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乡牡丹情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故乡牡丹情

作者:平书宪


今年春节,表妹从家乡菏泽来省城济南办事,专门给我带来两盆催花牡丹。一进家门,馥郁的芳香扑面而来,含苞待放的牡丹,静如处子,令人爱恋。表妹在菏泽当地是著名的牡丹种植专业户,目前已注册了一家以牡丹产品深加工为主营业务的公司,牡丹系列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表妹一边动手摆弄着牡丹,一边向我和妻子介绍起催花牡丹的管理要点:先将牡丹放到温度较低的阳台上醒花,叶面、根部补充水分,两三天补一次水,每次补水500毫升左右。花开后,补水需避开花朵,一周时间,便可盛开。花谢后,及时打掉残花,补充肥料、水分,做好水肥管理。有条件的话,可以移栽,牡丹经过复壮后,还会继续开花。喝着表妹沏的牡丹茶,听着家乡的牡丹故事,我的思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我的家乡山东菏泽,古称曹州,是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曾数度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享有“天下之中”美誉。祖源文化、黄河文化、汉文化、水浒文化、牡丹文化交相融汇,是中国牡丹之都和全国著名的牡丹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和民间艺术之乡。菏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牡丹繁育、栽培、科研、加工、出口和观赏基地 。2002年通过国家组织论证的“菏泽牡丹原产地注册”,2006年被评为“中国牡丹城”,2012年被命名为“中国牡丹之都”。菏泽牡丹品种繁多,花色奇丽,自古就有“曹州牡丹甲天下”之誉,通过发掘加工,打造牡丹产业品牌,向世人成功塑造了“牡丹之都”的形象,将我国牡丹产业推向了一个高峰。

牡丹原产中国西北部,秦岭和陕北山地多野生,栽培历史悠久,南北朝时已声成为观赏植物。菏泽种植牡丹历史悠久,始于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自古享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目前,菏泽的牡丹种植面积高达48.6万亩,1259个品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花色最全的牡丹生产、科研、出口基地和观赏旅游区,是国家牡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中国的牡丹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时期,祖先们就发现了牡丹的药用价值,由于牡丹能去淤、清血、起着杀菌消炎的作用。所以,祖先们就把野生的牡丹挖回家种植,直到1500年前祖先们的栽培技术终于有所进步,牡丹品种也从最初的几十种,变异成一百多种。牡丹色泽艳丽,玉笑株香,深受富家子弟的喜爱,于是人们就大量的栽培,经过一千多年的繁衍,中国的牡丹最后演变成了一千多个品种。

我与牡丹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牡丹赋予了我母爱般的情缘。记得儿时,父亲在部队工作,母亲带着我和哥哥在农村生活,日子过得十分拮据。有一次,我和哥哥爬到村头那棵老榆树上采摘榆钱做饭吃,一不小心从树上摔了下来。当时左腿瘀血红肿,我痛的满地打滚。娘找了一辆地板车,把我送到十公里外的公社卫生院,天已经黑了,医生们早已下班回家了。娘哭着喊着找了半天,不见医生的影子。一位好心人对娘说:“您去看看卫生院那位老中医在家吗?兴许能帮上忙!”娘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寻到了那位被单位闲置的老中医。老中医扶了扶那副破旧的老花镜,看了看我的伤情,又摸了摸我发烫的额头,急忙处置了我的伤腿后,深深地叹了口气,对娘说:“大妹子,孩子伤得不轻啊!回去后,先吃我开的药,再快找点牡丹皮饨汤喝,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有助伤情恢复啊!”

回家后,娘找到大姑,俩人悄悄到村后牡丹地里,偷偷挖了两颗牡丹苗,连夜里把我家那只下蛋的老母鸡杀了,连同牡丹皮一块饨汤后,与老中医开的药一并付下。这顿饭,我吃得最香,这一夜,我睡得最甜,这件事,我终生难忘!

