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母亲的葬礼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母亲的葬礼

作者:田安之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真的如此灵验,父母自律谦卑,就不跨越圣人高寿的红线,乐慰地走了。我们没挽留住母亲,老人家走时七十三岁,那是一九九二年秋天。更没拽住父亲,八十四岁也走了,那是二〇〇一年秋天。

父母膝下——我一姐两妹。老人家为子女可谓含辛茹苦历尽艰难。虽然父母远去几十年了,并没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忘。哀思如潮,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有着情感的追思欲加清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恰逢“母亲节”奉献此文寄托哀思。在此怀着感恩之情,我的笔在跪着,蘸着泪水追思诉说母亲的丧事吧。

20世纪90年代母亲终因积劳成疾得了脑梗,经多家医院竭力抢救总算捡回了一条命。偏瘫举步维艰,康复、吃药打针还要去镇医院,由于在校不能经常请假,多半还是妻子用排车拉来拉去求医的。祸不单行母亲在家不慎摔伤了腿,多半也是妻子拉着去镇上就医的,在家抱里抱外替我尽孝。(至今每每想起此事甚是感激妻子。)九二年九月五日母亲再次脑梗,医生下了病危通知,我们姐妹几个跪求恳诉,最终只能含泪回家。

家里的近门近支闻讯母亲病危的信息后,纷纷前来探视,母亲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时而自语,时而手欲抬又止。几位老哥合议:看来老人家是想娘家人,于是让堂弟快速请来我表弟。(表弟小我几岁,与我二妹同龄,从前由于俺家境贫寒因此常住姥姥家,妗母奶水不足,我娘便把表弟和妹妹同时奶大。)现在突闻姑母病危的信息后如晴空霹雳,待神清气缓后,带上礼物匆匆赶来,族人们礼让进屋后,表弟便感恩戴德跪下泣不成声了。父亲哽咽着不住地喊着我母亲,“你侄侄来了……”。突然母亲努力地睁开倦眼,亲情地望着,嘴唇微动,手使劲颤动着。我表弟会意地亲紧地抱着母亲抖动的手许久许久。表弟泣不成声“姑娘我来了……!”娘再一次努力试探地往上伸去,表弟就势用脸迊合住母亲情感的手,突然母亲干瘦的手慢慢滑落,泪水涌出……。(这便是老人们常说的“辞亲泪”吧。)见此情景表弟撕心裂肺地痛哭起来,族人们哭声一片。族叔劝慰一番。不可慢待准备做饭,表弟哪有心情住下,于是我们便把表弟送出老远,表弟宽慰地说:“老表们,待俺姑娘也尽到心了,俺知道,……”。长辈们再表歉意,而后握手话别。

父亲与叔便决议现在要几个兄弟分头叫各家的孝子去。(我们是几百口人的较大家族。本族喜忧事也同时邀请别姓的,并请来了懂礼仪的乡邻。)不一会别门外姓的乡亲们各自带着一刀禾纸,面目悲泣话语痛惜地都来到了。父亲边让烟边谢意诉说,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礼当,一家有事百家忧”。

在几个长辈的吩咐下各司其事。我们早就为娘料理好了后事,此时姐妹、妻子端来了温水拿来香皂,开始小心翼翼地为母亲净脸洗脚梳头。几位婶子开始穿寿衣,老人家配合得默契,穿锦带银端庄得体华贵慈祥。接着驾请至安卧到早就铺好的灵床上。老人家一辈子干净利索爱花如命,再忙也忘不了浇花护草满院芳香。这不,大婶掐了一朵红菊花插在母亲头上,并自语祝福道“老嫂戴花,子孙发家”。(戴花与子孙过日子有什么关系,咱不懂别吱声)。

罩身纸也糊了。钱搭子也做好了。做“纸古嘟”是细活,马虎不得,老人多大要有多少条并蓬松如飘柳。在灵床前放张矮方桌,上面供着母亲的老年照,中间摆着香炉,两旁各放一支白色蜡烛,还要放两碟半熟的炊饼。方桌后要支起一株谷树,上面有谷穗并挂满纸钱。寓意为主人走后仍岁岁有粮元宝满树。早就停放在院中央的锦绣华丽花轿的轿夫张八李九,已敬候多时。

