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画专用软件+教程 -1

漫画专用软件+教程

 
介绍个绘制漫画专用的强大软件给大家!comicstudio ex4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吧





配置要求:
操作系统
Windows XP Home Edition (Service Pack 2)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ervice Pack 2)
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Windows Vista Ultimate
Windows Vista Business
Windows Vista Home Premium
Windows Vista Home Basic
*32bit版本对应64bit版本可以运行。  
CPU
Windows XP : Intel Pentium500MHz以上,或同等级别以上处理器!
(1.0GHz以上推荐)
Windows Vista : Intel Pentium800MHz以上,或同等级别以上处理器!
(2.0GHz以上推荐)  
内存
Windows XP : 256MB以上必须(推荐大于512MB)
Windows Vista : 512MB以上必须(推荐大于1.0GB)  
HDD
最低2.6GB(推荐3.1G以上)
主程序用: 約80MB
其它 : 約2.0GB
使用中占用内存 : 大约500M以上  
显示器 最低要求XGA(1024×768)
推荐SXGA (1280×1024)以上
发色数(16bit、65536色)以上  
支持wacom绘图板:
FAVO、Intuos、Cintiq、PL
推荐使用600到1200dpi分辨率进行做业
CD-ROM必须,DVD-ROM也行(废话)
能读取的图片格式: BMP、JPEG、TGA、PNG、TIFF
Photoshop机能格式支持 : PSD
读取TXT? (这个我真的不懂得,文本?)
3D接口支持 : LWO、OBJ、DXF 、shade、  LWS  
输出格式 : BMP、JPEG、TGA、PNG、TIFF、EPS、PDF、 PSD、TXT(?)
comicstudio格式

TOP

软件的使用也不难,下面发一些相关的教程上来大家交流一下

TOP




1-1 新建原稿纸
大家好,我是森野熊太郎。我的目标是成为漫画家,每天都在和笔和纸一起奋斗。但是前几天爸爸给我买了ComicStudio和数字画板,一直以为电脑是为了网络和电子邮件而存在的,当我知道还可以用来画漫画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所以呢,现在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并学会如何使用ComicStudio。
制作一篇2页的漫画原稿
这次的目标是完全使用ComicStudio制作2幅漫画。从命名、上墨到完成,全部依靠电脑,希望大家能学会理解这些基本的程序步骤。顺便介绍模拟原稿的完成方法和其他各种各样的机能,这些事情也许就是你在《ComicStudio官方使用指南》上标了记号、想知道的更详细的那些东西。
那么,第一回就从基础讲讲原稿纸的作成方法及最好从开始就记住的操作方法讲起。
原稿用纸的新建
为了画漫画首先要准备原稿纸。尽管第一次打开ComicStudio的时候,初始状态下会自动生成一张原稿用纸,但是这次我想自己设定一下。

ComicStudio画面左上方有设定原稿纸的图标,我们点击它的话……

“新建作品”的对话框弹了出来,在这里可以选择需要的原稿纸。这次我们点击“纸张模板”选项,选取“用纸A4 5mm”。在右侧的“页面设置”将页数设置成“2”、“装订位置”选择“右装”、“开始页面”也选择“右”、“页面构成”选择“单页”。按“确定”键结束。

点击“确认”后,画面中出现2张原稿纸的缩略图。页面的下面标有页码,让人一目了然。双击缩略图的话就可以在原稿纸上作画了
1-2 尝试涂鸦
通过“新手指南”在画面上涂鸦

双击打开原稿纸后,使用画面右方的“新手指南”,随意涂鸦感受一下。因为无论如何熟悉一下是没什么不好的。“新手指南的热键是” [F10],画面上标出的“三角”按钮是隐藏\显示“新手指南”的切换按键

点击“新手指南”的“描画”功能区,画线的话选择“钢笔”工具,进而可以选择G笔、圆笔等笔尖,墨水的颜色和笔尖的粗细的选择和调节如图所示

当然也有橡皮,暂时有了这了个工具就可以涂鸦了哦。那么我们就选择“钢笔”工具,使用数字画笔在数字画板上涂鸦吧!

如果原稿纸的显示过小的话,我们可以按住[Ctrl]和[Space]用笔尖在数字画板上轻击或者点击鼠标左键。另外按这个图标也可以放大,旁边的是缩小。

这样画面就变大了,同样,我们想缩小画面的时候,按住[Ctrl]+[Alt]+[space]这3个键配合笔或者鼠标使用即可。也许和其他软件的热键不太一样,需要熟悉一阵。不过在“环境设定”里可以自行更换,这点还算比较体贴。
另外,按住[Space]键配合鼠标可以拖动画面至指定位置,按住[Space]+[Shift]配合鼠标可以旋转画面,出现旋转图标之后可以单按住[Shift]键进行45°角的定量旋转。
使用ComicStudio绘制原稿时,尽量记住并使用热键会事半功倍。特别是上墨描线的时候很有用,不然每次都从目录操作的话会疯掉的也说不定。
抹去涂鸦
虽然橡皮工具擦去涂鸦很方便,但是擦去大面积范围的时候还是很麻烦的,这时我们可以试试“矩形选择”工具,一次性圈住大面积范围擦去画面。

