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1年第137篇:读文随笔∣议论性文章的写作教学价值与内容

议论性文章的写作教学价值与内容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第6期发表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李煜晖老师的论文《说理与思辨:议论性文章写作教学价值与内容新探》。所谓“议论性文章”,不完全等同于通俗意义上的“议论文”,而是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的18个任务群中涉及的读书报告、调查报告、时事评论、学术论文等包含在内。应该说,这是一道“老题”,但作者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说理能力,围绕“议论性文章写作教学价值究竟是什么”和“议论性文章写作教学应该教什么”两大问题,将过去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一篇理论性强、综合性强的“大论文”。阅读这样的论文,既要把握其内容层面的要点,也要把握其结构、思维、写法等方面的经验。

首先,作者对当前议论性文章写作教学的困境进行了梳理。这种困境的突出表现就是只关注作品外在的体式特征,只从章法结构、选才用才、文采词藻等方面组织教学内容。过去流行的那种靠大量哲人名言以显示博学的、靠堆砌辞藻以显示才华的文章,现在越来越受到教师冷静的审视,其代表就是某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乍一看很有哲理,细一读无非是堆砌术语和辞藻。不过我相信出现这样的作文,不完全是考生的错,或许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导向以及评价标准出了问题,给这类作文可乘之机。议论性文章的写作,固然要讲究章法结构、写作素材以及语言,但章法结构应随着写作内容的不同而变化,写作素材数量不能是衡量议论文质量的标准,华丽辞藻的作用在于说理沟通,而不纯粹是修辞价值。而议论文写作教学的主要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而且是公共说理能力。

“说理”,就是揭示和阐释事物内在的因果联系,或者辨析和判断事物的是非得失。以前我读过徐贲老师的《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近期也阅读了陈嘉映先生的《说理》,这些都是公共说理的理论性著作。在作者看来,“理”就是事物或事情的道理,就是客观规律,“说”是主观的言语活动,“说理”就是用言语来论证、说明某种道理,判断某种价值。议论性文章的本职工作就是说理,这也是这类文章的灵魂。或者说,说理是议论性文章的“纲”,而章法结构、素材、语言之类的,只是“目”,“纲举”才能“目张”。抛开说理这一核心要素,只在细节的“目”上发力,这样的教学无异于舍本逐末。从教学的角度看,“说理”和“议论性文章”的互动关系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为教会学生说理,从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上看,最合适的渠道是议论性文章写作。说明性文章着眼于“用”,所要说的“事理”也不是社会与人生之理;记叙性文章着眼于“叙”,虽然结尾也会揭示某一事件的道理,但这种道理针对的仅仅是“这一件事”,而不能作为公共说理的案例。其次,要提升学生议论性文章写作水平,最合宜的文体功能和教学价值定位就是说理。可惜的是,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思维,即高中学生写议论文,初中学生写记叙文。说理能力也是初中学生需要掌握与提升的,不能将说理能力的培养完全推给高中教育。不过令人欣喜的是,纵观2021年的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议论性文章的写作题目大量出现,一些“文体不限”的题目,也给议论文写作留下了一定的空间。也希望在教学中,教师能够重视议论性文章的教学,适度引导学生写作议论性文章。

议论性文章写作教学的内容是什么呢?作者认为是“思辨”。“说理”必须“慎思明辨”,“思辨”成为概括议论性文章写作思维与表达机制的关键词,也是议论性文章写作教学最应关注的内容。我原来在高中时,在这方面做过一些努力,写过几篇不成熟的文章,遗憾就是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作者综合了西方思维品质、思维能力发展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中国传统写作观,认为议论性文章写作的概念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

一是“形式逻辑”。形式逻辑也称为“普通逻辑”,是一门比较复杂高深的学科。我读了基本有关逻辑学的著作后,感觉所掌握的仍是皮毛,对于形式推理的规则、表达式等简直是一窍不通。那对于学生而言,自然也不要求从专业的角度掌握推理的复杂规则,而是普及一些说理的基本通则。例如议论性文章的写作离不开概念,作文题目中给出了某个概念,但这个概念比较宏大,不可能全部落实在文章中,那就需要对概念进行界定和说明;再比如判断某种价值与联系,就需要对事物的属性、特征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方向性或结论性的评价。除此之外,还有推理的一般规律,也需要适当了解。

二是“辩证分析”,即从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学生写作议论文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单一化的思维,认准一个道理后,就用大量的事实、名言对该道理进行论证,但实际上这种道理并不是绝对的,是有适用范围的,例如“失败是成功之母”等。作者引用余党绪老师的一些观点,认为要掌握系统而明确的分析方法,首先要将人文精神作为辩证分析的立论基础,其次要利用“范畴思维”,从材料中提取“对举概念”,三是鼓励学生用包容、理性的态度,通过多元对话的方式,陈述不同的观点并进行评估和权衡。

三是“批判性思维”。这也是很多教师耳熟能详的概念。作者认为,把批判性思维引入议论性文章,首先要强调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开展自我反思,对头脑中的固有概念、经验进行审视,打破自以为是的“执念”;其次是强调学生始终保持批判者的姿态,时刻以“公正之心”评判问题。此外,也有教师针对命题特点和学生分析材料时的思维误区,提出了利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材料的具体策略,例如“警惕思维陷阱”包括“事实陷阱”“价值陷阱”“格言陷阱”“隐喻陷阱”“升华陷阱”等。当然,这些内容在高中学段更有发挥作用的空间,初中学生需要掌握的是说理的基本知识与规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煜晖 | 说理与思辨:议论性文章写作教学价值与内容新探
高考议论文的结构思路备考复习方法探究
语文教学:高中必修五写作《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教案
师说 | 余党绪:说理与思辨——重新审视议论文写作教学(上)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指导——以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为例
写作教学应以议论文为重点——试论写作教学的文体次序 潘新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