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贸易战开启新时代 ——贸易战的底牌究竟是什么

贸易战引发舆论战

继3月9日特朗普悍然挑起贸易战后,4月16日美商务部再对中兴开出“绝命罚单”,而就在4月22日,剑拔弩张的贸易大战突现峰回路转曙光,内阁排名第二的美国财长姆努钦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记者会向中国伸出“橄榄枝”,表示正在考虑赴华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

仅一个月内,国际形势风云突变、跌宕起伏,发生了太多足以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看似彼此不甚关联,实则盘根错节、千丝万缕,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余更是对形势判断失去了方向。因此,中美大国过招,飞沙走石,国际市场为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舆论“沙尘暴”。尤其在国内,观点对冲之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贸易战本身,跟美国还没打起来,国内自己先掐起来了。

孰是孰非?

在国际问题上,中国历来有左中右三派。其中左派秉持“义和团传统”,主张与其逆来顺受、曲意迎合,不如“打得一拳开,免遭百拳来”,要跟美国强硬到底,甚至不惜发生军事冲突;“右派”则公开叫嚣“向美国投降”,一篇题为《现在向美国妥协是代价最小的时候》的文章广为流传,嘲讽天天扯着嗓子喊“厉害了厉害了”简直就是祸国殃民。

也有以国际主义自居的观点认为中国未遵循入世承诺,遭遇“修理”是咎由自取,不足惜,应按国际惯例满足西方国家要求;亦有借题发挥者,宣称“不惜一切代价发展芯片产业是危险的!”把贸易战话题转移到对体制问题的批判,强调要“重点破解制度问题”。

当然,还有乐观者,认为“美国对华封锁,自主研发的春天来了”。与网舆吵翻天不同,官媒基调则秉持了一贯的“有理有利有节”做派,有关方面表态强硬、针锋相对地硬怼但手段刚柔并济,以前所未有力度的改革开放应对“封锁”,以沿海军演宣示实力,以迎接金正恩首访怒刷半岛存在感,显然并不想跟美国硬碰硬、撕破脸。这也是中国的底牌,那么贸易战的底牌究竟是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稀土是什么?现在“土”也值钱了吗?别说,这种“土”真值钱
WTO_TBT_SPS非关税贸易壁垒案例1
基于规则就是不要规则
保护知识产权对美国经济至关重要
谁该为全球经济失衡负责?-徐洪才-搜狐空间
人民币定价权该由谁说了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