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乳腺癌首次放疗有望缩短至十五分钟

医工联手打造全球首个“一站式”放疗方案,癌症患者从数日多次缩短到23分钟完成放疗,2021年4月13日,澎湃新闻记者前去探访。澎湃新闻记者陈斯斯、剪辑彭友琦

  医疗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为患者缩短看病时间。在上海,首次放疗患者治疗不必奔波于多个场所,在一张治疗床上即可完成放疗全流程。

  “如果是传统放疗的话,至少等好多天甚至半个月以上才能开展,没想到在这套机器上,只需要23分钟,定位、放疗就都做完了,大大节省了看病的时间。”4月13日,30多岁的肠癌患者张先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预约中心。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陈斯斯图

  当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获悉,该院放射治疗中心与联影公司携手打造了全球首个“一站式”放疗方案,让第一次接受放疗的癌症患者,在同一套机器上就可以完成放疗模拟定位、影像采集、靶区勾画、制作计划、复位、计划质控和拍摄验证片、正式放疗8个流程。

  以往从放疗模拟定位到正式放疗之前的7个环节,平均需等待3~15天左右,现在患者只需像张先生一样,23分钟即可“走完”放疗全流程,大大缩短放疗患者在正式放疗前的等候时间,以及多次来回奔波之苦。

  医院放射治疗中心主任章真教授介绍,放射治疗利用射线的电离辐射作用,来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是恶性肿瘤的核心治疗手段之一。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其整个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接受放疗,放疗也被患者通俗地称作“照光”。肠癌患者张先生为首次放疗患者,在23分钟内完成放疗全流程。

肠癌患者张先生为首次放疗患者,在23分钟内完成放疗全流程。

  “在传统放疗中,癌症患者首次到放射治疗科就诊,至少等上1~4周,才能做完一整套检查,要跑好多次,对于我们癌症患者来说,很担心这样的检查,会耽误我们的病情。”肠癌患者张先生说。

  为何放疗需要等那么久?章真坦言,放射治疗需要多位不同专业方向的人员紧密配合,参加的专业人员有医生、护士、物理师、剂量师、技师、加速器工程师、软件和网络工程等。

  癌症患者首次到放射治疗科就诊,需要经过制作体模、模拟定位、影像采集、靶区勾画、制作计划、复位、计划质控、拍摄验证片8大步骤后,各个步骤常常在不同空间进行,专业人员要分批参与,由此导致了较长的等候时间,通常需要数天甚至更久。放射治疗需要多位不同专业方向的人员紧密配合,参加的专业人员有医生、护士、物理师、剂量师、技师、加速器工程师、软件和网络工程等。

放射治疗需要多位不同专业方向的人员紧密配合,参加的专业人员有医生、护士、物理师、剂量师、技师、加速器工程师、软件和网络工程等。

  为减少患者治疗等候时间,尤其是对一些“等不起的患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团队从2016年,就开始通过流程梳理和人工智能研究,破解这一难题。

  医院方面透露,两年前,医院放疗中心联合医疗设备公司联影推出的世界首台一体化CT-linac,这种设备将模拟定位CT与放射治疗合二为一,首次放疗患者治疗不必奔波于多个场所,在一张治疗床上即可完成放疗全流程。

  与此同时,医院放射治疗中心物理师团队也同时研发了放疗靶区智能勾划技术和自动计划技术,通过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使得原本耗时数小时才能完成1~2个患者靶区勾画与计划的工作,现在仅需几分钟内便可完成,大幅提升了放疗效率。

  基于上述两项优势技术,章真提出了“All-In-One”(智极一站式放疗)方案,由多个专业人员协同,在同一个空间完成计划制定和治疗,将各个环节之间的等候时间大大压缩。

  章真表示,下一步,团队将以放疗全流程15分钟为目标,持续缩短首次放疗患者的等候时间,除了肠癌患者外,近期还会针对乳腺癌、鼻咽癌等病种开展相应的临床技术研究以及应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一代“质子刀”武汉安家 45吨质子核心部件精准入座 每年可服务1500名癌症患者
科普 | 原来放疗是这样的 看完才恍然大悟(附视频)
(视频大咖讲肺癌)---肺癌治疗现代无创放射治疗技术全方位对抗肿瘤!
图说【放疗】的真相,从此不再害怕
三分钟知道癌症治疗最佳方法:放疗篇
头颈部癌症患者放射治疗期间营养相关症状与去脂体重变化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