选取“矩形选择”工具,将想抹去的地方圈住,四周会有虚线表示,下面会出现选择范围工具条。

选择范围工具条从左边数第4个是“清除”功能,键盘上“Delete”键也是一样功能,可以清除选择范围内的画面

1-3熟悉数字画板
刚开始使用数字画板的时候也许会觉得很不容易掌握,不过如果习惯了的话,就算是迈过了一道很高的门槛。我就先在这里先介绍一下如何适应数字画板的练习。
首先数字画板和真实的纸笔有很大的区别,笔的话是笔尖经过哪,线就在哪里出现,不看着自己的手而看着屏幕画画会有很强的不适感。但是,就像钢琴手不看着琴键弹琴弹琴是一个道理,所以说不盯着数字画板或者笔尖的话也能画的很好。
培养自己的控制力
首先练习画直线,画和原稿纸垂直的角度的直线。徒手画两根平行的直线。

然后在两根线的正中间再画一根。

接着画。




就这样,不停的在新画的线之间取中。这样的话就会增强一笔画到位的成功率从而增加控制力,在想下笔的地方画出想画的东西。这个练习本身也不会花那么多的时间,在绘制原稿前预先练习一下的话,对数字画板会变得容易适应。
给初次接触数字画板的人,
初次接触数字画板的人,也许会觉得将数字画板运用自如是很难的事,尽管也许只有一点帮助,请记住以下要点。

将数字画板摆放在显示器的正对面,当然也要坐在显示器的正对面(翻译完这句日本式的超级废话真是让我有股XX的冲动),保持这样的位置,会比较容易明白判断笔尖和光标的运动轨迹。(下面的基本都是废话,不翻译了。)
课程大纲
第一章结束,下回开始:
第二讲:底稿和草稿
第三讲:制作框线
第四讲:描线、上墨
第五讲:集中线和流线的绘制
第六讲:绘制背景
第七讲:活用3D机能
第八讲:网点的贴法
第九讲:图形刷子
第十讲:对话框及文字的输入
第十一讲:打印原稿
第十二讲:发布自己的作品
我们就依着这样的主题一步步完成这部原稿。请大家一定要试试用ComicStudio绘制漫画!

TOP


2-1托盘(工具栏)准备

试绘2页漫画。

大家好,我是森野熊太郎。大家是不是已经习惯使用数字画板了?那么我们就开始向着漫画原稿的实际作业挺进。以我用ComicStudio绘制的2页漫画作为范例进行说明。


底稿是漫画的设计图

这次我们讲的是有漫画设计图之称的——底稿(称为分镜也可以)。和用铅笔橡皮打底稿一样,首先肩膀不要太用力(有点像在讲瑜伽),放松的进行底稿的绘制。

打开工具栏

下面进入真正的漫画绘制作业(终于……)将“新手指南”部分隐藏,尽量多留点儿地方给原稿纸。这时候如果已经有一些工具栏出现在桌面上的话按[TAB]键可以将其隐藏。

全部隐藏了?那么现在将最低限度的工具栏调出。(这也许是作者的毛病,他的显示器可能太小,拥有大显示器的家伙就不要管了)按[F2][F3][F4][F5]键将“工具对话框”“工具选项对话框”“图层对话框”“新手指南”调出。
调出工具栏,准备OK

2-2使用图层

图层工具栏

也许有第一次听说“图层”这个词的人,总之请将图层认为是ComicStudio的原稿用纸上面覆盖的透明纸。底稿、草稿和原稿,分别在不同的图层上绘制是很方便的,那么,请看一下图层工具栏。

写着“图像”的文字下面,有两个写着图层的部分,这就是为绘图准备的图层,而且可以无限制的追加需要的图层。

追加草稿用图层

我们试一下追加草稿用图层。

鼠标左键点击图层工具栏的红框部分,图层目录会显示出来。

选择光栅图层(详细)-底稿/草稿用,就会追加底稿/草稿图层。

双击写着“图层”文字的部分,可以对图层依照自己的习惯进行重新命名。比如最下边的命名为“框线”,它上边命名为“底稿”。

2-3绘制底稿的框线

直线工具

绘制底稿的框线可以使用“直线”工具,同时也别忘了设置底稿的颜色。

点击工具对话框里面图标可以选择点中的工具,某些工具,比如“直线”工具等,1个图标里包含了复数的工具,用右键点击或者按住左键不动都可以让其余的工具显示出来以供选择,左键双击图标的话会出现工具选项。

工具选项中会出现“直线”“曲线”“折线”“建立路径”“矩形”“椭圆”“多边形”的选项,在这里我们选择“直线”

在直线工具选项中调整尺寸为0.30mm,暂不理会入锋、出锋。

“直线”工具的使用方法

“直线”工具就是从起点开始,拖拽到线的终点抬起笔即可。

按住[SHIFT]键拖拽的话就可以很便利的画出水平或垂直的直线,画底稿的框线的时候可以用到。

大概画成这种效果就可以了。

2-4打底稿

使用铅笔工具

现在开始进行底稿的绘制

选择“铅笔”工具。


我们通过“铅笔工具选项”对话框如下图所示进行设定,尺寸设为0.2mm左右的话会画出很细的线条,如果喜欢粗一点的线条作画的人请各自调整。

下面通过“图层”对话框选取“草稿”图层开始作画。(在这里申明一下,其实工具栏里面并没有特别标明“底稿”“草稿”,其实底稿和草稿都是一回事,可以将底稿理解成第一遍草稿或分镜,功力高的人大可以打一遍草稿)

