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西永修吴城叶氏宗祠重建竣工庆典
助 人 渡 己 ◆ 和 谐 进 取
今天【2017年10月6日】,江西高永修吴城叶氏宗祠重修竣工庆典如期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区的宗亲代表们连同当地宗亲们共4000多人一起见证了今天这一盛况。
我族宗祠建筑面积860平方米,祠弘宇阔,古朴大方,门楼高盈,雄伟气派。进入前厅,宽敞明亮,中间天井吸天地之灵气,纳日月之祥光;天井两旁分设厢廊,廊壁饰以家族文化,弘扬祖德,教化儿孙,彰显地方文化;祭拜堂上方神龛中,始祖神像肃立其上,自上而下依序摆放列祖列宗排位,烟火袅袅,祈祷声声,箫鼓鸣和,肃穆庄严。
☟吴城叶氏重建竣工庆典
2017年10月6日
吴城籍清代京官叶一栋 永修县吴城镇西庄叶家,是座历史悠远的古朴村落,处于鄱阳湖滨赣北平原上。我母亲是西庄人,小的时候,我差不多每年都去那里做客,因此常听人说西庄叶家风水好,是个出人才的地方。我不懂风水,不过我想,西庄村,远以青山为屏,近与碧水为邻,枕山而临水,四周是广袤的湿地、草洲、农田、湖汊,至少视野是开阔的;这里花草丰茂,绿树成荫,鸟啭莺啼,天蓝水清,如此优美的环境自然会有灵性。不是吗?在清朝雍乾年间西庄村就出了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叶一栋。老一辈西庄人只要提到叶一栋的名字,没有不翘起大拇指交口称颂的。
叶一栋,方絅公之次子,字廷斡,号泊齐。吴城墨庄(现称西庄)村人。生于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十一月廿三日丑时,殁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八月十九日卯时,享年八十有一。卜葬于吴城丁家山大庾岭。
叶一栋,出身于贫寒家庭。父亲虽是个普通农民,但对儿子却寄予厚望。“栋者,栋梁也。”父亲给儿子取“一栋”这个名字是有深意的,希望自己的儿子发扬耕读传家精神,既勤事稼穑,丰五谷,藉以安身立命,又以读书为乐,知书达礼,修身养性,日后成为“国之栋梁”。他家门户上贴的那副对联“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便是最好的见证。直到现在,不少西庄人过春节的时候仍喜欢张贴这副对联,以此勉励晚辈发奋读书,报效国家。
叶一栋自幼天资聪颖,卓尔不群。6岁入私塾,从懂事那天起,他就谨记父训,夙兴夜寐,寒窗苦学不辍;8岁可读四书五经,过目成诵;14岁便能读《周礼》《史记》。以至于“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淹通经史子集,擅长诗词古文,尤以骈体见长,用典得当,文辞绮丽,对仗工稳。
常言道:“功夫不负苦心人。”叶一栋终于不负父望,喜遂凌云志,步步荣升,一举成名,令乡人仰慕不已。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叶一栋参加乙卯科乡试中举,翌年(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科会试联捷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检讨,大考一等《石鼓赋》选入《国朝律赋》。乾隆三年(1738年)充协办起居注馆纂修官。乾隆六年(1741年)升翰林院侍读加日讲起居注官。同年十二月升翰林院侍读、侍读学士,为皇帝和太子讲经读史。
