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年第118篇:教研有感∣郭哥评课之《列夫•托尔斯泰》

郭哥评课之《列夫·托尔斯泰》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10月19日,我到西区初级中学进行教学视导。这次活动西区组织得很好,将一次教学视导活动办成了区域教研活动,要求本区内的其他初中学校的教师也要参加听课和研讨,这一点非常值得推广。记得有一次,我也是进行教学视导,听完课后准备评课,发现上课的老师没来,说下一节有课,上课去了。我倒是觉得,课堂固然重要,但偶尔调一下课,或者安排学生上自习,对最终的成绩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参加教研活动,和同行进行交流,是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视导时,我了听一位年轻的语文教师执教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这节课的最大优点就是“抓落实”,或者说这是一节很实在的语文课。教师有目标意识,有学情意识,这一点做的不错。在评课时,我也坦言,我讲的内容不针对这节课本身,而是以本节课为例,和老师们一起思考一些语文教学的问题。

在完成了教师说课和同行点评的环节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有人说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人说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这些答案都没错,因为彼此并不冲突。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终成为独立的阅读者。要成为独立的阅读者,需要具备两种能力:一种是读懂“这一篇”文章的能力,另一种是读懂“这一类”文章的能力。读懂“这一篇”,需要借助常规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同时还要具备文体意识。读懂“这一类”,就是要在总结读懂“这一篇”的基础之上,提炼出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同时在不断阅读单篇文本的过程中,积累阅读经验。

那么,什么是读懂一篇文章的标志呢?是不是提取文章的信息、归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读懂文章了呢?不一定。像一些信息类文本,读懂的标志就是提取主要信息,读懂文章写了什么就行。但是对于文学文本或者说带有文学色彩的文章,仅仅提取信息是远远不够的。这一点我已经多次讲到。很明显,《列夫·托尔斯泰》虽然是一篇人物传记,但却是一篇文学意味很浓的传记,仅仅梳理出托尔斯泰的须发特点、面部轮廓特征、面部表情、长相特点、眼睛和目光的特点等等,还不足以证明读懂了文章。读懂这类文章的标志是,不仅要掌握文章写了什么,还要掌握文章是怎么写的,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写。具体到这篇文章,在掌握了托尔斯泰的“头部特征”(包括须发、面部轮廓、眼睛等)之后,还要抓一些典型段落,去分析作者茨威格是如何表现这些特征的。对于这一篇文章,我觉得最值得探讨的问题就是:作者茨威格并没有见过托尔斯泰,他1928年访问俄国时,托尔斯泰去世将近20年了,茨威格只是通过托尔斯泰的画像(当然也包括其他材料),就写出了一篇如此生动、可读性强的作品,就像是他真的见到了托尔斯泰、经历了托尔斯泰的生活一样。这其中的奥妙在哪里呢?这一点我觉得是最值得研讨的。至于文章结尾说的托尔斯泰缺少“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不是本文解读的重点。

接着,我们再思考一下:是不是一节课教师提取了很多知识点,就标志着读懂文章了呢?茨威格是一位文学大师,更是语言大师,他能够将原本枯燥无聊的东西写得极其动人,写一把胡须、写一张脸,都能够洋洋洒洒写成百上千字。这其中一定会用到一些修辞手法,最常见的就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在上课时,是不是教师把这些知识“提取”出来,请学生关注,这个地方是比喻,那个地方是拟人,这就叫读懂文章了呢?或者说,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欲扬先抑,前半部分写托尔斯泰胡须、面部特征、长相等时,采用的是贬抑的手法,甚至带有一种调侃和挖苦的笔调,而后半部分写他的眼睛和目光时,忽然变换了一种态度和手法。那是不是说学生知道了作者使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就是读懂文章呢?我认为也不是。这些所谓的知识,是教师总结出来应试用的,未必会促使学生读懂文章,例如学生知道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也知道如何扬抑的,但是否思考过:作者为什么要使用这样的手法呢?除了那些公式化的答案外,还有别的解释吗?

现在不少语文课,教师就是热衷于让学生“找信息”,一节课教师都在问:“找到了吗?”似乎找到了老师想要的信息,就意味着读懂文章了。要么就是提取知识点,这个地方使用的是比喻,比喻的作用就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什么。这样的教学思路应该改一改了,例如围绕读懂“这一篇”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填空:本文的题目过于宏大,你能不能将题目替换为“托尔斯泰的(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学生最后填的较为准确的答案,就是眼睛或目光,但实际上,本文写托尔斯泰的重点不在于其外表形象,即使写他犀利的目光,也不是写目光本身,而是透过目光写托尔斯泰的思想、内心甚至灵魂。这一点可以从前文找到证据,例如“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希望用魔法变出一张光洁的脸——这是引向内心世界的路标”等,这说明托尔斯泰的须发、面庞本身并没有错,也不见得那么丑陋不堪,仅仅是因为无法探知其内心世界,而目光是犀利的,是穿透性的,通过这种目光,可以探知其内心世界。如果学生理解到本文写的是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这个理解自然就较为深入了。再比如,教师可以围绕某一个段落,请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将贫乏的东西写得那样生动的。这种分析不仅仅是基于修辞手法等,还要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例如开篇写“他生就依附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这就是一种跳跃的写法,第一句明明写的是真实的脸庞,下一句省略了很多信息,直接切入了比喻,这就会给人造成一种陌生和中断的感觉:怎么突然就从脸庞跳到植被和空地了呢?接着往后看,才会明白,作者是将托尔斯泰的脸比作了树林,后面还写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须发像热带雨林般等。分析到此,就进入到了“作者是如何写的”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写”的层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视导报告20130510
初中化学学科教研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城区小学教学常规调研报告
全县学期初视导工作情况通报
为“推门听课”叫好
教学常规材料要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