后来,我腿恢复后,娘领着我专程去拜访了那位老中医。望着他那张慈祥的面孔,我激动不已。我清楚地记得他对牡丹皮入药的解释:《本草纲目》记载:“丹皮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烦热。”牡丹皮可改善跌打损伤、瘀血内停。从此以后,我对牡丹的情感,便愈加与日俱增了!

家乡人素以牡丹为骄傲,视牡丹为生命的图腾。当一朵花成为一所城市标志的时候,所有关于这所城市的记忆便开始妩媚起来。在菏泽城,最动人的时刻应该算是四五月间了,因为牡丹正好这时候绽放。四月,是花的世界,是国色牡丹竞相绽放的时节,烘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四月的菏泽,因为一朵花而惊艳了一座城。走进菏泽牡丹园,沁人心脾的花香便扑鼻而至,一畦畦、一片片绿油油的叶丛中,各色花朵娇艳饱满,花瓣重重叠叠,有大红的,如同一团火;有白色的,似一个雪白的玉盘;有绿色的,像一枚晶莹剔透的翡翠;有粉色的,犹流光溢彩;有紫色的,宛如黑色的宝玉,她们尽显其“花中之王”的雍容华贵,酣畅淋漓。微风吹过,一朵朵牡丹在细细茎上摇曳的身姿如同翩翩起舞的少女,引得许多蜜蜂、蝴蝶流连忘返。顺蜿蜒无尽的小路姗姗而行,依稀有一条溪流或隐或现,清澈的'溪水像牡丹仙子灵动的眼睛闪动着美丽、热情的光芒。突然就想到牡丹是有灵性的,红色让人热血沸腾,紫色让人默默沉静,黄色让人心胸明亮,白色让人纯净坦率,绿色让人浮想联翩,粉色让人优雅绚丽,牡丹所给予世界的多彩不就是人生的精彩吗?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赏牡丹》中写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正是菏泽牡丹的真实写照。“以花为媒,经贸唱戏。“菏泽这方热土吸引了八方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兴业,加快了菏泽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百姓的生活水平、居住环境、城市面貌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日新月异的魅力城市,让菏泽人民引以骄傲和自豪!目前,菏泽已成功举办了30届国际牡丹花会,每届花会的召开,都是对菏泽经济发展的一次机遇与提升!

情缘牡丹,喜欢牡丹,不仅是因为她们仪态万方、国色天香,更重要的,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把她看成了富贵吉祥繁荣幸福的象征,让牡丹花香护佑我们前行的道路吧!

延伸阅读

菏泽牡丹

菏泽牡丹,山东省菏泽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牡丹原产中国西北部,秦岭和陕北山地多野生,栽培历史悠久,南北朝时已声成为观赏植物。菏泽古称曹州,是中国牡丹之都。

菏泽种植牡丹历史悠久,始于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自古享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菏泽牡丹的栽植面积已超过1.6万公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花色最全的牡丹生产、科研、出口基地和观赏旅游区,是国家牡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截至2012年,菏泽市牡丹种植面积已达12万多亩,品种多至1237个。

菏泽牡丹属中原牡丹种群,花色丰富多彩,花型千变万化。菏泽牡丹已经发展为花色有粉色、红色(含紫红色)、紫色、蓝色、黄色、白色、黑色、绿色、复色总九大色系,各色系有深、淡、浓之分。根据花朵形态和雌雄进化程度,分为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托桂型、蔷薇型、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干台阁型、楼子阁型共十个花型。

菏泽牡丹有1100多个品种,各色系的菏泽牡丹都有名贵品种,如“掌花案”花开似火,红光灿,为红色之魁;“酒醉杨妃”红装素裹,低头掩面,暗送秋波;“梨花雪”开若梨花,雪白一片,称白中之冠;“昆山夜光”花开奇白,黑夜依然,古谓之“灯笼”;“姚黄”金楼千层,世称花王;“青龙卧墨池”如龙卧墨,黑中之奇;“冠世墨玉”黑紫如缎,洁而有光;“蓝绣球”开如绣球,蓝色之冠;“赵粉”粉面桃花迎人笑,郁郁芳香飘四野;“粉二乔”粉紫同株,双娇可爱;“魏紫”色紫浅淡多娇艳,古老品种称“花妃”;“娇容三变”初开时碧绿,盛开时红艳,将谢时素白,十日三变,堪称奇品……菏泽也是中国最大的牡丹生产、科研、观赏基地,牡丹的种植面积、科研培植、观赏出口当称世界之最。