画错的话,可以通过“橡皮”工具进行修正(其实[Ctrl]+Z更方便),直到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这里,我们画出的线条显示成了蓝色,这是由图层本身设定的颜色决定的。

“图层”对话框的“颜色显示”按钮在“ON”的状态的时候就显示为彩色,关掉的话就会显示为黑色。其实光栅图层和矢量图层都可以自由变换颜色,也就是说他们都可以在草稿图层和描画图层可以自由转换,只是因为描画图层和草稿图层都显示为黑色的话会很难辨认出哪条是草稿的线条,所以用颜色加以区别。注:一个图层只可以选取一种颜色,因为在概念上来说它是整个图层的颜色,而不是笔的颜色


2-5绘制草稿

活用图层绘制草稿

打完底稿之后可以将底稿图层的透明度调低,然后参照底稿进行一些细节的描绘(其实图层功能在这里就相当于一个透写拷贝台)。

这个类似透写拷贝台的功能就是ComicStudio的好处。

就是这种感觉,改变图层的颜色会更容易明白各个图层的区别。想更换图层的颜色的画直接在“新手指南”的“图层颜色”选取自己喜欢的颜色就可以了。也可以按[F7]键调出“属性”对话框进行调节。

最后,一张类似这样的草稿就完成了,更多的功能需要大家自己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摸索和掌握。

TOP


3-1绘制框线

框线的准备

上回我们学习制作了底稿和草稿,这次开始学习描线上墨,包括两个部分,人物、背景等的描线和框线,框线就是区分每格内容的方框,为了制作框线我们学要做如下准备。

首先我们在“文件”一栏找到“环境设定”并打开,在窗口左侧选择“页面”双击打开子目录栏,选择“框线/格”的调整栏,将框线粗细设定为0.4mm、左右间隔和上下间隔分别设定为0.2mm和0.4mm,点击确定,以后我们画的框线就会依据此次的设定体现出来。

新建框线尺图层

如图所示,点击“图像”,然后选择“光栅+框线尺子”,就会追加框线尺图层,线框就可以很简单的划出。


追加完毕。

基本的框线完成了,这时在图层对话框可以看见追加了一个框线尺图层,可以给新追加的图层改名(图层多的时候最好改成容易明白的名字,不然……),并将此追加的图层移动至所有图层的上层。

改完名之后我们就进一步对其进行加工调整。

3-2分割线框

“框线尺切分”工具

如图所示选择“框线尺切分”工具

选取“框线尺切分”工具之后就可以按照既定的分格计划对画框进行分割,使用方法很简单,按住左键拖拽至适当位置松开左键即可。

这个工具比起手工用鸭嘴笔来画是简单多了,只要多使用就可以掌握所有用手工才可以划出的线框。

想划出垂直或只水平的框线的时候只要按住[Shift]键就可以了。


切分顺序

根据草稿分镜我们应该考虑好切分的顺序,希望下面的例子对大家有一点帮助。

这个工具说白了就是将一个格子切割成两个格子,再继续切、切、切。

画框的外侧

画框切分完成之后稍微确认一下,这时已经看不到原草稿被画框的外层盖住的部分了,想确认或修改的话可以点击“显示透明部分”按钮,可以进一步确认一下框线被分割成了什么样子。

画框的外侧概念上来讲是涂满了白色,画框内则是透明的。也许看到草稿更多的部分会让人安心也说不定,需要察看画框外侧的草稿部分的话可以在图层工具栏对“不透明度”进行调解。

调至40%左右就足够了

到这里,框线部分就完成了,接下来进入描线的步骤。

3-3描线

新建格栅图层

描线的时候我们建立一个描线专用的图层。如下图所示新建一个“黑白2bit”的格栅图层

随后进行确认和改名。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将新建的描线图层置于框线图层的下面,这点很重要。

关于笔的设定

依照草稿进行描线的时候要选择“钢笔”工具。

本幅漫画的笔设定是这样的,如图:

1:选择了G笔尖。
2:尺寸设定为“0.40mm”,当然,具体作画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更改设定。笔压弱的人可以设定的粗一些。
3:补正是指使用数字画板画线的时候软件自动对所画线条的修正,包括是线条看起来更加圆滑顺畅,并补正笔的微颤,不过对自己的线条有信心的人不宜靠电脑的补正未尝亦可。
4:使显示尺寸影响补正,选中后可以根据显示画面的大小进行不同程度的补正,也许读起来比较抽象,亲自试一下就会明白了。
不十分明白的选项要多多试验,直至调出自己满意的设定。

描线开始

看过第一讲的人应该已经抓住使用数字画板的要领了吧,不管怎么说,有“橡皮”工具在的话可以无数次的修正,请安心的画吧。

撤销和重做

很多软件的标准功能,很常用,撤销是[Ctrl]键+[z],重做是[Ctrl]键+[y],撤销的话可以在环境设定中更改至最多50步,比起“橡皮”工具,撤销功能更加好用和快速。

“锵锵”!描线完成!

