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1年第75篇:读文随笔∣将课后“思考探究”题转化为教学环节

将课后“思考探究”题转化为教学环节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记得有一次到学校听课,看到教师设计的问题稍微有点直白,而且问题太琐碎,感觉到这样的问题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与提升。评课议课的时候,我就给上课的老师提出了一个建议:如果实在不会设计问题,就把课后的习题变一下,直接提供给学生思考解答。提出这条建议的依据是:统编教材的助学系统尤其是课后“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题目,往往暗示着一篇课文最关键的教学内容。课堂上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至少教学的方向是不会偏离的。或者说,统编教材的助学系统,不仅是课程标准的载体即“课本”,同时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参考即“教本”,而且还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向即“学本”。不过当时提出这个建议之后,我仍然惴惴不安,因为我生怕教师会过早地陷入“中考复习模式”的语文教学,即将所有的课后习题当作中考试题进行训练,甚至研究出什么答题框架与公式来。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利用好课后的“思考探究”等题目呢?《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2021年第3期发表的王兴伟和刘锦华两位老师的论文《转化“结论先行” 凸显探究过程——“思考探究”题的教学转化策略》,可以说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从标题上就可以看出,论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将课后习题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作者立论的基点是:课后习题很多存在着“结论先行”的弊端,即题目往往直接呈现某个结论,学生要做的就是从原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或段落,通过对这些句子或段落的品读,来印证题目隐含的结论。这种“印证式”的习题,忽视了学生发散思维、思辨思维的培养,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以举例佐证、解释原因为目标的学习,大大弱化了学生学习中的思维建构,消解了学生于动态学习过程中理解、分析、归纳、推断等综合能力的形成,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至此,我也突然明白了直接将课后习题提供给学生进行解答的弊端,那就是“结论”产生的过程被弱化了。而且,题目本身就带有应试的特点,七年级八年级的学生经常面对这种带有考试性质的题目,其语文学习的兴趣会大打折扣。于是一个矛盾就出现了:课后习题隐含着一定的教学内容,甚至揭示了一篇课文的关键点,但直接提供给学生进行解答又会带来很多问题。究竟应该如何处理这个矛盾呢?论文作者给出的答案是:转化。

转化的第一个策略是:将课后习题的大问题进行细化,形成“问题链”。主问题的设计固然关键,但突破主问题是需要多个子问题作为支撑的,这就是问题链。作者举的例子是《<孟子>二章》的“思考探究”第三题:“《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举一两个例子做具体分析。”学生解答此题,肯定会直接从文中找到一些排比句,并且去体会排比修辞的表达作用。如果是这样的话,这道题的价值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孟子行文风格的认知,基本是空白。作者提供了一个“问题链”的设计思路:1.《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文章在句式上有什么共同特点?2.朗读两篇文章中的排比句,你体会出怎样的表达效果。3.你读出的这些表达效果,哪些最能突出孟子文章的语言特点?4.再次朗读这些铿锵有力、气势非凡的排比句,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孟子呢?5.《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哪一篇最能代表孟子的语言特点和形象特征?试简要分析。这五个问题,从句式的分析到排比句的朗读,慢慢过渡到孟子文章语言特点的把握,再次朗读,又深入到孟子的形象特征,暗含了课后题目中“《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的指向。

转化的第二个策略是:以思维导图实现思维的可视化。即用思维导图转化“结论先行”的思考探究题,变单一的结论佐证、解释原因为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加工、分析、转化,从而实现知识从辨识到分析运用。例如《送东阳马生序》的“思考探究”第三题:“课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找出来,谈谈这样写的好处”,题目指向是很明确的,就是课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但面对这种貌似具体而无处着力的问题,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文中的对比,是一种可行的路径。教师提供思维导图的“半成品”,即给出了“余:俯身倾听,色愈恭,礼愈至,缊袍敝衣”的对比项,请学生填写“乡之先达”“同舍生”“太学生”的具体表现,并且将其与“余”进行对比。经过这种可视化的转化,学生对文中对比的理解就更为直观,并且可以提取出分析对比手法的一般路径来。

转化的第三个策略是:将课后习题进行任务情境式的转化。我个人认为这个策略最有新意,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过于规矩的问题,学生只是在一种“被动作答”的状态中,而设置任务情境后,这种“被动作答”就转化为了“主动探究”,学习思考的效果自然会更好。记得黄厚江老师执教《猫》,就是将课后“思考探究”的第一题即表格题,变成了情境任务的教学环节。表格列出了三只小猫的特征,请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对比。黄老师上课则是请学生为文中的三只小猫起一个名字,要求是关注三只小猫的外形、性情等。这就是一个具体的任务,相比于填写表格,这样的任务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两种教学手段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指向了学生对三只小猫命运的把握。作者也提供了一个案例,即《周亚夫军细柳》的“思考探究”第二题:“《史记》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细读课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作者将其设置为这样的情境任务:拍摄《周亚夫军细柳》微电影,作为导演的你会根据课文内容,重点拍摄哪些镜头?设计你的电影脚本,并简述理由。这个情境任务其实也隐含了课后习题中对比、衬托、人物形象塑造等内容。当然,完成情境任务肯定要花费更多的教学时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低段课堂作业如何与教学有效链接
富贵不能淫
把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应做到的八项注意(吴文博)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说课稿(转)
管建刚:习课堂:为什么是“四个任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