在中国牡丹的大家族里,菏泽牡丹现有近800个品种,经全国花协命名的600多个品种。传统上分三类、十型和九大色系。花大、型美、色艳,是菏泽牡丹的显著特点。古人曾用“花在盈尺”,形容其大;“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描述其形貌瑰丽。

菏泽牡丹的三类是单瓣、复瓣、千瓣。单瓣类,花大如盘;复瓣类,瓣在清晰;千瓣类,花瓣重叠繁密。

菏泽牡丹的十型是荷花型、菊花型、金蕊型、蔷薇型、金环型、托桂型、千层台阁型、楼子台阁型、皇冠型和绣球型。

菏泽牡丹的九大色系是红、白、黄、黑、粉、紫、蓝、绿和复色。1、红色花系,是牡丹园的大家族,品种多达200余个,其中还有深浅之分。如“一品朱衣”,猩红欲流,芳冠百花;“春红娇艳”,朝霞藏日,光彩陆离;“红绣球”,深浅相间,胭脂染成。

2、黄色花系,如“姚黄”、“金玉交章”,端庄典雅,姿貌绝伦。

3、白色花系如“冰壶献玉”、“昆山夜光”、“玉板白”等素洁无暇,清爽袭人

4、蓝色花系虽不如红色品种多。但却也姐妹成群。“蓝宝石”、“蓝花魁”、“紫蓝葵”、“吊枝蓝”、“冷光蓝”、“蓝田玉”,都是牡丹之中的上品,这“蓝田玉”就是清代曹州花农赵玉田精心培育而成的。此花支形增开张,花蕾圆大,花开时呈浅粉蓝色,花朵直上,蓝光闪闪,非常惹人喜爱。当时,曹州知府马帮举对此花大加赞赏,曾亲笔题写“似兰如松”匾牌授予了赵玉田。

5、粉色花系也是牡丹园里一大分支。“粉彩球”、“粉容面”、“粉翠球”、“赛斗珠”、“翠娥娇”、“青龙卧粉池”,这些都是牡丹花中名品。再如“赵粉”,稍弯曲的枝杆,粗壮的花梗,黄绿色的叶面,圆尖型的花蕾,侧开、大型的花朵,细腻整齐的花瓣,发出阵出清香,分外诱人。

6、紫色花系在菏泽牡丹品种繁多,除魏紫外,还有“葛巾紫”、“紫金盘”、“紫霞点金”、“邦宁紫”等。“邦宁紫”,就是明代曹州花农赵邦宁多年心血的结晶。

7、绿色、黑色和复色花系,如“兰绿”“冠世墨玉”“二乔”等,更是色奇出众,别有千秋。

各色都数十个或上百个品种,可谓千姿百态,各俱风韵。

牡丹不只极具观赏价值,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牡丹产业已逐渐由过去单一观赏拓展至食用、药用、保健等多个领域,特别是油用牡丹以其兼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独特优势,显现出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菏泽县志》载:“牡丹、芍药多至百余种,土人植之,动辄数十百亩,利厚于五谷。”“每年秋后土人捆载之,南浮闽粤,北走京师,至则厚值以归。”

从牡丹花中提取的牡丹花粉精是名贵的香料,用牡丹花酿制的牡丹酒,不但具有独特鲜明的牡丹花香味,而且有轻身健步,明目醒脑的作用,是一种高级滋补佳品。而牡丹的根经过加工称为“丹皮”,是一种重要的药材,性微寒,味辛苦,入心、肝、肾三经,有清热、活血、化淤等功能。菏泽丹皮称为“曹丹”,皮厚,粉足,质量好,在市场上十分紧俏,是全国四大丹皮产区之一。

