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文苑】No.20793期H版||叹红楼之香菱 文/潘振荣
上海文艺
欢迎您的阅读
《广州文学》、《上海文苑》、《北京诗词》、《广州诗刊》、《上海诗刊》属于共同平台!


    叹红楼之香菱
    文/潘振荣


        多年以后当香菱在回忆起自己的青葱岁月时,她会记得父亲带她去看热闹的那个午后。远远来的一僧一道,劝父亲舍弃有命无运的她,她才五六岁,为何要承受这样的命运,是她做错了什么吗?还是自己不该来到这个世上。香菱一边想一边依靠在父亲温暖的怀中。
     父亲有事将香菱交给家仆看管,家仆看管不力,以至于她被拐子拐走。香菱怎么也想不到,她锦衣玉食的安乐生活会终结在一个拐子手中。她与那拐子素味平生,他凭什么打断了她安静而又平和的生活。她更不会想到后半生会与仆人的身份挂钩。
      她在拐子的监视中艰难的过了几年,这些年,她被打过,骂过,也曾想过逃跑,可她一个弱质芊芊的女孩子,该如何的逃跑。她无时无刻不想着父母,想着他们能来救自己,她甚至想过自尽,可她没有那样的勇气,尽管拐子对她百般打骂,可她依旧对未来很向往,她始终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她相信只要坚持,总能守得月开见月明,可她忘记了自己生活的时代是破旧不堪的,那个旧世界气量很小,小到容不下一个孤单女孩子的单纯想法。
        就在她适应了拐子的打骂后,随之的流浪生活使她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子却要遭受那样的精神摧残。她有时也抱怨过,有时憧憬过,但更多时候是无奈的。
     就在她以为这一生都要在漂泊中度过时,她遇到了生命中第一个爱自己的男人冯渊,尽管她是被他买回来的,可他钟情于她,全心系于她一人。比那些家财万贯妻妾成群不知收敛的人好太多。她自叹终身有靠,从此不再漂泊,也会好好的去爱冯渊。
      可叹佳人自古多薄命,拐子却不守信用,又将她偷偷卖与薛家。若是平常人家,冯渊公子还有理论的余地,可偏偏遇到的是人称"呆霸王"的薛蟠,他最是一个不讲理只论权势的无赖,在他眼里,为人处事只管自己喜不喜欢,他的才不管你什么法律良心?他这一顿暴打,不仅打伤了冯渊,也彻底打碎了香菱通往幸福之路的唯一希望。因为在这不久,冯渊公子就殁了,香菱也被他强行带进了薛家。
       香菱刚到薛家,备受欺凌,因为那薛蟠本是个粗人,她不懂得照顾香菱的感受。香菱在薛家的日子一天天难过,只有薛蟠不在家时,她才有难得的快乐。她曾对着夜空中的月亮静静的发呆,谁也不知道她在思索着什么,她也曾看着水中的鱼儿细细回味,也许她盼望自己能变成一只鱼儿,可以自由自在的游走于水中,但她却忘了没有水,鱼该怎么游?现实的生活犹如一谭污水,她怎么游都洗不干净自己身上的忧愁与困苦。她在艰难中默默的寻找着自己人生的出路。
        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香菱意外的来到了大观园。在大观园中,香菱结识了黛玉湘云等一众好友。虽然她们尊卑有别。但大家并没有轻视于她,反而积极的和她来往。她在强烈的求知欲下向黛玉学起了诗。她没有接受过很好的教育,但她的天分中生就一种特殊的潜质,那就是她的做诗才华。她虽然少时被拐子拐卖,但出身书香门第的她从小就接受过诗礼的熏陶。
       她刚开始学诗时很困难,因为她从来没有接触过,更别说是做诗了。那学习的过程很艰难,但她还是坚持下去,因为诗中能寄托她的哀愁。她发愤图强说什么都要把做诗学会。刚开始练诗时,她的语句上句不接下句,完全是语无伦次。但黛玉并没有责怪她,而是很耐心的给她讲解做诗应该注意的措辞造句,她也很认真的学习做诗。首先她每天花费很长的时间去看书。白天没有时间,她在灯光下挑灯夜读,当别人问她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她笑着说自己也不知道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只是一味的苦读,傻傻的坚持。后来才有了梦中做诗的美谈,那也是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结果。
    在诗中她把自己比作嫦娥,虽然荣华不尽,但却没有自己应有的自由。她一直很向往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所以诗也代表着她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梦境往往是美好的,但一旦与现实接轨,就显得很清脆易碎。香菱也终逃不脱现实的枷锁。
     她从大观园出来后又一次迎来了厄运。迎来了一位比薛蟠还难缠的活阎罗,把个香菱折腾的累死忙活,香菱有时在瞌睡中还给这位活阎罗挥舞着羽扇,她稍不如意就对香菱破口大骂,甚至还唆使薛蟠对香菱棍棒想加。香菱受尽了委屈,却没有办法倾诉。
      香菱的百般委屈求全,不仅没有给她换来宁静平和,还带来了致命的危机,他们见香菱怯弱,就变本加厉的欺负香菱,还诬告香菱弄的举家不得安宁,气的薛家夫人要把香菱变卖,是香菱苦苦哀求,才得以留在宝钗的身边。
       香菱有时在想她到底做错了什么,要这样的折磨她。她向旧的世界抗争,可她一个芊芊女流,能争取到什么,她有时在想何处才是自己最终的栖身之地。她为所爱的人曾付出过自己的一片痴情,可她最后还是倒在追寻情和爱的路上。
     作者有言:情爱本是天注定,一片痴心在人间。也许像香菱这样的女孩子,痴情终老才是最好的归宿,因为她的心中有了爱的依靠。
我机缘巧合来到南方后接触到许多的女孩子,我们是中国梦的第一批实施者,我们受中国梦感召,自愿背井离乡,来到南方某一城市,忍辱负重,积极运作,成功构筑着祖国的经济长城。我在她们的身上看到了女孩子独有的坚韧和坚持,她们也犹如红楼梦中的女孩子一样,虽然弱质芊芊,却能引领时代的潮流。她们的身上自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和韵味。我评红楼众人,是将书中的故事现代化,我赋予了她们不一样的生活轨迹。借以表达我对身边女孩子的敬意和最衷心的祝福。
 潘振荣,中国当代诗人,作家。一九八九年出生,成长于中国大西北陕西省关中地区——人类发源地蓝田猿人遗址附近。从少年时代起就酷爱文学,中学时代以一篇《祖母礼赞》名动整个校园。参加工作后仍笔耕不断,经常爱去游山玩水,坚信创作来源于生活。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中每一个感动而又平凡的瞬间。作品常见于天天快报、今日头条等媒体报端。还曾参加全国举办的爱情诗大赛并获优秀诗人、杰出诗人等荣誉称号。诗歌代表作:《像秋千的女孩》、《记忆中的爱恋》,散文代表作《被风吹过的人》、《狼与狗》。感谢一路有您……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
     作者:编委会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也必将为文学事业而做出草根的奉献!热爱,志趣,是生命最光彩的部分!感谢有您感恩有您!


编委会集体奉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女儿呆香菱-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楼梦》中那么多丫环侍妾,为什么唯独香菱学诗?
【随笔】百荷踪影:《红楼梦》香菱学诗,远方是诗,回忆也是诗
红楼梦魇――平生遭遇实堪伤
红楼里,唯有她与黛玉比邻生同脉香,并得了宝钗难得的温暖与真心
段江丽:纯真之女——香菱(红楼人物家庭角色论之十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