OK,下一讲是描线完成后的加工和用油漆桶等工具上墨。(以上是原作的翻译部分)

其实除了作者的分格方法之外还有几种方法,不知道原作者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对所有图画和对话框部分没有“破格”画法的人推荐这种画框切分的方法。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软件附带教程的分割方法(请自己参考教程),生成“格文件夹”对后期制作很方便,破格的时候只需删除“格文件夹”即可,很实用。

还有一种方法是使用“图层”工具栏的“新建图层”按钮新建“框线尺图层”。



但是在切分完画框之后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将其转化为“格栅图层”。

也许还有很多种其它分格方式,只是在等着我们去发掘,其实这个软件的功能太多了,想一一介绍说明的话不是我一个人可以搞定的,我手头的CS1.5版的官方使用说明书就足足有334页之多……不过我会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的,

TOP

此帖转自www.comicstudio.cn作者comicstation空间:http://hi.baidu.com/comicningen

4-1用数字画板描线的要领

数字画板的要领

上一讲对描线的操作方法进行了阐述,这次讲一下用数字画板描线的要领。

我在使用数字画板的时候,也因为感觉到果然还是有点不适应、到底用不用它而踌躇了一阵子,打草稿时用“铅笔”工具当然是可以随意的描来描去都可以,但真正描线时不习惯还是很磨练意志的……

用数字画板描线的时候,线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在抬笔时有一些细小的滑动(也许与数字画板的特性和软件本身的补正功能有关),不能很好的将两根线连接起来。

因为使用数字画板的时候,笔尖的实际位置和屏幕上显示的位置是不一样也是没办法的事,将两根线的起始点对准并不是那么容易。

熊太郎式的描线方法

正因如此,我介绍一下我的描线方法(其实到目前为止我也觉得手绘的线条是最好的)。

我感觉我还是画竖线比较拿手,所以,我都是先画纵向的线条,只是线和线的连接不通过大量的练习是不会达到很好的效果的。

将画面转动90度的画,横向的线也就变成纵向的了。快捷键是同时按住[Shift]+[Space]键移动画面,拖动开始后松开[Space]键就能使画面作45度旋转。


横向的线也画完之后,将画面扩大,可以对关键部位作细致的描绘,线的连接也会变容易一些。但是开始就用扩大的画面描线的话就会失去对整体线条平衡的控制,所以要不断的切换画面尺寸。


红色的线条部分就是边放大边画出的线。

当然描线的方法有很多种,找到适合自己的描线方法才是最重要的,不过采用的我的方法的话我还是很开心(MD,原作者说话怎么这么罗嗦,纯正的大废话。其他地方我也删减了不少,这段不小心就让我给顺手翻译了)。

4-2用“油漆桶”工具上墨

上墨

手工绘制的时候上墨时很费时间和心力的地方(同意,涂完了也没什么快感,只是感觉:啊!终于搞定了……),而且最最费时间的是墨汁完全干掉的时间,使用ComicStudio的话吗,只要左键轻轻一点,搞定。

上墨的话使用“填充(油漆桶)”工具,这个工具的按钮还包括“参照多个图层填充”。

将“油漆桶工具选项”对话框里面“填充”一栏的“顺着连接像素前进”打上对号,其他的选项取消对号(原始设置,忽略即可,其他选项可以自己慢慢试)。

如果想涂满的地方已经被线完全围住的话最好不过,只要一点击就可完成。

4-3涂漏的麻烦

涂墨场所的线没有完全封闭

“填充”工具相对手工涂墨的毛病就是不小心原定涂墨场所以外也被涂上了墨,主要原因是线没有完全封闭,本来封闭的好好的线放大几倍观察的话也许就会发现没有完全闭合的地方,不过还好有[Ctrl]+z。

例如,画一个四边形,其实左上角的线条并没有完全闭合,但是冷不丁一看也不会注意到。

这时候涂墨的话就会——筐内框外都涂黑。

这时我们打开“油漆桶工具选项”对话框,将“闭合间隙”打上对号,数值设定为0.30mm,意思就是说线的间隙在0.3毫米之内的话,不会涂出去,数值可以自由设定。

设定好之后就不会涂到外面去了。但这时也要注意一下对线条的修正,上图那样貌似没什么问题,但仔细观察的话就能看出下图那样的小缝隙,看着会很不舒服。

将“闭合间隙”选项打上对号的话就会出现以下问题:

画面的红色部分的间隙因为小于0.3毫米,所以又涂不上墨……真的是很矛盾啊,(下一小节有解决办法)。

另一种涂漏(我是因为和作者之作框线方法不同,所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另一个涂漏问题是框线涂漏。

如上图,框线图层在描线图层的上面。

结果就会涂成这样,但还是想涂在框线的范围之内,怎么办?

这时我们使用“参照多个图层填充”只要将工具栏的“参照”一栏的“多个参照”打上对号,其他如图进行设定,软件就会将所有的图层当作一个图层进行涂墨处理。

只要这样的话就基本能够避免涂漏带来的麻烦了。

4-4涂墨不完全的问题

涂墨不完全也是经常能碰见的问题。

比如上图:头发的发梢部分,就是“油漆桶”工具经常涂不完全的地方。

放大的话就是这种效果。这也是数字化的弊端,没办法,但是ComicStudio有绝招——请使用“闭合区域填充”工具!


选中之后只要在想涂墨的地方一涂,就轻松搞定,很方便吧。如图的绿色区域就是涂墨中的画面。

效果不错吧(最上面那根),也许是我学艺不精,感觉其他的绘图软件好像还没有这个功能。
白色也能涂抹(涂白?)

