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送别陈祥麟,他曾两次领导上汽工作


又一位老汽车人离开了我们。

 

2023年2月19日23时1分,原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陈祥麟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中山医院逝世,享年80岁。4天后,2月23日上午11时30分,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归源厅举行。

 

“他(陈祥麟)为人低调和蔼,工作稳扎稳打,深受员工们喜欢。”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汽大众原总经理王荣钧告诉帮宁工作室,尤其是,上海大众成立伊始,在跟上海汽车厂分家时,他在中外双方之间做了很多协调工作,令德方非常满意。

 

1944年10月,陈祥麟在上海出生,1967年9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计算专业,进入上海东海阀门厂工作,先后担任办事员、生产组组长、副厂长、厂长。

 

担任厂长期间,他主持制订并实施以技术促进生产的规划方案,推动东海阀门厂从一个生产落后的企业,一跃成为全国生产气体钢瓶阀质量较好的专业厂。


1983年8月,陈祥麟担任上海市机电一局副局长。1986年12月至1995年8月,先后担任上海市计划委员会主任、市政府和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研究室主任、上海市海外公司总经理。

 

陈祥麟曾两次领导上汽工作。第一次是从1984年7月到1986年12月,担任上海汽车拖拉机工业联营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此间,他参与领导上海大众(后改名为上汽大众)合资项目从谈判后期到签约成立,再到成立初期建设过程,以及桑塔纳国产化早期工作,为促进上海大众健康发展,造就一批高水平的零部件企业,乃至上海汽车工业建立一个完整的轿车工业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5年11月,陈祥麟在接受上海党史网口述访谈时,曾回忆上汽大众成立初期,最紧迫的任务是闯过财力、人力和场地等3道难关。

 

对于财力难关,1985年全国计划工作会议期间,陈祥麟专门写信给时任上海市市长江泽民,向他汇报上海大众建设情况,以及存在的技改指标、贷款额度和外汇“三个不落实”问题。后经专题会议研究和多方协调,这3个问题逐一得到解决。

 

对于人力难关,上汽积极争取行业主管部门、上海市和各方支持。

 

在汽车行业专家级人才方面,江泽民曾写信给时任中汽公司总经理陈祖涛,希望得到支持。经过协调,调时任湖北省机械设备成套局局长王荣钧任上汽大众总经理;调二汽(东风公司前身)规划专家刘炎生和发动机专家顾永生,分别担任上汽大众规划管理部经理和发动机厂厂长;调一汽底盘专家王祎垂担任上汽大众产品工程部经理,负责零部件国产化工作。

 

在专业人才方面,江泽民特批200户上海户籍额度,通过公开招聘,吸纳全国各地人才到上汽大众工作。

 

在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方面,上海市工业党委、经委、人事局联合召开支援上海大众建设人才调配现场会,得到机电、仪表、轻工等十多个工业局的支持,确保上汽大众初期建设所需。

 

对于场地难关,合资合同约定,上汽大众第一期技术改造工程要利用上海汽车厂场地,后者必须在18个月内迁出。上海市计委原本打算将上海汽车厂设备搬到5703厂,生产0.5吨小卡车,但未能落实。

 

这种背景下,上汽集团决定与嘉定县(现在的嘉定区)合作,用上海汽车厂的设备和嘉定县新造厂房,进行国有集体联营。上汽集团和嘉定成立上海汽车联营厂筹建小组,于1986年3月完成“倒瓶子”工程,保证完成上海汽车厂搬迁和当年产出的艰巨任务。

 

第二次是1995年8月,陈祥麟调回上汽,担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上海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提出,在全行业开展“找差距、拓市场,上规模、上开发、上管理、下成本”活动,以国内外一流水平的同行为赶超对象,苦练内功,取得不错的效果。


 20世纪90年代上海通用项目谈判
除推动上汽大众桑塔纳率先形成年产30万辆能力外,陈祥麟还参与谋划、领导上海通用(后改名为上汽通用)汽车项目的筹备、建设和发展。1998年底,别克新世纪下线,1999年4月实现量产,第一年国产化率就达到56.76%。

陈祥麟曾谈到上海通用汽车项目既是上海改革开放20周年的标志性工程,又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标志性工程。通过引进消化先进技术,带动国内轿车制造技术和产品水平的提升,开始实现中国轿车制造“与世界同步”。


他说,上海通用汽车建成一年多时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对严峻挑战,上汽开始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战略,其中特别重要的举措就是与美国通用汽车在全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携手参与中国汽车工业战略重组,上海通用汽车由此走出上海。


2003年4月,烟台建成第一个沪外基地上海通用汽车东岳有限公司;2004年8月,在沈阳建成第二个沪外基地上海通用汽车北盛有限公司。2002 年销量突破10万辆,2003年和2005年再上20万辆和30万辆台阶,成为当时中国轿车销量增长最快和最多的汽车公司,有力支撑上汽集团做大规模。

 

“上汽通用项目对上海乃至国内汽车工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1月,陈祥麟在接受澎湃新闻口述访谈时总结道,“通过中外合资方式,我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及国产化攻关,加速国内汽车工业技术进步,带动国内汽车工业体系整体制造技术和产品水平的大跨越,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促进我国汽车产业升级。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是提高零部件国产化水平,另一方面是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1995年10月30日,上海通用汽车项目签署基础协议

1999年7月至2006年7月,陈祥麟担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参与领导上汽集团股份化改革,及国家级大集团和世界500强企业建设。

 

此间,他以“狠降成本、全面创新”为主题开拓市场,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新经验和新方法,先后组织交流推广上海通用全球采购、上海小糸改善活动等管理经验,促进上汽集团经济任务的完成和管理能级的提升。

 

同时,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管理机制,建立国内外培训基地,形成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加快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步伐。


2008年8月,陈祥麟退休。

 

作为上海市汽车工业的开拓者、建设者,以及把上汽集团各项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引领者,陈祥麟从不以功自居。他经常说:“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上汽能够不断取得新发展、新成就,是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不懈努力的结果。”

 

他希望大家在发展顺利时,保持一份足够的清醒;在遇到困难时,更要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胜不骄、败不馁,以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精神,为推动上汽转型发展而努力。

 

给波澜壮阔的中国汽车工业留一份历史底稿,是帮宁工作室坚持口述历史的初衷。陈祥麟生前曾接受过帮宁工作室口述访谈,近两个小时中,他讲述了职业生涯的前半段。彼时和他约定,再找时日完成长篇口述访谈。不料,这一别,就是永别。

 

斯人已去,我们谨以这些文字,向他送别。


(部分图片来源于“上海汽车报天天看”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大众汽车12月7日正式更名
'上海大众'更名为'上汽大众'
不满足于做“加工车间”的上汽
“守门员”陈虹 | 汽车人的本命年
【图】大众,通用,五菱,荣威,MG,奇瑞与上海汽车的关系
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突破1364万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