菏泽盛产牡丹,跟气候水土不无关系。菏泽古称曹州,地处北温带,为黄河冲积平原,土质肥沃,半淤半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在气候、雨量、土壤等方面,都很适合牡丹的生长,所以牡丹移植菏泽后,就如鱼得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牡丹耐旱,不能浇“明水”,而菏泽的春天恰好少雨;牡丹喜碱性沙土,菏泽的土正是这种土;菏泽的水咸涩,这样的水却偏宜浇灌牡丹;牡丹喜欢疏松的沙质土,而菏泽地处黄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上,土地肥沃……这一切都为牡丹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菏泽种植牡丹历史悠久,始于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自古享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 。2012年被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牡丹之都”。

牡丹在中国已有1900多年的栽培历史。汉代以药用植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隋代,北方已大量种植;唐代,盛植于京师长安;北宋,盛植于洛阳;南宋,牡丹种植中心开始南移,四川的天彭牡丹继起,有“小洛阳”之称。天彭牡丹之后的亳州牡丹也曾经盛极一时。再后来“亳州寂寥,而盛事悉归曹州”(《曹县志》)“至明,曹州牡丹甲于海内”(清朝苏毓眉的《曹南牡丹谱》)。“曹南”即指今菏泽一带。

早在南宋就记载,至明朝的嘉靖年间,栽培已盛。到了清代更加兴盛,栽培面积已达千亩,曾建牡丹园数处,尤以“桑篱园”“凝香园”“绮园”最为著名,菏泽牡丹在中国牡丹发展史上独领风骚500余年,2012年菏泽牡丹栽培面积已达12万余亩。《曹南牡丹谱》载:“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清代即有“曹州牡丹甲天下”之说。

菏泽牡丹是在明清以来风格不一、大小不等的十几处牡丹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清朝道光年间的赵氏园、桑篱园,创于明代的毛花园,以及当时的铁藜寨花园、大春家花园、军门花园等。当时的县志记载:“每至仲春花发,出城迤东,连阡接陌,艳若蒸霞”。同时,让牡丹冬季开放的技术也在清代道光年间问世,成了菏泽花农的一门绝技。花农通过严格控制温度、湿度、调节光和空气,使牡丹隆冬发育,春节怒放。

菏泽牡丹的种植面积广阔,历史上种植面积最多时曾达五千亩,一九七六年调查还有三千多亩,单是城东的“曹州牡丹园”就占地一千亩,2012年菏泽牡丹种植约十二万余亩。每年四月中旬至五月上旬花期时候,千顷牡丹,一望无际,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好似人间仙境一般。2012年全国各地的牡丹,大部分都是由菏泽运去的。

新中国成立后,菏泽牡丹不断发展。传统品种延绎不断,新育品种日益增多。如今,菏泽人民又研究成功了“大田催花”技术,人工控制牡丹的花期,可使其四季开花,并通过了国家级鉴定。2012年,种植面积已达两万余亩,为全国最大的牡丹生产、科研基地。一九八二年,在赵楼、李集、何楼牡丹集中产地修建了“曹州牡丹园”,王梨庄恢复了以编制松艺动物为特色的“古今园”,洪庙新辟了具有传统品种的“百花园”。

2012年,菏泽供应外地的牡丹每年都有几十万株,品种达200余个,除销往广州、深圳、上海、北京、洛阳、西安、等各大中城市和港澳地区外,还远销日本、朝鲜、苏联、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菏泽市牡丹栽培历史悠久,明代已负盛名。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里就有“曹州牡丹甲齐鲁”之说,并写下了葛巾玉版的神话故事,后又有“菏泽牡丹甲天下”之称。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富有历史传统的曹州牡丹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2012年,菏泽市牡丹种植面积已达12万多亩,品种多至1237个。历史上形成的包括药物学、植物学、园艺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戏剧曲艺、民俗学等多科在内的牡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截至2017年,菏泽市牡丹种植面积达48.6万亩,品种1237个。其中成方连片1000亩以上牡丹种植基地59个。菏泽牡丹共有红、紫、蓝、白、粉、黄、黑、绿、复色9大色系,花型有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托桂型、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千层台阁型、楼子台阁型10大花型,先后参加园博会、花博会等国内外花展43次,荣获各类奖项561项。开发建设了中国牡丹园、盛华牡丹园、尧舜牡丹园、冠宇牡丹园等多个牡丹园以及成方连片在1000亩以上牡丹种植基地37个。其中曹州牡丹园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风景区,是国内外游客观赏牡丹花的主场地,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牡丹品种最多、栽植面积最大、相关科研设施最齐备的牡丹主题公园。