真正的原稿的描线阶段到这也就差不多了,但是希望用ComicStudio的时候再多下点功夫。(说实话,下面这个步骤的意义我也不太理解,明明是没什么用处的一步)


人物的描线结束之后,事先将人物的轮廓内用白色涂满。

首先,点击“显示透明部分”,则显示如上图所示效果(透明部分的颜色和例图不同也无所谓,因为颜色是可以随意选择的)

首先在人物的描线图层之下新建一个名为“白色”的图层,图层为光栅、黑白2bit的就行。

在新建的“白色”图层上,选取“马克笔”工具,将马克笔的尺寸调大一点,选取白色,大概的将人物涂一遍将其盖住(其实什么笔都可以,只要调好尺寸),因为这个图层在“主线”图层的下面所以也不会将人物的描线盖住。

然后选取“参照多个图层填充”工具(别忘了将“多个参照”选项打上对号),选择透明的颜色,将涂出人物外面的白色填充(其实就是相当于将涂出人物外面的白色部分用橡皮擦去)。

(可能作者是按照软件附带的说明书按部就班的使用,弄一些个麻烦到家的步骤……真愁人,希望大家都用最快、最行之有效、最懒的方法……不过其实这些步骤不能区分为麻烦不麻烦,应该说是使用的熟练不熟练,也许作者的步骤很繁琐,但他使用的很熟练,他自己也就感觉不到麻烦了,话说回来,也许我的方法更麻烦,单位熟记于心,也就在主观上感觉别人的方法比我的麻烦了,有点乱,请无视。)

需要的话,可以将“主线”图层和“白色”图层合并,合并的方法是选中“主线”图层在菜单栏选择“向下合并图层”,快捷键是[Ctrl]+E。

这样做的话可以和别的图层简单的区分开。下一讲是关于集中线等的制作方法,而且是不覆盖在人物表面的集中线,这一讲将人物涂白就是为下一讲做准备,那样会很便利的(也许……)。

TOP


5-1使用CS绘制集中线
●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描线和涂墨步骤都已经结束了,这次开始进入后期制作阶段,讲一下以前因为手绘而让人感觉很苦恼的“集中线和流线(速度线)”。
现在大家可以“解放”了,使用CS可以非常非常简单的画出理想而整洁的各种效果线。
●集中线
知道什么是集中线吗?(我代表大家对作者的这句疑问“汗”一下……)

如上图,用直线组成的放射状的效果线就是集中线(这种解释方法会否让明白的人也变得不明白了呢?)纯手工绘制大量的效果线真的是很辛苦的事情,需要使劲的按住尺子,还要小心因为墨水未干而弄脏画面,画歪的话改动也很麻烦,总之是所有助理的噩梦。
●放射线尺

现在我们来试一下用CS绘制集中线。首先需要尺子工具,在“尺子”目录选择“建立特殊尺子”,再进一步选择“建立放射线尺”,快捷键是[Ctrl]+[Shift]+8。

建立后会出现集中线的中心点,按住左[Ctrl]键可以将中心点移动到必要的位置(也可以通过“尺子移动”工具进行拖拽)。


作者的例画是将中心点移到了上边话框的中心。
●动笔实践

选择钢笔工具来画集中线。大家在使用CS的时候应该尽量为各个部分建立专用的图层,比如人物专用的描线图层等,集中线也一样,尽量和其他的种类区分开来。将“出锋”选项打上对号,收笔时的线条就会出现“逐渐消失”的感觉,如果钢笔的尺寸是“0.40mm”的话将“出锋”的长度设定为5.00mm就可以了。
然后就由外向内的画集中线,就像有把隐形的尺子似的,很容易就可以画出很好的集中线,需要注意确认好起点之后再下笔

放大看也很漂亮,线的尖端部分比手绘的效果还好

这就是“放射线尺”的威力,很有意思吧。
5-2使用CS画集中线的要领
●活用白色
简单的说明一下实际使用时的顺序。

如上图所示将钢笔进行调整,将笔尖调粗一些。

保留适当的间隔画几根放射线,然后是活用白色,将“显示透明部分”的按钮打开。

将画面放大。

将钢笔的尺寸调为0.30mm(刚才的1/3左右),并关掉“出锋”,选取“白色”,在刚才画的线的正中间再画一次。

集中线的前半部分作业完成。

大的空隙中继续画一些细些的集中线。大家还可以开动脑筋画出更多种与众不同的集中线。
●注意事项
绘制集中线的图层因为有“集中线中心点”的存在,所以不管朝着什么方向画都会画成集中线,画普通的线条时别忘了选择其他图层,作者在这里介绍的方法是从“显示”菜单的“吸附”选项的对号取消,这样就可以在同一图层画普通的线条了,我的建议是选择其他的图层,以便将来修改时方便。
同一图层可以多种尺子并存,比如“放射线尺子”和“平行线尺子”并存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显示”菜单里的“设置吸附源”进行选择。
5-3使用滤镜生成集中线
●自动生成集中线
这次不需要我们动手就可以自动生成集中线。首先是新建一个图层。

选择“矩形选择”工具。

沿对角线选取某一画框或者需要生成集中线的地方,这样集中线就只生成在矩形选择区内

选择“滤镜”菜单的“描画”-“集中线”。

会有“属性”对话框弹出,然后就可以自行选择、设置自己喜欢的集中线了。

移动集中线的中心点九可以将集中线移动至需要的位置。

在“设置”部分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集中线素材。

然后大家就自己对下面的各种数值进行调节,熟悉各个选项的功能,(我就不一一赘述了,毕竟自己试过才会记忆深刻,一点也不难,都是很直观的东西)
下图是将“集中线A”的长度调节后的样子。

