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注意!学音乐不是孩子没坚持、不想学,而是家长这样“暗示”了……



家长问孩子:你觉得怎么样,喜欢吗?孩子回答:很好,我喜欢!家长接着问孩子:你确定吗?孩子说:我确定!家长说:我们再考虑一下!

过了几天,孩子好像真的失去了兴趣,家长这个时候再去问孩子:还学吗?孩子说:不学了。家长则是一副很高兴的样子说:我早就知道你坚持不住的。

讽刺的是,这个时候的家长好像打了胜仗一样。


严格来说,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段子,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经历过很多这样的事情。有的时候,并不是孩子对音乐没有兴趣、不想学,而是家长在言语间暗示孩子,这件事有“商量”的余地。正是因为这样,有很多孩子因此与音乐无缘,甚至有一些原本很有潜质不错的孩子,因此放弃。

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在学音乐的这条路上,家长比老师起到的作用更加重要。我国著名钢琴家陈敏就曾经说过,学艺术20%靠老师,20%靠学生,60%靠家长。


戚薇和李承铉的女儿就在学琴一年多时,发现练琴又累又枯燥,提出不想再学了。爸爸李承铉则语重心长的说:“等到你13岁以后再做这个决定。因为你自己要求学习,所以一直到13岁这个时间内都是锁定了,你没有选择权了。”


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态度

什么样的孩子学不好琴?是那些家长态度有问题的孩子们。我见过的家长大致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第一类,“假装冷静型”,这类家长就跟文章开头的段子中说的那样,家长潜意识里就认为孩子不会坚持下去,也给孩子“不想学就可以不学”这样的暗示,孩子在接收到这样的暗示后,再加上孩子原本就是三分钟热度,自然而然就放弃了,表面上是放弃了学琴,其实是放弃了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以及未来的多一种选择。

对于这类家长,我只想说,其实家长们低估了自己的孩子,从自己主观上,把自己的孩子推得离音乐更远了;


第二类,“一时上头型”,这种类型的家长,大多数会给孩子报很多个兴趣班,或者是带孩子参加过体验课后,给孩子报好几个兴趣班,导致孩子的时间被严重压缩,孩子的精力有限,不能应对所有的兴趣班,导致最后,一个兴趣班都没有学好,孩子还非常疲惫;

第三类,“随便学学型”,这类家长对孩子学琴的态度是非常随意的。他们认为,孩子以后不走专业,随便学学就行了,因此经常有可能出现不按时上课、不积极练琴的情况。这种情况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当孩子认为,做什么事情都像学琴一样,不想练就不练了,或者说随随便便应付了事,那孩子以后做什么都做不好;

没有坚持不住的孩子,只有中途放弃的家长

孩子天性爱玩,并且对任何事物都抱有好奇,很多家长可能会因此认为孩子定力不强,容易半途而废。但坚持也是需要培养的,或者说,坚持的品质是可以通过学琴锻炼出来的。

孩子表现出的兴趣减少可能是因为惰性使然,因此,我们并不建议在孩子对练琴表现出抗拒的时候就让孩子放弃,家长们要帮助孩子度过这一段时间。


当放弃成为了一种习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今天孩子觉得学琴没意思,家长心疼孩子,于是决定不让孩子继续学琴了,明天孩子去学唱歌,可是几天之后又觉得没有意思了,继续放弃,长此以往,孩子在遇到困难和瓶颈的时候,只想着逃避问题,而不去想如何解决问题,那么孩子今后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无论是陪伴也好,或者是态度强硬也好,能坚持学习音乐,对于孩子来说是受益无穷的。只有家长坚持,孩子才会跟着家长的脚步坚持下去。


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家长能严格监督孩子练琴,并配合老师教学,那么孩子的艺术水平一定不会差。另一方面,孩子也能因此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受益无穷。

如果您也认为家长的态度对于孩子学琴来说非常重要,就请点亮文末右下角的“在看”,并把文章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吧!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说一说您认为,作为家长,在孩子学琴期间应该做到些什么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育儿经||看一看,你家的孩子适合学习音乐吗?
著名钢琴家直言:学艺术20%靠老师,20%靠学生,60%靠家长!
学琴,半途而废的永远不是孩子
为什么要让儿子学钢琴!这一次我彻底明白了
爆火,琴童家长们不得碰触的“学琴致命伤”!
孩子在学琴过程中感到厌烦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