菏泽先后与10多家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立了中国牡丹应用研究所、中美牡丹生物科技研究院、油用牡丹工程技术科研中心、中科院菏泽牡丹院士工作站等科研机构19家,全市拥有牡丹专利30余件、国际领先科研成果10余项,主持制定的《牡丹籽油企业标准》成为国家行业标准,“菏泽牡丹籽油”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菏泽牡丹产品已进驻全国大型商超系统50多家、大型知名超市700多个,并顺利进入烟草系统“1532”渠道成功运营。

国际方面,牡丹种苗出口率占中国的80%,远销美国、荷兰、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全市实现出口销售收入1650万美元,实现牡丹产业总产值40亿元。

“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政府搭台、经贸唱戏。”1992年,菏泽举办了首届“菏泽国际牡丹花会”,特邀朝鲜、日本、美国、法国、德国等十余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及花卉商人参加。同时举办了大型的牡丹定货会,将菏泽牡丹推向世界。

曹州农谚云“谷雨三朝看牡丹”。每年花会期间都有几百万中外游人、画家、作家、书法家、记者、摄影师、刺绣艺人、印染设计师和爱国侨胞、国际友人以及当地居民云集花乡菏泽,观赏这“花大盈尺”的牡丹,并洽谈经贸合作。届时牡丹竞开,万紫千红,香飘数里,游人如织,汇成人与花的海洋,盛极一时。正可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截止2009年,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已举办了18届,进出口成交额就超过三亿美元,平均每届到会外商800多人。2012年菏泽牡丹已占全国销售份额的85%,成为了菏泽的支柱产业。累计共接待中外游客2700多万人次,经济贸易成交额达510亿元,签订利用外资合同360余项,对外合作领域涉及到一、二、三产业的40多个行业门类。

菏泽国际牡丹花会这一品牌在全国已颇具影响力,荣获“全国花卉类节庆十强活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等荣誉称号,菏泽市也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优秀节庆城市”。“2010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内容更加丰富,特色更加突出。希望各媒体在对本次新闻发布会充分报道的基础上,对本届花会各项主要活动继续给予充分关注和报道,为整个活动的成功举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花会期间举办活动数量逐年增多,举办规模逐年增大,接待游客数量及国外旅游者每年成倍增加,招商引资成果逐年翻番。09年牡丹花会期间,仅投资项目洽谈会统一组织签约项目15个,其中外资项目7个,合同外资1.69亿美元,内资项目8个,合同内资27.7亿元;全市接待中外游客达23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近11亿元人民币。

自1992年以来,菏泽地委、行署坚持“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宗旨,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18届国际牡丹花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简介:                                               

平书宪,山东菏泽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作家、诗人,现居济南。历任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菏泽市牡丹区第十三届、第十四届政协委员。作品多见于国家和省级新闻媒体和文学期刊,先后有200余件作品荣获全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山东新闻奖、山东省广播电视奖、菏泽新闻奖等奖项,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业务论文30余篇。被评选为山东省优秀新闻工作者,被中共菏泽市委授予“优秀新闻工作者”、“新闻宣传先进个人”;被牡丹区委区政府授予“干事创业先进个人”、牡丹区“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油用牡丹的资源分布
菏泽牡丹
牡丹
菏泽牡丹节①|曹州牡丹甲天下 探秘菏泽牡丹“缘”数观齐鲁
牡丹油之父
节庆经济之菏泽经验:一花带动一产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