乾隆七年(1742年)七月,升詹事府少詹。乾隆八年(1743年)正月升正詹事,稽察右翼宗学,天语朴诚,为《三朝国史》纂修官;乾隆九年(1744年)五月,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七月,钦命为江南曲试主考官,录用了薛观光、顾我钧等名儒;九月,授直隶提督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名噪一时。父亲不幸去世后,叶一栋服丧极有孝行,守制三年期满回京复职,得朝廷赏识。乾隆十四年(1749年)正月调都察院任左副都御史(正二品),后遭诖误免职。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乾隆帝首次南巡江浙,叶一栋被朝廷重新启用,钦命代祭河南伏羲、大禹及宋太祖三先帝皇陵,赐鸿胪寺卿衔加一级,诰封中大夫。
在朝为官近四十年,叶一栋以纯良性行,才能超群,忠心不二著称,为官勤政廉洁,朝野上下有口皆碑。
叶一栋崇尚礼仪,克绍父风,行善积德,仁爱至上,对父母极为孝顺。母亲年迈体弱,他上本请假回乡奉侍。叶一栋颇受朝廷器重,叶母八十寿诞时,乾隆帝亲赐《慈耋延祺》匾额祝寿。
晚年,叶一栋辞官返乡,先后在吴城和庐山白鹿洞书院讲学,居乡以诚,克俭克让,谦卑自守,独善其身,不失儒者风范。每与同乡弟子会课于“慈耋堂”,引绳削墨,不失分寸;对后学关爱有加,启迪不遗余力。叶姓中奔竞于科举之途及第者,大多得其一臂之力。
叶一栋一生孜孜以求,著述颇丰,存世之作主要有《古文集》《朴诚堂诗》《重修望湖亭记》《乾隆九年江南乡试》《楷书圣母皇太后万寿颂册》等。
附:叶一栋《重修望湖亭记》
重修望湖亭记
清·叶一栋
吴城,楚尾也,而吴头枕此。两水夹流,一山寺立。乃西山逦迤(lǐ yǐ,曲折连绵),北脉之归宿处也。固洪都之锁钥,而江右之巨镇。于是乎寄上有亭焉,曰望湖。何代创,何人建,书缺有间矣。有曰,周瑜练水军于鄱阳湖,望上游雉堞(zhì dié,矮墙)壁立,疑为城,抵岸皆山也,曾即其山巅而亭之;有曰,许旌阳抵海昏斩蛇后,旋登此巅而望湖焉。而于古图志无可考,但付之所闻异词云耳。至中丞董公记云:据人言,昉自晋太康元年,因建神惠庙,庙前创经堂寺,庙后构亭,以供游览,仍援。相公廉记有建置沿革,未悉之文。按亭峙山蓝,由庙而左旋为亭,自亭北折而西方为庙,与经堂寺相迳庭。是门户各埒(liè,土围墙),非同赑屃(bìxì,壮猛有力)明矣。则杨公记则为实录可知矣。大约地之传不传于地传于其人。而吴城之望湖亭,得与江城之滕王阁并传为名胜,至今不替,知其有得于贤当事培葺,名士夫歌咏之力为多。粤长公还自儋(dàn,担)耳,而登亭赋诗,亭之名特著;明怀宁李公,接修废坠,而亭之基始坚。亭虽嚆矢(hāo shǐ,响箭,喻事物的开端)于前,由宋而明,能承权舆乎?且稽此地,固汉海昏仓廒(cāng áo,储藏粮食的仓库)所也。太平兴国六年,始隶南昌,分属新邑。余祖初迁于此时,居民鲜少,南自黄土墈,北抵小白岗,蜿蜒三里许,前后河街,店屋百十数耳。丘阜间,居屋冢墓相错。支祖时用公瘗(yì,埋葬,掩埋)于小白岗巅,即今望湖亭之来岭也。遭宸濠变,迁葬于墨庄,其地与陇布为睢阳庙(suī yáng miào吴城令公庙)。嗣是神灵阐应,出入鄱湖者,酧(chóu,酬)赛鳞集;商贾辐凑,烟火繁而阛阓(huán huì,街市,街道)藂(cóng,丛)。市厘萦叠,几无隙地。而兹亭之游观益盛,而是者有年。随得觉山杨公砌石岸以固亭址,重加整理,虽规制未宏,实于亭有再造功。里人构堂奉之,亦甘棠思召伯,畏垒祝庚桑,志不忘欤!