开始为母亲蘸眼了,用只小碗倒上酒,由大婶端着,妻子则用棉絮蘸着酒轻轻擦洗母亲的双目,大婶便附和着:“擦擦眼睛亮,一直去天堂”。(大婶真有才,出口成章。)“大婶,别忘了”。姐姐边说边从包里拿出一个金灿灿的东西,对着娘的耳朵带有商量的口吻,“娘,张开嘴”。在妹妹的帮助下,小金鱼顺利地游到娘的口中。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噙口鱼”。大婶又来词了:“金鱼含在口,财富子孙有”。大婶的文凭咱服了。

开始点燃门槛上碗里的酒精了。一切准备就绪,下面就是一个重要程序——“喊路”。

大叔问我准备好了吗,于是我演示了一遍,大叔点头示好。庄严热烈阴森神奇的时刻到了,我立时进入角色。马步斜身目视门外上空,手拿指杆大吼:“nia、nia(我们老家母亲不喊娘,更不叫妈而亲亲的称呼nia)向西南,坐上轿,带足钱,西天菩萨等着您,快快修行早成仙!”话音未尽,大叔手起刀落碗两半纸燃起,门外的轿已变成一团火焰升腾上空,这便是“倒头轿”。意为老人家已坐轿启程或驾鹤西行,去了一个极乐幸福的世界。

母爱情深,我情感喷涌难以自控,哀丧无比嚎啕大哭。满院子哭声一片,远门的几位婶子再三劝慰方才停息。然后再把“纸古嘟”按男左女右插在门旁。(这便是广而告知此家有丧事,走去的是女士)。

此时巳午饭时分,家人们便开始忙活起来……。

放下碗,家属们开始洗刷,男孝子便执丧棚,执棚有技巧,先把钢架撑起,上面披上篷布,四柱同时立起绳索系紧宽敞亮堂。棚里屋内还要铺些麦秸既松软又吉祥里外金毯。此时几位缝制孝衣的可忙了,重孝子是条巾勒头,飘带一长一短(示意已有一老不在)用麻丝系后,耳部的条巾上钉一朵棉花。(意为悲哀之极两耳不闻外事,全盘委任总理,你办事我放心。)远一层的孝帽后飘带也是一长一短的。帽顶子可有分解:孙子为白色,远层的为黑色,再远层的为蓝色。女孝没有分解,统为白头巾及孝衣,哀杖不足三十厘米,腰躬一百二十度,方才礼成。男女重孝子统统用白布掩上鞋面为重服。男重孝子跪在堂房上首,女孝子及闺女们跪在西面。门外棚下孝子们也按辈分由里向外男东女西地各居各位。这吧,扩音器正播放着哀乐,随着凄悲肃穆的乐声,乡邻们一起三三两两地走进家来,首先双手敬上禾纸,多半是“懒四叩”省时礼重。我们孝子们接来送往感谢倍至……。

天色渐晚,烧了关门纸后男女孝子陆续散去,尽管屋里门外的灯光闪烁,可桌上的烛光仍旧晃动摇曳,这为“长明灯”。此时此景我耳旁似乎回旋着扣感人心的感恩之歌:“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我想对您说……”。

“折腾这些天,睡去吧”。爹再三督促我们,“不,俺要给娘做伴,守着娘”。爹含着泪不再作声,我们姊妹几个与娘一顺头睡下。同时守灵的还有近支的兄弟和两个外姓叔叔。妻子炒了点小菜,拿了瓶酒来给他们打发寂寞,我醒来给他们斟斟酒,爹可能喝得有点酒了,哀叹不止:孩子他娘自来俺家没过好日子,对不起她……。爹有些哽咽了。叔们机智地岔开话题,开始议论送信人员与送信路线及亲戚范围了。

夜真漫长鸡喊几遍,太阳都懒得醒来……。

待第二天约九点,我姥姥家的表弟接信如约而至!哀乐响起男女孝子穿戴整齐鱼贯而出,总理亲自带队,我垂首弓背拄着哀杖微步远迊,表弟一行男女近二十人,个个面目肃严目光凝重令人寒战,大有问责之势。多亏早有料想“舅爷威大天,老表掌大权”一点不假。“跪叩首——!”我如梦方醒。把表兄弟们恭敬地接到家里。礼毕再次“顶孝”跪拜……。亲友们尽情至十点方才完毕。

