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年第56篇:教研有感∣要重视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中)

要重视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中)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第二,对学生作品进行具体指导时,要突出审题立意的重要性。立意有两个层面的指标,一是正确,二是深刻。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教会学生正确立意的方法,学生的作文能够做到符合题意,已经达到了目标。但是对于语文特优生而言,正确显然不是立意的唯一价值追求,而是要在正确的基础上,追求立意的深刻。最近,我接触了几篇作文,这些学生的选材很新颖,语言表达的功夫也很过硬,但是在立意方面感觉还存在着一些模糊之处。有的学生写话题作文,立意与话题的核心含义相距太远,虽然不能算是偏离题意,但也不能算是精准立意。有的学生写作文,已经写了三段,还没有出现与材料、主题相关的内容。针对这些学生,在最后两周的时间里,肯定要进行立意的专项训练。

听了一节作文升格指导课,感觉还很不错。教师以一篇题为《平凡而不平庸》的作文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升格。教师不仅引导学生真实地经历一次升格的过程,同时也教了学生升格的方法,例如变换叙述顺序、改变叙述方式、改变叙述视角、丰富叙述语言等等,这些都是立竿见影的方法。比如习惯于平铺直叙的学生,就可以引导他用生动的场景开篇,然后用倒叙的方式回溯事件,这样就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在评课时,我提出了一个意见:应对本文进行“二次升格”,即对立意的精准度再进行打磨。升格后的作文也很重视点题,在第一段就点出“见证了一个老师的平凡而不平庸”,最后一段也写到“以后我还会遇到像XX老师这样平凡而不平庸的人吗”等句子,貌似做到了点明主题和前后照应,但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文中的材料究竟是如何体现“平凡”和“不平庸”的?或者说,哪些材料指向的是“平凡”,哪些材料揭示的是“不平庸”?这些在这篇升格后的作文里依然看不到。学生只是记叙了体现自己的老师有教育智慧、负责任等几件事,而没有将这些事与“不平庸”挂钩。我们可以想想教材中的《白杨礼赞》,其立意方向与这篇文章很相似,但是读完《白杨礼赞》,读者很快就能明白作者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普通而不平凡”的树。因为作者在文中明确地点出了“普通”及其表现,同时也揭示了这种普通而常见的树所象征、所承载的意义。对于这篇作文而言,教师应指导学生思考“老师平凡的一面中有哪些不平凡之处”或者“老师平凡的一面中体现出何种精神品质”,即既要明确指向“平凡”和“不平庸”,同时又要在二者之间建立必要的关联。

第三,要给学生搭建有效的审题立意的框架。审题立意的训练,不一定次次都要写完全文,这就像训练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并非都要通过公开课的形式,抓住“设计”的核心环节进行培训即可,例如写一份“设计简案”。那么审题立意的训练,只需要要求学生写出立意的方向和大致的写作提纲即可。教师可以设计一张试卷,试卷涵盖所有类型的作文题目,例如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创新作文等,命题作文也要涵盖直接型命题、材料引标题、隐喻类命题作文等等。题目后留出答题空间,学生在空白处写出立意方向和提纲。当然,这是我之前的想法。6月8日,我在三乡镇博爱初级中学听了林嘉杏老师的一节课后,对上述做法有了改进意见。林嘉杏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材料、解读材料,并用“限定语”和“发散语”来概括与写作主题、写作范围相关的内容,体现出了良好的专业素养。说明教师真的去用心研究了这一话题。在提炼最佳立意时,她提出了“多中选稳,稳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的“口诀”,我个人觉得也很有意思。这就是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立意的要求,语文程度好的学生当然不能止步于“稳”,而是要求深、求新,这与我的观点是一致的。更为难得的是,她还设计了审题立意的“框架图”,这就是给学生的写作搭建“思维支架”,显然比我说的“留空写立意”的办法要高明得多。经过研讨,最终将表格确定为:上下两个文本框,上面的框写审题,下面的框写立意。审题的框标出“审材料”“审题目”“审要求”字样,立意的框再分为三栏,分别是方向、择优、提纲。“方向”就是立意的多种取向,可以在这一栏写4-5个主题。“择优”就是从这些主题中选择最新颖、最拿手的一个。“提纲”就是围绕最优立意,列出写作的纲要以及所要选用的素材。具体如下:

我相信,有了这样的审题立意的框架图,学生会严格按照步骤对材料和题目进行分析,完成这一表格,基本就完成了从审题到立意的全过程,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寻找合适的事实素材、道理素材、名言素材等,进而完成整个写作流程。这个框架图,就是林嘉杏老师为中山作文备考贡献出的“金点子”,值得在全市推广。

类似这种框架图,用专业的术语说就是“图形组织者”,《高阶思维培养有门道》这本书里提供了大量的图形,将合适的图形用到作文审题立意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这些图形很直观,鱼骨图可以体现思维前进的过程,双环图可以揭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射线图可以发散思维,车轮图可以进行分类等等。建议有兴趣的老师可以将更多的“图形组织者”用到自己的作文中。第二,对学生作品进行具体指导时,要突出审题立意的重要性。立意有两个层面的指标,一是正确,二是深刻。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教会学生正确立意的方法,学生的作文能够做到符合题意,已经达到了目标。但是对于语文特优生而言,正确显然不是立意的唯一价值追求,而是要在正确的基础上,追求立意的深刻。最近,我接触了几篇作文,这些学生的选材很新颖,语言表达的功夫也很过硬,但是在立意方面感觉还存在着一些模糊之处。有的学生写话题作文,立意与话题的核心含义相距太远,虽然不能算是偏离题意,但也不能算是精准立意。有的学生写作文,已经写了三段,还没有出现与材料、主题相关的内容。针对这些学生,在最后两周的时间里,肯定要进行立意的专项训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督学评价:孩子们,跟着这样的老师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从2010中考作文看作文教学指导
中考语文阅卷心得和体会!
笔试各题型这样作答,合格70分 没问题!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