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文帝送了一个太监中行说去匈奴,造就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汉奸!

历史很繁,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要说这冒顿单于,还真是厉害,等到吕太后撒手西去,汉文帝继位的时候,他还在统治匈奴。汉文帝继位之后,继续执行先辈们的和亲政策,想和匈奴人守着边界好好过日子,可匈奴人没有让他如愿。

汉文帝继位的第三年,匈奴的右贤王率军到大汉地盘骚扰抢掠,这一段我们再前面也讲过,汉文帝很生气,派丞相灌婴率领八万大军,去驱赶匈奴人,自己还亲临太原,作为后援部队。后来灌婴赶跑了右贤王的军队,正好济北王造反,汉文帝就返回京师,撤回了灌婴的军队。当时匈奴作为配角,没有过多出镜,现在作为男一号了,我们把当时的事情详细描述一下。

匈奴被赶跑的第二年,冒顿单于给汉文帝来了一封信,大意如下:

天所立匈奴大单于给皇帝请安了,您好,之前我们两家一直在和亲,日子都很太平,可不知怎么的,汉朝边境的官吏,侮辱了我们的右贤王。当然了,右贤王也不对,他不该不经过我的同意,在别人的挑唆下擅自出兵,现在这个事情弄的我们两家很不开心,为了给您消气,我已经惩罚了右贤王,让他带兵去西方攻打月氏国了。老天保佑,他干的不错,已经大获全胜,把月氏彻底平定了。

到目前为止,楼兰、乌孙、呼揭等等二十六个国家都已经是匈奴的地盘了,现在北方已经统一,各个游牧民族已经成了一家,大家也都想休息休息,不要再打仗了。要不然这样,我们还是回到从前的模样,恢复之前的合约,让匈汉两族永远友好下去,不知皇帝意下如何。

对了,我派人带去了一些礼物,有骆驼一匹,骏马两匹,还有八匹拉车的马,请务必收下。如果皇帝不想让我们再靠近边境,您给个话,我马上就让我的臣民们远离边境,请让我的使者早点回来,我等着您的吩咐。

汉文帝读完了书信,就和大臣们商量,大家讨论一下,对这个匈奴,究竟是应该和亲哪,还是应该出兵哪?

其实大家都明白皇帝的心思,纷纷表示,陛下,书信里写的多明白啊,人家现在平定了月氏,统一了北方,正是在势头上,我们还是避其锋芒的好。再说了,匈奴人住的都是些破烂盐碱地,就算抢过来,我们也不能住,还是和亲吧。汉文帝点了点头,决定和匈奴继续和亲。

既然已经同意和亲了,那就给人家回一封信吧,汉文帝叫人好好的措辞一番,书信大意如下:

汉朝皇帝问匈奴大单于平安,你的信我收到了,很好。你说希望两家能重修旧好世代和睦,我也是这么想的。不但是我,我们汉朝历来都是这样的态度,之前我们一直都是有厚礼相送,造成我们关系紧张,主要责任都在你们匈奴啊。

右贤王的事情,过去也就过去了,你也不要太责备他。如果大单于能像信里说的那样,督促下属和子民遵守盟约,我感激不尽。对了,听使者说大单于经常亲自上阵杀敌,十分的辛苦,我准备了一些精美的衣服,送于大单于。

不知道是汉文帝的礼物过于贵重,还是别的原因,这冒顿单于还没有把衣服穿旧,就死掉了。不少人都对冒顿单于很有兴趣,这里就简单的总结一下吧。

冒顿,本为太子之身,却被老爹陷害,偷得宝马一匹,方能逃脱虎穴,之后隐忍磨练,杀父继承大位。匈奴东胡月氏,三足鼎立北方,冒顿一一击破,北方得以一统,面对南方强汉,一则围困高祖,二则羞辱吕后,三则恐吓文帝。匈奴冒顿单于,北方枭雄之祖。

冒顿死后,他的儿子继位,就是老上单于。为了维持匈汉关系,汉文帝找了个皇族女儿,当做公主去和老上单于和亲,随行的还有一个叫中行说宦官。请大家记住这个名字,这中行说也不想去匈奴,别说水土不服,连个认识的人都没有啊,可他一个小小的宦官,那里能反抗的过皇帝。临走之前中行说怨恨的告诉大汉,这是你们逼我的,等到了匈奴,我一定要你们好看。

中行说说到做到,到了匈奴以后,马上就投靠了老上单于,尽心尽力为匈奴出谋划策。我们前面说过,汉朝和匈奴和亲,不但给人家送去媳妇,还送去其他东西,吃的穿的和用的。对于穿动物皮、吃动物肉、喝动物奶的匈奴人来说,汉族人的丝绵衣服和五谷杂粮,还是很新鲜的,他们都很喜欢,老上单于也不例外。

面对这种情况,中行说勇敢的站了出来,他告诉老上单于,老大,我们匈奴的地盘,没有汉朝一个郡大,可还能让他们这么害怕我们,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生活习惯和他们不一样。如果您带头改变习惯,转而喜欢汉族的东西,那可就危险了,他们汉朝可以用不到全国十分之二的的东西,就把我们匈奴人变的和他们一样。

听中行说这么一说,老上单于吓得出了一身的冷汗,这样啊,我一个人倒还好说,可现在大伙都喜欢上了,这可如何是好?