火化车停在街口敬候,待男女孝子拜毕火化车,司机便开了后门,取下抬架放在母亲身旁,众人一起恭敬地把母亲请放在架袋里。而后架至车厢内,关上车后门,我两位族兄带着手续开始上车。此时此刻我们将与母亲话别,再也见不到母亲了。顿时泪如泉涌哀嚎大哭,肺腑之声哀伤无比。

(用棺木可没这么简单。待死者入殓后,重孝子需叩请〈乾丧是男的姥姥家的代表,坤丧是娘家人的代表,〉受邀前去观殓。即死者的面容是否安详,陪葬品是否得体,只不过是个流程。下一个核心程序便是“授钉。”待封棺后,重孝子再次叩请贵宾双手擎托盘,里面放着包着白柄的斧子。在众孝子的簇拥下位于棺旁,蹬上板凳手握斧柄。众人聚精会神敬仰待命,这是耀威、荣光、神圣、肃穆的时刻。紧随哀乐居高一呼:〈“表X躲钉——”!或“姐、妹、姑母躲钉——!”〉手举斧落完成使命。木匠师傅接下再砸……。此时屋里屋外哭声震耳欲聋。一会凝固的气氛渐渐稀释,缓松下来……。)

其间席罢。下午三点传来信息我们便在路口敬候。哀乐渐近男女孝子分跪两边。泪水早就模糊了我的双眼,路口摆放的椅子上安放着红布包裹着的骨灰盒。总理亲自带俺叩请老表们迎拜。依序进情完毕由我请母亲的骨灰回家,村中的乡亲们也来敬观同时心情沉重。此时我心情更难受:从蹒跚学步到送我学堂,从伴我玩耍到躺在娘怀里听故事,从教我做人到我成家立业……。爹娘为俺姊弟几个付出多少艰辛啊!呕心沥血。可今天俺家日子刚好了些,母亲竟撒手人寰,怎能不使我悲哀万分心痛欲绝呢?孩子痛哭流涕搀扶着我将母亲接请回家,结束了一街的哭声开始摆供上香了……。

(当时乡村推行火葬势不可挡。现在回忆起来政府这一丧葬改革举措有啥不好?节俭、环保、根除阴影、节约土地等。随着民俗的进步,农民也乐于接受与时俱进习以为常了。我对党坦诚地说,自20世纪八零年至今年春节俺村没有一例偷埋的。春节后手机网上专家开始对丧葬改革说三道四横竖指责。坏了,一夜回到改革前……。当时农村也不提倡丧葬乐队,我去村里请示:用哀乐没什么阶级性,花钱不多,传统文化,只是增强悲哀气氛,有凝聚性层次性。领导觉得还有半点道理只可默许。)

下午六时许,让几位兄弟把几位总理、先生、厨师及俺家族代表请来。他们都德高望重见义乐为热心实意。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开始议事:首先选治丧日子,老先生戴上老花镜,仔细翻动着几本发黄的书本查究完毕,终拍板于安葬吉日九月十六日。大家都投了赞成票,我再为老先生斟上酒,老人快慰地开始挥笔书稿……。大家边喝边聊各抒己见建言献策。一:总理组四人(全盘操作)。二:外柜组六人(记录礼金)。三:内柜组六人(供应烟酒干粮等)。四:哀乐组一人(服务于乐队)。五:大棚组三人(整理桌凳及环卫)。六:祭祀组二人(迊花圈及礼祭)。七:帮厨组三人(供水剥菜及卫生)。八:上菜组三人(上菜撤桌)。九:打坑组四人(打坑抬轿掩埋)。十:烧茶组一人(供应茶水)十一:孝组一人(缝裁制孝帽)。席罢总理们开始推荐所用人员……。大厨师开菜单丧事两天的事,计五十桌,二十八桌的长席,二十二桌的大席,长席十个盘子,大席再加两个大件计十二个。(咱自己买菜,实惠。当时来说档次属较高档的。现在看来有些寒酸了。现都是包席,档次也更体面了。)打书草可是文笔细活,之乎者也。父亲主丧和我主丧称呼是不一样的。父亲主丧应写“荆室X氏”……。自称为杖期夫XX拜。而我主丧则书“家慈X太君……”。自称哀子XⅩ泣血嵇颡……。远一层的按期服、功服、小功、缌服续写……。一家族更大的终写“族繁难载”。下书一般是送着信的亲友,丧事前几天给对方,让亲戚有所准备……。

