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枉言 | 摄影】汉沽盐场,仙女的化妆盒,明年的打卡地


由于“嗜盐菌”的大量繁殖
使结晶池自然呈现红黄综等不同颜色


上世纪八十年代
汉沽盐场实施了大规模滩田改造
将分散的卤水集中到结晶池进行结晶
由于卤水中有一种“嗜盐菌
它不仅能够促进产量
同时还能发挥净化卤水的作用
特别是每年夏季在大量繁殖
使结晶池自然呈现红黄综等不同颜色
五颜六色,自然天成
同月份盐池呈现不同的色彩


2016年3月10


2017年5月12日


2017年9月6日

大约在公元4世纪魏晋时期
天津沿海居民便开始煮盐为业
公元13世纪末
三岔河口未霜草枯
盐卤涌上滩面,盐场遂此建立
“人得安业,盐如山积”
元代直沽人口的集中
直接起因便是盐业开发
直到民国年间
海河东岸盐坨仍然堆积如山,连绵数里

旧时天津城市的经济发展有两大支柱
一个是漕运,一个就是盐业
漕运给天津注入了货源,引入了货源
而盐业使天津增加了资本
使天津增加了财富

处于盐务枢纽位置的天津银号
瞄准了盐帮为主要营业市场
他们以运商为大宗,吸引盐商存款用款
钱业与盐业血肉相连,有时还互为渗透投资
至清末民初,天津已出现专业性的“盐业银行”


位于赤峰道的原盐业银行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
没有崇山峻岭,临近京师北京
是黄河以北最大的货物转运地
清朝乾隆、同治年间
天津盐商盛极一时
天津“八大家”中有半数是大盐商

在我国北方,有一个很重要的
海盐产区——长芦盐区
分布于现在的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
长芦盐区在元代设盐场22个
清代以后逐步裁废为8个
民国以后继续裁并,到现在保留的
只有黄骅盐场、塘沽盐场、汉沽盐场、南堡盐场、大清河盐场五家
海岸线全长370公里,共有盐田230多万亩
年产海盐300多万吨
产量占全国海盐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据史料记载,汉沽产盐最早始于西汉
正式形成规模始于五代后唐庄宗同光三年
即公元925年
当时在芦台南部卤地设置芦台场
衍于辽,盛于金,刮土淋卤,锅煎成盐
这是天津境内最早设置的盐场
自产盐开始,因汉沽地区所产原盐
白润透明、品质纯正
所以被誉为“芦台玉砂”
从明嘉靖年间开始,被列为贡盐

在清代以前
汉沽盐场的制盐主要以煎卤制盐为主
从清代康熙初年开始逐步废煎改晒
实现了盐生产工艺重大变革
生产规模逐渐扩大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
汉沽盐场对盐田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改造
实现了两个转变
一是变分散式生产模式为集中式生产模式
将小盐池改造成大盐池
二是变季节性生产为常年生产
将平晒池改造成塑苫池
在盐业生产上实现了新的跨越

经过专业部门检测
汉沽盐场生产的食用盐
富含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的13种氯基酸
以及保证人体健康所需的
钙、镁、钾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是食盐中的精品、上品

运盐的场面

结晶区里的盐


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海盐单池结晶区
占地3.2平方公里
有结晶池195个(每个1.6万平米)
年产日晒海盐57万吨
在能量的作用下,随着饱和卤水中的氯化钠不断析出
经过一年的结晶,盐池积累厚度近30厘米
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随行
长芦盐场的前世今生
汉沽盐场西汉始
名胜|天津·汉沽盐场
天津盐业史话
天津长芦汉沽盐场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渤海化工集团下属公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