这样就会变得很像我没刚才手绘的集中线,只要我们熟悉了这些调节功能,就能更轻易的画出各种集中线。

在此想强调的是这个小工具,上图所示的“移动描画位置”工具,十分有意思。

像画画一样,在集中线画个圈(任何形状都行),集中线的尖端就会停止在红线的附近,试一下就明白了,很有意思。
设定完成之后按“确定”键就一切OK了。
●解除“选择范围”
生成集中线之后一定要解除选择范围,不然框外就画不出东西了。

按“取消选择”键就可以解除选择,简单的方法是按[Ctrl]+D键,总之记住尽可能多的快捷键会增加工作的效率。
●修正

点击“确认”之后,在“图层”对话框我们就可以看出,生成集中线的图层上就会显出上图红框内的小图标,我们想对刚才生成的集中线进行修改的话可以双击这个小图标,“属性”对话框就会重新弹出以便进行修改。
5-4制作流线
●使用CS手绘流线

和集中线一样,新建图层,选择“建立平行线尺”。

然后画面会出现3条绿线,虽然完全不像尺子,但它确实就是尺子。

然后选择“尺子选择”工具对尺子进行拖拽就可以调节尺子的角度进行流线的绘制作业。

还是只要将“出锋”打上对号,就会线尖出现完美的笔锋。
●流线滤镜
不多说什么了,相信看图就会明白。

从滤镜菜单栏选择“流线”。

和集中线的调节选项基本一样,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一个名为“数量”的数值调节,可以自行设定线数的多少。

也和集中线一样,有很多种素材。

使用“移动描画位置”工具的话也可以令流线沿着红线生成需要的排列。
以上就是使用CS绘制集中线和流线所能体会到的快乐,但是大家作画时不要因为效果线可以简单的生成就过多使用。

TOP


6-1背景的草稿
●绘制熊太郎的家

现在就开始画背景这一步骤了。普通漫画的背景都是使用尺子画各种线条,这是很烦琐的工作,但是使用CS就可以简单的绘制直线或者圆形,使背景的工作变得很简单。
这次的例作全部都是在CS中制作的,下面讲一下可以简单的修正画面的CS的背景绘制方法及流程。
●首先是草稿

那么就让我们来追随绘制背景的各个步骤。首先,新建草稿图层(尽量使用各自独立的图层对后期制作会提供很大的便利)。然后在脑中描绘一下想要绘制的场景,透视和细节先不要考虑,快速的画出脑中的景象。

●最难的是在脑中生成背景的图像
虽然很简单的就能说出“在脑中描绘一下想要绘制的场景”,但其实这是最最难的,实际绘制各种场景时就算是职业漫画家也会感到头大。
绘制背景时需要的是:“这样的背景或者那样的背景似乎在哪里见过……”也就是说背景的模糊的印象。“职业漫画家的话就算没有资料也肯定可以随意绘制背景吧”,这样说的人也大有人在,“绝对没有那样的事!”,有些专家也曾不小心说漏了嘴。当然,看过的话谁都能凭想象画出来,但是基本上没有资料的情况下,被要求画日本城的话绝对是无稽之谈。
职业漫画家也需要大量的资料,并且将这些资料中的东西作为基础组合出不同的设计、不下苦功是不行的。
●必须去取材
画背景所需的资料,不一定必须就在手中,如果身边的景物可以使用的话,可以使用数码相机或者手机去摄下来,就可以用来参考了,而其现在随身携带相机也不是很难的事情,出去旅行时,或者看见稀奇的建筑物的时候如果感觉:“不错!可以成为很好的资料。”就把它照下来。经常参考各种资料图片,自己可以想像出来的背景就会越来越多。
6-2背景的整理
●整理草稿
头脑中形成图像之后,再进一步仔细描绘。

再新建一个草稿图层,改名,总之是尽量改成一个一目了然的名字。

然后降低初稿的不透明度,进行整理的时候比较容易看清楚。

使用“直线”工具,确定线条的准确位置,因为还不是正式描线,所以不用太在意线条的粗细等细节,实际描线时就改用手绘了(限于本张原稿,作者要借助手绘来表现木头的质感)。
●“椭圆”工具
想画圆形的时候可以使用“椭圆”工具(当然也可以画正圆形)。

“椭圆”工具隐藏在“矩形”工具的图标内,只要在“矩形”工具按钮上长按鼠标左键就可以调出“椭圆”工具和“多边形”工具(作者在文中一直强调隐藏着的工具这件事,很多时候都让我省略了,在此适当的强调一下)。

确认一下“椭圆”工具的属性选项里红线框着的部分,点击“描画图形”图标,确定“从中央开始”,确定纵横比并将“高”与“宽”设定为“1.0”,并将“在大小确定后使用旋转”的对号取消,这样就可以画正圆形了(其实就算部理会这些设定只要在拖拽的时候按住[Shift]键就可以画出正圆形了)。

在选好的位置的中心点①拖拽至②的位置,这一步决定了圆的大小,失败的话重新拖拽即可。因为刚才确定了“从中央开始”,想画椭圆的时候将对号勾掉就可以了,尽管自行试验一下各种设定吧。
●“矩形”工具
绘制四角形的时候可以使用“矩形”工具。

……(无语,作者在紧接着下面又强调了一遍隐藏工具的事情,虽然说作者的坏话不好,但还是让我怀疑他是不是更年期……)