夜晚也有项目,按风俗凡属母亲所有衣物统统烧掉。并在午夜去街上烧断路纸,意为您已上天堂成神仙了,不要再畄恋凡间琐事了。

(当时直接在偏僻的石塘坑一火了之,环保。而今不让焚烧了,看沟里路旁随处可见净是死人的东西及有关丧葬的物品。给环卫、安全留下很大隐患及阴影……。)

因老林穴位已满,只得给母亲另选墓地,总理们便开始推荐功高智深的先生,最终认可邻村的风水高师。九月十二日天高云淡凉风习习,我们一行十人簇拥着老先生走坡越岭追风寻水,突地先生豁然神开戛然止步,自语道:就此就此!拿出罗盘左放右转,设点照射,旋转几圈后止步,故弄玄虚喃喃咒语。“此处背山旁水”大师大吼一声:“后为玄武头枕大凫山,前有朱雀脚蹬凤凰山,左有青龙绕坟地,右有白虎守明堂,子孙后代坐高官,人财两旺把福享”。

此时气氛热烈起来,七嘴八舌你祝我贺。可我父亲脸色骤然晴转阴,神情凝重连忙躬揖道“先生,不要,俺没那命,子孙有饭吃就知足了!”(爹旧社会过来人,又经20世纪六○年大饥荒,饿怕了,自然不敢妄想,能吃饱饭就是洪福来临了)。(眼前没看出来子孙优异之处,但个个憨厚,咱倒是生活比较富裕。全是党的政策好。)……。招待完毕便带着礼物酬谢坟茔地主人。因乡里乡亲的人家委婉拒绝了。

因是两天哀乐,所以十五日的议程也安排得充实,最主要是中午的“接三”,(何为“接三”即有德之人去世三天,经上帝考察合格招收,魂可入天堂。突然地离去,家人能不思念?故接回府里,也叫“送三”)。记得那天风和日丽,哀乐响起,鸣锣开道,孝子就位,把我母亲一件上衣搭在轿上,牌位为“家慈X太君之灵位”敬放轿里。“起轿——!”向着林茔的方向亦步亦趋小步慢行,至村林茔方位烧纸祭奠接魂回家。不能冷漠,三哥还要我念叨不止。手握轿杆“nia、nia咱家走,家里吃肉也喝酒”。我莫名其妙,小声追问三哥“前几天撵得她老人家脚不连地,这又八抬大轿这么个声势请她老人家。不会来,能不生气?”哥怒气愤言道“混账东西,哪这么些熊话?”(唉,多嘴多舌活该,少说为佳,听之任之为妙,你耳朵上的那朵棉花寓为何意,装聋变傻吧。)待把老人家请入上堂,摆上供品叩首已罢即到开席时间……。

由于招待好,乐手们自然卖力,断断续续直吹、唱古戏至九点。摆上座位拿上几盒烟,乡亲们随便吸,天不热不凉自然坐得住乐意听……。

十六日启门治丧,预报为晴,艳阳东升与约而至。为烘托庄重肃穆的气氛,自然缺失不了老先生的墨宝。大字挽联张贴大门两旁:“育子孙终生勤俭,待亲邻一世慈善”,横书为“淑德流芳”。此时哀乐奏起,乐队高歌。各小组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纲举目张有条不紊。“一早三光,一晚三慌”。九点前一定待完家中所有人员。果真,这吧,姥姥家的老表们已近在眼前,既有“三牲”也有花圈。总理们也不敢怠慢,先问好,再敬烟。祭奠组人员快速组织孝子列队两旁。还是大礼相迊,待贵宾尽完情后仍由我跪顶孝分发至各位再尽情。迎来送往“孝子的头满街流”。街两旁的花圈上的挽联写满了对母亲哀念情思。

最重要的贵宾不能怠慢,找干净的房舍专人接待。早晨便饭席,中午大席,这是当天的重头戏之一。大棚桌凳整齐划一,先铺桌布再上歺具,两盒烟,一瓶酒。客人入席,上菜至齐,略许,男女孝子分别谢菜,待会再谢饭。贵宾们更是优先,在乐队的陪伴下进屋叩谢。

