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9年第100篇:【读杜有感】之杜甫的“冷幽默”

2019年第100篇:【读杜有感】之杜甫的“冷幽默”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暑假在家,几乎每个下午都要陪孩子去坐公交车。四年来,孩子居然可以对公交车“百坐不厌”。去年,我利用这个碎片时间背诵《唐诗三百首》;今年,我利用这个时间背诵杜甫诗歌。不过效率不高,半个假期只背会了四五首,而且还特别容易遗忘。《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共六十句,延续了杜甫将民族国家与个人忧患统一起来的风格。《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写得很流畅,“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在古代诗话中还有一个“典故”,我比较喜欢“咫尺雪山路,归飞青海隅”“汉使黄河远,凉州白麦枯”这两句诗。《醉歌行》是歌行体,其中有几句耳熟能详的诗句,例如“陆机二十作文赋,汝更少年能缀文”“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等。读这些诗歌,内心总有一种沉重感,既为杜甫的个人遭际,也为其内心深处的忧国情怀。不过也有一些诗歌,诗人写来轻松自如,甚至还带有一种特殊的“冷幽默”。

《陪李金吾花下饮》,从题目上看,是诗人陪着“李金吾”游玩某地写下的诗歌。李金吾显然不是其真名,而是官职名。其实,李金吾就是李嗣业,当时他任金吾大将军。“胜地初相引,徐行得自娱”,意思是说,金吾大将军李嗣业初次邀请我来此胜地游玩,我慢慢行走,内心充满了惬意。这句诗点出了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并直接写出了自己的心情。也正是在这种心情的支配下,作者的观察特别细腻。他“见轻吹鸟毳,随意数花须”,这应该是“点染之法”,“自娱”是“点”,这两句则是“染”,即具体展开对“自娱”的叙述与描写。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说:“口吹轻扬之鸟毳,意数吐萼之花须,细写闲中玩物之趣,所谓自娱也。”“见轻吹鸟毳”究竟是作者吹起那轻扬的鸟毳,还是微风吹起鸟儿的细毛,这应该属于诗歌理解的多义性,而“随意数花须”则是心情极度舒缓之下的举动。可以想象,人在焦虑、紧张、痛苦的心境中,是没有“数花须”的心绪的。这就是一种诗意的生活,没有外在的功利需求,更不是为了缓解内心的苦楚,而纯粹就是放松心情,让自己的心自由自在地附着在那细细的花须上。“细草偏称坐,香醪懒再酤”,这两句诗尤其传神。“称”,就是适宜之意,而杜甫特别喜欢用“偏”字,例如“杜酒偏劳劝”等,细草适合人坐,但是美酒却懒得再喝。按照一般的逻辑,坐在细草上喝着美酒,不更是一种人生的享受吗?杜甫为什么要“偷懒”呢?这其实恰恰是老杜的幽默。也正是在前文反复铺叙的基础上,作者写出了本诗中最“调皮”的句子——“醉归应犯夜,可怕执金吾”。从表面上看,“可怕”与“懒”出现了逻辑上的矛盾:既然是害怕醉归犯夜,为何会懒得再喝呢?不是应该说“香醪恐再酤”么?而实际上,这就是作者的幽默了:明明是喝得太爽了,不想再喝了,却偏偏要说害怕犯夜,害怕李金吾。这是一种调侃,也是一种“冷幽默”。

值得注意的是,《杜诗详注》里最后一句是“可怕执金吾”,也有的版本作“可怕李金吾”,杜甫写诗的时候用的是哪个字,已不得而知。关键是,用哪个字更能体现作者的心意呢?根据仇兆鳌的考证,金吾原本是鸟名,在汉代用来避凶求吉,天子出行的时候,卫士便拿着金吾的形象走在前面,应对突发事件,后来“执金吾”就成为了保卫京城官员的名称,而且地位很高,东汉时期民间流行的“仕宦当作执金吾”就是这个原因。这首诗里,“可怕执金吾”,表面意思是害怕那些拿着金吾的负责治安管理的卫士,实际上“金吾”又与李嗣业的“金吾大将军”暗合,诗歌才有了多义性的理解。如果是“可怕李金吾”,则过于直白,失去了诗歌的含蓄韵味。从幽默的角度看,“可怕李金吾”似乎是一种“搞笑”,意思是说:我不敢喝醉,因为醉归犯夜,我就要被你李金吾抓起来了;“可怕执金吾”就是一种“诗意幽默”,意思是说,害怕醉归犯夜,担心被那个专管京城治安的官员抓起来。因此,综合判断,我个人倾向于“可怕执金吾”。

《官定后戏赠》,题目中的“戏”就带有戏谑之意。官定,指的是杜甫在献三大礼赋之后,朝廷任命他为河西尉,但他似乎不喜欢这个“地方官”,于是又几经周折,终于得到了“右卫率府参军”这样的职务。名称很高大上,实际上就是在太子府负责看管兵器库的小官。首联“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引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却反其意而用之。“我”之所以不接受河西尉这样的官职,是因为“我”不愿意屈身侍奉他人。而且,河西在“郊区”,“我”还要来回奔波,年龄大了,懒得折腾,还是做一个清闲自在的参军比较好。这是自嘲,可以感受出杜甫的幽默,“老夫”带有“故意托大”之意,与率府参军的职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官职虽微不足道,但还是乐得逍遥,不用来回奔波,不用看人脸色。

颔联“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意思是说:我平时喜欢饮酒,所以需要一个官职满足这方面的需求,更因为在这样的圣明朝代,我才有机会放纵高歌。这表面上是称赞圣朝,实际上是满腹牢骚。杜甫困居长安十年,辛苦钻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原本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却换来了这样一个微末小官,是人生的讽刺吗?显然,老杜是不满意这样的现状的,但又能怎么样呢?于是他才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说这首诗是“冷幽默”,实际上指的是表面幽默下的悲苦心境。这一点在尾联“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杜甫在没有得到官职前,总是说自己想要归隐故乡,所谓“故山多药物”“欲整还乡旆”,所谓“中散山阳锻,愚公野谷村”,所谓“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等,如今混上了一官半职,他却说已经没有归隐故乡的想法了,只是回首时对着狂风,内心思绪万千。整首诗前半部分是戏谑,后半部分却充满了无奈与忧伤。这就是老杜,泪中带笑,笑中带泪,也是我所说的“冷幽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金圣叹讲杜甫诗
李梦阳的杜甫情结
寻找真实的杜甫
“诗圣”杜甫的字号
杜甫为诸葛亮写一首诗,最后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选中学课本
杜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