中行说皱起半边脸,笑了。这个好办,您让大伙穿上汉朝的丝绵衣服,去野草里跑,用不了多久衣服就会被刮破,大家就都明白丝绵和毡裘的区别了。至于吃的嘛,您把汉朝送来的粮食,都扔到野外去,大伙自然就明白,匈奴人还是应该吃肉食和奶酪的。

老上单于一一照办,奏效之后,就更信任中行说了。从汉朝的小太监,变成了匈奴的军师,中行说受到了极大的鼓励,干劲越来越足,他开始教单于身边的人写字算数,用来统计匈奴的人口和牲畜,用汉族人的知识,来提高匈奴人的文明水平,他还开始指导老上单于给汉朝皇帝写信。

你们来信用一尺一寸的木简,我的回信就用一尺二寸的木简,你们的开头是,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平安,我的开头就是,天地所生日月所养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中行说越来越把自己当匈奴人了,他甚至有点容不得别人说匈奴的不好。

汉朝的一些使者和中行说在一起聊天,他们觉得匈奴人的风俗不好,特别是轻视老年人这一点,中行说不高兴了,他反问道,你们汉朝人,对于那些要应征入伍去边塞守卫的人,他们的父母,难道不会拿出暖和衣服和美食来给他们吗?

这汉朝使者被问的一愣,是啊,就是这样做的。

中行说又皱起了半边脸,对于匈奴人来说,行军打仗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老年人体弱不能参加战斗,所以他们才会把好吃好穿的让给壮年人,这样才能保卫到自己,你凭什么说,这是轻视老年人?

汉朝使者不由得重新打量起了中行说,这家伙从穿着到气味,分明已经是一个匈奴人了,不由得有些气恼,继续发问,你们匈奴人,老爹死了儿子可以娶自己的后妈,兄弟死了活着的人可以娶他的妻子,而且没有穿着讲究,甚至朝廷之上都不讲礼仪,这又怎么解释?

听汉朝使者这么问,中行说哈哈大笑,匈奴人的习俗,就是吃牲畜的肉,喝牲畜的奶,穿牲畜的皮毛,牲畜需要吃草喝水,就要随水草迁移,这一切都很简单。匈奴人行事也同样简单,君臣关系也不复杂,所以他们才能长长久久,立于不败之地。

匈奴人父兄死了,他们的儿子和兄弟娶他们的妻子,那是防止本族后续无人。虽说这样的婚姻关系比较混乱,但是他们保证了血统的纯正。

说到这里,中行说用眼睛斜了斜汉朝使者,接着说道:

你们汉族人,虽说不娶自己父兄的老婆,可血缘关系淡薄,亲情味越来越淡,甚至互相杀戮,导致灭家灭族,这我可没看出好在哪里。至于你说的那些礼仪,我看你们坏就坏在礼仪上了,为了礼仪你们上下辈之间地位不平等,为了礼仪你们浪费人力物力修建宫殿,虽说你们会种粮种桑,能自做吃穿,虽说你们修建城池,能防御外敌,可就是因为这些,你们在情况紧急的时候不会战斗,在平时又被辛苦的劳作拖累。

哎,你们这些住在石头房子里的可怜虫啊,还是省省吧。就不要显摆你们的好衣服了,光戴着高帽子显得高贵,有什么鸟用啊?

哎呀呀,这个中行说口才真是好啊,当初当太监实在太屈才了,这汉朝的使者根本就说不过他。因为总是在口舌上占上风,中行说已经厌烦了这种游戏,日后要是有汉朝使者想和他辩论,他就是一句话,对不起,请不要废话了,你们汉朝只需要记住,按时给我们送东西就行了。不过东西的质量一定要保证,要是被我查出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我大匈奴的骑兵可不是吃素的。

就这样,中行说对匈奴的归属感越来越强,起早贪黑的琢磨对付汉朝的办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瓶中史话】大汉双星与汉匈战争(7)·几度胡骑入汉边
贰臣传系列:西汉中行说叛汉投匈奴,这个太监的心里其实很苦
西汉前期的和亲政策非常屈辱,为什么却坚持了六十多年?
匈奴列传(三)
匈奴列传
(2)好人也有脾气:不喜打仗的汉文帝为何也曾与匈奴对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