出丧路祭是发丧最大的看点。(如用棺材,出丧时更是惊心动魄,僻窄之处更是擎重壮士大勇大智扬威之时。乐队长号一响,精神抖擞双眼炯炯奋力一搏化险为夷,直抬至路祭处方可歇息观众翘首竖指喝彩)。

咱这用骨灰盒放进轿里,抬至街面处停放片刻,再次抬起时,总理示意我摔盆。(“摔盆”这是确权,告知世人本人为死者世俗的法定继承人。)无需造势扬威,再抬至路祭桌后。(如用棺木那阵势可大不一样,荣光八面。男为黑色,女为红色,棺材的前脸上写满吉祥。“金童前引路,玉女送西天。”上盖书:“一梦千秋”。中脸为“大寿”。词不达意。莫笑,俗话说“不见棺材不掉泪”真的,见景生情,……。现在大多贫穷农民已被世俗、专家、富豪绑架了。现在棺材被忽悠到六七千、万多元不等。豪华酒席。扎纸、花圈花篮、孝布白鞋,沟渠路旁随处可见,已泛滥成灾……。红白喜事由于专家的教唆,富豪们无政府主义,非常任性有恃无恐,不断翻新炫富,致使农民也得跟风随俗,否则你将是大逆不道,扣门不孝,殃及三代,农民真的欲哭无泪了。政府该管管了!)(话归正段,最耀威显脸的还是这场面,待歇息片刻“架子头”怒目聚神,声嘶力竭指杆一扬狮吼一声:“看钩子——垂身——发起——!!”。话落身跃站在丧架上,那才叫个威震八方!……。)

桌上摆放着母亲慈祥的老年照及牌位,花絮及祭品,桌后上立着表弟的花圈,挽联为“恭敬于大淑德姑母大人之灵前”,下联为“愚功服侄XⅩ泪挽”。男孝子跪列两旁,女孝子哭泣在轿后。

路祭开始乐队伴奏,礼让十分自然娘家人捷足先登,十多位老表们由表弟带队,后排两队。“九拜礼”躬身叩首大方雅致,默切和谐,博得大家称赞。亲友们有“懒四叩”、“五拜礼”、“二十四拜”的。乐队见观众如此之多为老人送行,兴趣盎然乐兴大发,一曲又一曲,鼓腮顿足,用尽功夫,耍尽花样,赢得大家阵阵掌声。

林不远一会便到,挖坑的几位已敬待多时了。把轿停放在坑旁由我把骨灰盒抱放进用砖砌好坑内,总理调整一下。示意我叩请老表们观看,表弟一人墓前一站,故作认真严慎的样子,点点头:“很好”!总理回敬:“多谢了。”我们孝子再次叩首。(此时轿、牛及其他祀物品一同灰烬,“虽死犹生”世俗勿疑。足够母亲走后享用得了。)各位上着林的贵宾陆续送纸钱泣叩首,接着打坑人员协力上墓盖板,总理又示意我辞客叩首。

接下来我领先围葬坑撒土……。封坟、男女孝子圆坟插上雪柳和幡并磊上纸钱门。老人入土为安,天堂之路一路走好……。

第二天便是“谢酬”,敬邀各位总理、家族代表及应急处理人员,(还账、清理杂物等两桌)酒菜端上,酒过三巡,父亲起身端杯先致谢:这些天各位老少兄弟爷们,没少操心跑腿,替我分忧解难,多谢各位了……。父亲虽是族长此时激动得热泪盈眶,要与大家同干一个,大家连忙站起……。父亲命我再先给两位外姓大叔各斟一杯,老哥仨又同起一杯。此时俩叔同斟一杯,深情恭敬地带有三分醉意地走到供桌前,把酒供在母亲相框前,恭慰地说:“老嫂:您放心走吧,忠厚传家,以后错不了……。”

母亲的葬礼十七日才真正完美地落下帷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推荐 | 刘贤江:追忆老娘舅
[湖山作家群]柏才坚的散文《舅父》
乡村纪实:奶奶讲的这两则故事,虽然内容简单,却寓意深远
夕阳醉了
丧事开场白 (共6篇)
丧事主持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