体爆发力、手腕或小臂的加速度、快速收小臂和瞬间制动。

14、收小臂,是拉球的必须动作,可以加快进攻的球旋和球速。

15、以肘关节为中心,是正反手的小臂运用的支撑点,是台内小球的技术要点。如以肘关节锁网高,提着拍打球(薅打),是对付颗粒胶皮的必胜技术。

16、小碎步颠起来,增加步法过渡和快速反应能力。

17、“过渡期”动起来,是与盯球、预判同等重要的接好发球的技术。

18、“倒三角”接球,是拦截来球的好形式。用快带、快撕、快推、快拨、快挑、搓推等技术拦截。

19、“板头”是触球的最前端。其弧线调节作用,就是手指在调节。如拧拉,反撕,挑打,拉前冲,都有板头在调节。

20、落点的选择,是发球与接球的关键之一。注意压板球、追身球、小中大三角球、直线球、右短球、网前中间位球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胶打法的技术要求
如何接发球?
对付颗粒打法的三大原则
【乒乓秘籍】业余比赛之使用战术--如何发好强侧旋球?
关于一些直板长胶的打法体会
半小时教会你国际水准的发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