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赵肖∣仰望着,追赶着

仰望着,追赶着

中山市远洋学校∣赵肖

加入写作组的第一个年头即将结束,犹记得去年五月,忐忑不安地加入这个神秘组织,七月份信心满满的开启写作读书之路,八月底突然被安排临时接毕业班时焦躁的写作,到现在走完整整一期。不禁在脑中反复思索,这一年的写作之路你收获了什么?对自己满意吗?

仰望团队,追赶着他们的自律精神。

团队成员的自律从高标准要求开始每月一篇论文,每月至少一篇随笔,如果以外人的眼光来看,确实是不少的任务量。加入写作组之后,我才知道,如果合理规划,把任务分解成每周的分量,一步步来,就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更有厉害的成员,早早完成了既定任务,随笔篇数已是我的两倍。你总能从他们的文章中读书对课堂的思考、对理论的研究、对教育的热爱、对完美的追求。跟随张若男老师学习写作有段时间了,每个月固定通话指导我的论文,每一次的交流都让我对她的崇拜加深了一点。对理论的深入思考、对文笔极致精炼的追求、活泼灵动的教学方法……无一不是值得我学习的优点,而这结果背后,源于张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左传·哀公十六年》中鲁哀公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若男老师也是我自律的榜样。

团队成员的自律也表现在真诚的利他主义。每次的论文研磨都会分小组进行打磨,每位成员都会提前阅读大家的论文,然后在上面标注自己的意见,小到标点符号、语句通顺程度、大到行文逻辑、理论支撑是否合适等,做足了准备。等到真正讨论的时候,各位老师又很真诚、实在的提出各种自己的意见。每一次的研磨就像回到了学生时代,整个下午,充实且愉悦。

团队成员的自律更表现在润物细无声的关怀。陈姗姗老师负责统计我们的读书打卡情况,虽然很早听过勤奋达人姗姗姐的大名,但这次打卡还是我们的初次接触呢。而我能从每一个细微的举动中感受到她对晚辈们的关怀。鉴于大家工作繁忙,她把每月的打卡由15次减为10次。对于我这种新手老师,经常因忙于加班处理各种琐事而来不及打卡,没有严厉的苛责,没有连环夺命催,只有每月10号、20号、30号固定而温柔的提醒,为鼓励成员坚持而不时冒出来的点赞。团队的领头羊,郭哥,也是这样一个时时关注成员的暖心大哥。有时候真的很好奇,郭哥是怎样管理时间的,自己阅读写作已经够忙了,还要时刻警惕我们松懈,具体当跟进每个成员的任务完成情况。前不久,粗枝大条的我以为跟乙方讨论完论文框架后就不用再群里向郭哥汇报了,只要拿出最后的成文就行。没想到论文研磨完我就接到了郭哥在群里对我的“问候”:“没有跟乙方研讨就写论文的话下个月就解除关系”。看到消息的那一刻瞬间傻掉,立刻有一种被老师当着全班批评的尴尬感。这次特别的艾特至少会让我一段时间惊魂未定,更认真地对待团队的任务。郭哥虽然表面严厉、要求很高,但我们都能感受到这背后那颗温暖的心。昨天郭哥在群里说:“先确保身心健康,再保障家庭幸福,然后进行专业发展。不要让专业成长建立在牺牲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的基础之上”,语气虽依然严厉,但无不透露着关心和爱护。

仰望书本,追赶着书中的深度思考能力。

写作源于积累,没有丰厚的知识和理论背景,不可能写出有深度的文章。所以第四期开班的时候郭哥就为我们列了必读书目,也布置了读书打卡任务。从没好好钻研过教育学的我也开始阅读这些理论。《有效教学》读了两遍,很多工作中的疑惑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但是理论部分还是重在实践,仍待在教学中继续探索。钟启泉教授的《读懂课堂》、《课堂研究》、《课堂转型》三部曲,让我对课堂有了新的认识,怎样立足课堂做一个反思性实践者。此外,教学中也有很多疑惑,迫使我不断地向专业书求助。这学期阅读了《毛泽东传》、《一本书读完中国史》、《一本书读完世界史》,开始订购、系统阅读学科类期刊,了解目前研究的前沿。唯一遗憾的是,《教育心理学》这本大部头没有啃完,看了一小半,半途而废了,希望等到时间充足的时候可以重新拾起。

在阅读中收获最大的还是深度思考的能力。一开始读这些教育学理论和教育时评,总是被教授们带着走,不假思索地接受他的观点。比如说,钟启泉教授在《读懂课堂》中大肆批评了分层教学、微课这种做法,初读之后很容易被教授说服。但是细细思考,分层教学真悖教育公平吗?微课真的没有可取之处吗?想必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仰望生活,追赶着成为一个充满热情的人。

加入写作组,身边有这群优秀的老师们,不自觉中我的眼界更加宽广,更喜欢关注各种网络讲座,学习的积极性更高,看待工作上的困难也积极了不少。四年前,刚刚毕业时,我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但是经过社会的不断敲打,理想课堂构建与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班主任的工作的琐碎与无奈,无不让我生出许多抱怨。去年开学被通知接手年级出名的“差班”,纪律乱糟糟,作业收不齐,一度令我觉得很崩溃。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喜欢看团队成员写的随笔,也追随着他们的阅读轨迹在书中寻求答案,就这样读着读着,结合之前的带班经验,想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治班策略,带领着这个班一点一点地进步,孩子们和我都越来越积极向上。工作之余,经常被团队成员的朋友圈治愈着,美食、美景、遛娃,老师们虽然很忙,但依然能量满满的寻找生活的亮点。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我愿意这样热情洋溢,向阳生长。

在团队中成长的这一年,最让我纠结的是论文的撰写,虽然看了很多文献,但每次都有一种很匆忙的感觉。根据个人情况,仔细反思,相对团队提出如下两个建议:第一,论文汇报机制更加细化点。可以像读书打卡一样,10号沟通一次,20号沟通一次,更有利于加快写作步伐。我常常没有时间观念,从月初看文献到月尾依然很难下笔,如果中途跟乙方沟通的次数多一点也不至于一直混沌。当然了,如果没有这种机制,接下来我也要改变自己写作的节奏。第二,研磨小组规模是否可以缩小点,以加深对单篇论文的讨论深度。现有的小组大概以七人为单位,我们每次讨论的时间大致为两小时左右,每位成员论文的讨论时间大概为15分钟左右,看起来足够,但是因为事前要看七篇,迫于时间压力,我常常是囫囵吞枣地看完,很少有时间查阅文献、仔细思考。如果稍微缩小点规模,研磨前的准备会更充分,讨论的时候也更有针对性。以上是自己的一点小感受,很琐碎,很肤浅。管理不易,尤其是身为一线教师的各位,很敬重每一位成员,如有不恰当的地方,希望团队的成员包涵。愿继续跟随大家写作,继续仰望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样的人活得最幸福?哈佛大学用75年的研究成果告诉你
《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原文故事内容
2022广州一模作文“方寸棋盘”导写及范文9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竖式计算题600题(可直接打印)
2022年北京市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
“怎么办,我阳了!”这篇漫画早看早知道!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