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活久见!“纺织老板排队等待工人挑选”,月薪两万没人干,现在年轻人怎么不去纺织业了?
Q:
“工人挑选老板”背后折射出什么?

春节后,一条广州老板排队等待工人“挑选”视频戳中了纺织行业人士的心窝。视频中,广东省广州海珠区康乐村一带一段3公里的小路上,站满了制衣厂老板排长队等着被挑选的场景。他们拿着各种衣服样品,举着牌子等着路过的工人挑选。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来源:打量视频

视频中,广东广州某制衣厂负责人李女士说:“以前是工厂挑工人,现在是工人挑老板了,现在90后、00后都不会学这个了。”

这段视频引起热议的地方是“老板为大”的传统印象被颠覆,如此令人大跌眼镜的颠覆不免令人唏嘘。



为何出现老板排队被挑选的现象?

小纱分析原因主要是


01

当地“就地过年”影响并不明显,可能在该政策出台前,已经有不少员工返乡,年后返城员工要元宵节以后才大批出发,所以才出现了招工老板比求职人多的现象。


02

今年节后纺织市场情况向好,大家都想抓住“金三银四”这一传统旺季,企业订单较多,各个厂暴增的订单激发出更多用工需求,加剧市场“用工荒”。


实际上,“老板为大”这一传统印象被颠覆不是首次出现,据《南方都市报》报道,2018年元宵节过后,广州市海珠区中大布匹市场附近大街上很多工厂老板在街上排起长龙招工,熟练四线工月薪2万元,尽管老板开出不低的工价,却还是难以吸引揾工者驻足。
只是,这一次因为疫情,这一现象被置于台面上,借助互联网被放大,但是背后也折射出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行业的招工困境。纺织行业曾经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曾辉煌过,只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纺织产业也不复往日的荣光。

随着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攀升,而很多纺织厂却仍在重复低水平的重复投资,生产成本的日益高企和收益下降成为难解的矛盾。

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崛起,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与纺织行业相比,外卖行业投资少,见效快,工作时间自由,只要送单多,就能得到更高的收入。而纺织行业是需要一定技术含量的行业,绝不是短期就可以上手的简单工作,年轻人入行,至少需要投入一年以上才可以达到较好的操作水平

与送外卖、快递相比,显然纺织厂需要更高的技术含量和工作强度,务工者也需要面对更多的工厂制度约束,也许,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不愿意吃苦,而是在有更多选择的情况下,更愿意选择门槛相对较低、工作时间相对自由的工作


视频显示,纺织厂的一位女子称“年轻人不愿意干,干几天玩几天,招人实在困难!工作条件也不错,夫妻两口子一月能赚一万五六,到了年底能赚两万三四!”

除了招工难,当前纺织行业还存在员工平均年龄较高、人才断层的问题。小纱也曾和众多80、90后聊天,在他们的传统印象中,纺织行业是科技水平低、附加值低的行业,进纺织厂意味着吃更多苦。一位纺织企业家的女儿说,纺织行业还是蛮累的,如果她家不是纺织厂,她也是不愿意做的,她是因为家有纺织厂,毕业后子从父业选择入行。

尽管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必备项,纺织行业永远有市场,但是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攀升和年轻人不愿意入行都在倒逼纺织行业转型升级。

一、降低用工水平的智能化车间是未来纺织厂升级方向。80、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不愿从事工厂生产的工作,即使招来了也不愿意上夜班,企业招工难问题越发凸显,因此倒逼企业不得不加快智能化改造

智能制造在减少用工的同时,降低了对工人熟练水平的要求,江苏大生、裕大华、魏桥创业集团等国内优秀企业先后建设智能化车间,打造“黑灯车间”,大大地减少了人工操作,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进而降低运营成本。智能化将成为纺织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加快新产品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虽然国内纺织服装产业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仍然处在利润较低又透明的生产环节。多数企业在新型纤维、面料等产品开发及品牌营销上仍然没有竞争力,缺乏技术附加值。

行业内有句话:“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 一流企业做标准”。虽然曾经的纺织大国欧美早已去纺织化,但是仍利用知名品牌和行业标准在收割产业链上大部分利润。

大家可能都觉得纺织服装没有什么利润,实际上当我们真正建立了国际知名品牌,建立了世界一流的标准,年轻人不用挤破头去买耐克阿迪,纺织服装企业不用将大把大把的钱送给国外知名检测机构时,或许那天我们纺织服装产业才可以真正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江苏、浙江、江西等多地已经制定发布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蓄势打造纺织优势产业,着力夯实制造业根基。

马建荣先生

申洲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马建荣提出了有建设性的观点,他批驳了“纺织行业是夕阳产业,是低门槛行业”的论调,他认为纺织服装最核心的事情就是“拥抱创新,拥抱高科技

首先,衣服的布料要不断创新,要研究新材料,提高科技含量。其次,服装还要做到面料的功能化。随着科技的发展,纺织品的作用也不仅仅局限于衣物,还应用到太空、汽车、医学等领域。
织物版”五星红旗首次闪耀月球,在正负150摄氏度的温差下仍能“保持本色”

作为纺织业上游的纤维是创新之源,每年中国纱线网主办的纺纱技术创新研讨会和纺织原料大会都能引起行业人士的极大关注,说明大家对新品动向的关注,行业需要加快发展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注重品牌提升和产业链延伸。

另外还要加大对高端设计研发人才、高级营销管理人才的引进和重视,让优秀人才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为行业研发更多创新产品,通过上下游合作,为品牌赋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三、打通员工上升通道,建立科学的薪酬制度。80、90后是互联网开放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与前几代人相比,个人意识更加凸显,就业时也更加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选择一个行业,可能不只是养家糊口的刚需,而是选择一生的事业。

当他们怀着青春的气息和追梦的热血进入企业时,更希望企业为他们设计清晰的职业成长路径,也希望通过自己双拳的打拼赢得面包和理想,纺织企业应该充分遵循按劳分配的规则,能者多劳,为那些有能力的年轻人提供更科学的薪酬体系,只有这样,企业才可以将人才招进来,将人才留下来。

四、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和福利。纺织厂的员工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工厂,把所有青春热血都投入到火热的生产中,可以说与企业休戚与共,每一家企业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员工的辛苦付出。

行业内一些优秀的企业家往往都有一个共性,愿意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据中国纱线网最近对企业家的采访了解到,杭州港佳徐国祥董事长、湖北天门纺机沈方勇董事长都很注重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

徐国祥董事长


沈方勇董事长

新一代就业人具有新时代的就业理念,不仅对企业的硬件设施有要求,对企业的软件如企业文化、员工间的人际关系、节假日福利甚至弹性的休假制度都有更高的要求,只有企业家把“以人为本”的理念时刻记在心上,才会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加入企业。

中国纱线网认为,纺织行业要想可持续健康发展,自身的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升级后的纺织行业会为年轻人提供更好的职业选择,也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



每日互动


请问您认为纺织业如何解决“招工难”“员工流动大”的问题,欢迎文末留言评论。


来源:中国纱线网原创,授权转载,请注明中国纱线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料和产品价格“倒挂” 纺织厂无奈提前放年假
老板“跑路”继续:纺织业两极分化
纺织老板哭诉:月薪8000元难招人!看网友回复:打死再也不去织布
上海下岗纺织工人访谈录
石家庄和平路上那一大溜儿的纺织厂
又一低调巨头崛起!老板身价1700亿,公司超越华为成为第二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