和“椭圆”工具一样,属性栏里有各种各样的选项,取消“从中央开始”及“保持纵横比”的对号。

画矩形时沿对角线拖拽比较方便,也是从①拖拽到②。其它同上。

使用各种辅助工具,完成草稿的整理。上图的画像因为作为参考,所以将画好的背景降低不透明度放到了画面中,请无视。
在这替作者补充一下,属性栏的“描画图形”按钮右边有一个按钮,“建立(相应图形)尺子”,当我们想画圆形或其它图形的某一部分时可以用到,最右边的按钮可以制作相应图形形状的画框。
6-3背景的描线
●徒手绘制背景(仅限于本次讲座)
整理完之后就可以对背景进行描线作业了。

就算线的粗细不一也没问题,可以增加木质房屋的质感。

主体的线条画完之后就可以进入细节部分的描绘了。

依照头脑中木头质感的印象进行细节描写,横向的直线不容易画,可以旋转画面变成纵向的直线后再画。
●质感的表现
这次背景是木质的房子,我是这样表现木头的质感的。

对细节部分投入大量精力,质感就会跃然纸上,画好主线之后就将画面放大,细节描写的时候会方便一些(对于作者时而啰嗦的讲解我也是很头大,有可能真是更年期)。

●使用“图形刷子”工具绘制叶子

建筑物和树的枝杆画好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图形刷子”工具来画叶子。在属性栏红框的位置找到“叶子2”。

之后就是尽量将树繁茂的一面表现出来的工作,也需要很多的观察和练习(感觉太难的话就从模仿开始也无所谓)。

这一格的背景大功告成。
“图形刷子”工具我们放在第8讲进行详细的阐述。
6-4便利的“矢量图层”
●矢量图层是什么?
在本讲的最后介绍一下矢量图层。
  
矢量图层是描线和直线等图形专用的图层,和光栅图层的区别是红色框子的小标识。
在矢量图层中不可以使用涂墨和铅笔工具。描线和直线工具可以使用,为什么却有这种限制?貌似不太方便,其实却有其独特的便利机能。
●消除两个交点间的连线
  
我们在矢量图层绘制一幅貌似上图的图形,使用“直线”工具或是手绘都无所谓,只要线是交叉的就行。

然后在“橡皮”工具的属性栏选择“适量用(清除到交点)”。

然后只要让橡皮接触到想擦去的线条,就会自动抹去一只到线的交点部分的整根线条。

练习抹去周围所有多出的线条。

使用这个工具的话可以擦去交叉点之间的线,当然,有很多种不同的擦法。

做到上图这步的话,就应该已经明白这个工具的用法了。
●“清除到交点”的用途
这个功能真的很有用,虽然本讲的图例中没有使用到,但是比如画大都市的高层大厦时,可以想象到时用这个工具的便利性。
虽然不能在此图层进行涂墨,但只要在它上面建一个光栅图层就可以解决了(其实,光栅图层和矢量图层可以相互转换,我替作者告诉大家。)。画很复杂的背景时大家一定要尝试一下次工具。
下一讲是如何使用3D机能使用。
PS.
小问题:这两天在实际操作中研究CS,连教程的翻译都放在一边了,不过还真发现了问题(不是CS的问题,是偶的问题)。比如我画的这张背景,虽然画的很细,但其实是在做无用功,我是将画面放了很多倍才能够画得这么细,可是真正出版的话在纸上根本看不出来,反而会觉得画面很乱(因为远景处理得太细了,修改方法也很简单,用CS在远景部分贴白网应该有一定效果),所以建议大家不要画到一半的时候才发现这个问题。话说回来,虽然CS有很多实用的功能,但画这种复杂的东西的话,还是手绘会更快一点,总之是各有利弊滴。

续小问题,试了一下光栅转换矢量图层,转换之后画面有一些形变,原来的某些直线竟然变成了弯弯曲曲的线,而且转换了几次,形变的位置和程度均不同,接着试了一下矢量图层专用的“清除到交点”橡皮工具,在太细的线条上使用似乎不是很准确,经常整条线越过交点删除。最郁闷的是将矢量图层转换为原来的光栅图层,那些被强制变形的线条竟然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模样,看来我高估这个功能了,所以如果需要在矢量图层作修改的话,转换矢量图层是应该保留原图层,在矢量图层修改完之后将除修改之外的地方全部清除,光栅化之后和原光栅图层合并也许是最好的办法。

TOP


7-1 读入3D文件
●使用3DCG
现在的电影和游戏中都包含了大量的3DCG,CS也不例外包含了3D技术用于漫画原稿的制作。
例画的原稿中第一页第四格就使用了3D技术来协助绘制房间的场景。打开原稿的文件,找到“下描きフォルダ”中叫做的“3Dワークスペース”图层,我们就可以直观的看到。(这是下载地址,因为疏忽一直没有贴出原稿文件的链接http://www.comicstudio.net/cs40/lecture/kuma/sample/sampledata/kuma_sample.exe下载后安装即可。)

在草稿中,有一个地方稍微有点与众不同的氛围,这就是使用3D机能制作的东西。3D只是ComicStudioPro 4.0和EX以上版本搭载的机能。

使用3D草稿功能可以简单的话出立体感强且透视准确的背景和道具,是很好的帮手,在本讲中就介绍一下使用3D机能绘制背景的方法。
7-2 3DCG通过滑动条操作
●试用3D机能
在工具栏的红框位置就是“3D框架”工具。

选取工具后只要用它划出一个区域的话,3D的素材就可以经过选择出现在框内,框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调节。

像上图那样,用它划出一块比画框稍大一点的区域。
区域划好之后就会弹出属性栏对话框。在对话框的左上角有“导入”的按钮,点击,下面简称刚才打开的对话框为素材库。

素材库打开后,我们在“3D素材”的“vol15_住宅?建筑物”的文件夹中找到“住宅内部”-“起居间”(不知道是汉化的原因还是素材库部全的原因,我是没有找到作者所说的位置,呵呵,算了,不必在意,谁找到了告诉我一声)。

选择名为“living01(c).lwo”的文件,右边可以预览,点击确定或者双击打开文件。完全照搬3D素材?不是,只是选择一个可以利用的参照物而已。

这样就有一个3D画面显现出来了,属性栏里显示出的是刚才选择文件的名字。首先单击文件名上面的“照相机”,然后将“旋转”-“垂直”的滑动条向右移动一点试一下。
可以感觉到画面上的3D图像在旋转的话就应该明白一点了吧。

这次将“水平”的滑动条向左移动一点试试,和草稿中描绘的房间角度一样了的话就OK。因为人物的草稿也能看见,所以要让它们相互很好的拼合在一起。最初做不好没关系,慢慢习惯了就没问题了。

使用3D机能时需要注意的是属性栏里面的“照相机”。这个“照相机”被选择时仿佛自己就变成了一个摄影师,可以将这个假想的3D空间随意的移动旋转,虽然物体也是在动,但只是跟随着空间在动而已,如果在同一个框架内导入多个物体时就麻烦了。
点击“living01(c).lwo”的话则是选择了这个3D空间内的物体,移动的也只是物体,这两个概念搞清楚是很重要的(其实我也是在翻译的同时边看才搞明白的……)。
[括号内原应是作者的一段废话,意思大概就是……算了,不说也罢,废品收购站都不收的废话(作者呀,不要恨偶),弄懂上面的两个概念就足够了。]
7-3 手动操作照相机
●使用“3D选择”工具

实际上使用“3D框架”工具将范围制定后就自动由“3D框架”工具转换到“3D选择”工具了,因为一旦框架做成后,后面的工作就都是3D的实际操作了。

双击“3D选择”工具可以调出其属性栏对话框,细分为“移动”、“旋转”、“缩放”三个选项。(这三个选项也一样适用刚才的两个概念,都可以针对“空间”和“物体”做出反应。想调整物体时只要用鼠标点中物体,然后所作的动作就都是针对物体的;调整空间时也是只要在代表地面的栅格上点一下即可)
●移动

选择“移动”,拖动画面,就可以移动画面。
●旋转

拖动画面就可以左右旋转画面。

当然也可以上下旋转。
●缩放

按住鼠标向上移动就是放大,向下就是缩小。
7-4 手动操作物体
●拖拽物体
前面介绍了操作“照相机”,这次则是关于物体的控制。
●移动

点中物体,就可以移动物体的位置
●旋转

左右上下旋转物体
●缩放

放大缩小则是点中物体后不管向哪个方向移动都可以实现放大缩小,方法是离中心点越近就越缩小,越远的话就越放大。
●3D控制器

(呀嗬,忘裁剪了……算了,懒得改。另外因为我找不到作者所说的文件,所以随便找了个巴士代替,不要产生疑问就好)
选取物体的时候物体表明会出现3D控制器,可以对物体进行更细微一点的调节。熟悉大概操作的话可以挑战一下3D控制器(有啥好挑战的?)。
另外,有个更简单的操纵方法,如下图:

按住蓝色的十字可以操纵空间,红色的可以操纵物体。
7-5 从草稿到描线
●收藏到图层文件夹

用3D机能制作的草稿(“用3D机能制作的草稿”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将3D素材导入,调整好位置后直接就作为草稿使用了,也就是说3D物体等同于手绘的草稿)位于名为“3D工作区”的图层文件夹内,点击这个图层的话就可以对3D物体做出调整。
●彻底完成草稿

设定好3D物体的位置等后,在它上面建立一个新图层后就可以直接描线了,当然也可以选择先打一遍草稿再描。

细致描画时不要在意是否和3D素材是否完全符合,将它描绘成自己想象的样子才最终要,因为他必定只是一个辅助工具。

人物存在的地方的沙发可以省略不画。

画这种很难的视角时3D工具就可以发挥它的实力了。虽然用相机进行拍摄也不是不可取,只是很费力而已。
●最初开始就准备了……
(废话一堆,就是希望大家多多使用3D工具的意思。)
(作者在这里介绍的机能都是3D工具最最基本的机能,要想完全驾驭它的话如果没有一点使用3D软件的经验的话只有经过大量的摸索和练习,也许全部翻译完之后我会针对3D机能做一个详细讲解,使用它画一些背景及交通工具还是很爽的说。)
关于3D机能就说这么多,下一讲估计就是大家最感兴趣的贴网点的方法了,连着两讲都是和网点纸有关的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omicStudio教室(四)
Comic Studio入门教程第五讲选区与强大的图层
不用学画画 真人照片也能转手绘卡通
几何画板5.0 记录窗口怎样打开
6个优秀的网站:在线思维导图_Office 真想皈依佛门!
初学工笔画常用工具!(魏衍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