如是者又有年,今则倾圮(pǐ,倒塌)殆甚,本里之绅士,土著并商贾等,目击情殷,欲修举而维新者久矣,特未得贤大夫主持之。今幸逢山阴徐公,以名进士任吴城司马,因各愿捐费为修葺计者。进而请命,公允其议,率水师李君、巡司卢君与镇人士,举从前栋、楹、梁、桷(jué,方形椽)、板槛之腐朽,瓦甍(méng,屋脊)石柱磉阶之破缺者,而悉空之;凡铲刈移草,扫涤瓦砾,残石突怒者除之,古墓暴露者瘗之,坳洼嵚(qīn,高峻)巌(yán,岩)之状尽平之。于是山木立,岗脊显,而古碑存。爰(yuán,于是)废故址而修之,鸠工(jiū gōng,聚集工匠 )庀材(pǐ cái,备齐材料),革其故,鼎其新,共襄厥美,以宏厥制。而台阶缠连,檐宇虚敞,周环以垣,规模则有加于前焉。以壮一镇之观,撷八方风景之秀,罗两间物象之奇,端不外是。至于松镜谷帘,东西掩映;匡峰、蠡水,上下逢迎;芦潭焦尾,点缀者芳洲。星渚珠玑,辉光者别浦。斯亭则又有独擅其胜者矣。若乃春波凝绿,夏雨跳珠,秋月悬光,冬松倒影,登斯望者有不心旷神怡,镇日流连而不能去者乎!独是莫为之前,虽美勿彰;莫为之后,虽盛勿传。故堂开平山,芳传六一,堤筑西湖,美纪东坡。今我徐公,复前迹而焕新猷(xīn yóu,新的计谋,指建功立业)。四时生色,直堪比美。余知是后者,谈西江游观名胜,接滕王高阁而首屈指者,必此望湖之亭矣。余生长于此,惜亭之废,幸亭之兴,行将偕都人士于扬亭之上,拓湖亭之旁,共构徐公亭一座,以志不朽,是为记。
下面是本博为吴城叶氏宗祠撰写的《叶一栋生平简介》碑刻影印件:
这个巧夺天工的叶氏宗祠美呆了!!
今天吴城的其他宗亲将他们建设当中的宗祠图片提供过来了,可谓大气磅礴,巧夺天工。
吴城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在清朝乾隆至咸丰年间,吴城进入鼎盛时期,被称为“江西四大名镇”之一,最繁华的时候小小的镇子有超过10万的人口。吴城,这座多姓杂居的小镇,自古以来不乏聚族而居的同姓大族,叶氏家族便是其中之一。
吴城叶氏,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其远祖可上溯至人文初祖轩辕黄帝;春秋末期,由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传至叶姓鼻祖沈诸梁;尔后世代相延,后裔遍及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历史上大凡显赫家族都建有自己的祠堂,吴城叶氏自然也不例外。坐落于镇南二府套西侧望仙楼之风水宝地的吴城叶氏宗祠,始建于明朝嘉靖末至万历初(1560—1590);清咸丰年间(1851—1861),曾与省城南昌大士院叶氏祖祠同时重修。1939年春,日寇大举侵犯吴城,叶氏宗祠像吴城其他许多会馆、公所、祠堂、庙宇及民房一样,惨遭鬼子炮火轰炸,被夷为平地,仅剩一个门头而已。可悲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逆风来袭,当年祠堂仅存的那点残垣断壁也未能幸免,荡然无存。
叶氏是吴城久盛不衰的望族,素有尊祖敬宗,敦亲睦族之优良传统。其后裔深深懂得:宗祠,乃家族血脉之所依,命运之所系。先祖之宗祠,只有四时祭享,才能香火不断,岂容宗庙残颓,祠基荒芜,长期无人问津?
当今正值太平盛世,百姓富庶,国运昌隆。吴城叶氏后裔,为颂扬先祖盖世之伟业,告慰列祖列宗之英灵,维系家族之团结,重塑道德之规范,在祖祠被毁七十七年之后的2016年,决定于原址再兴土木,重建吴城“叶氏宗祠”。这一功德无量之倡议,迅速得到全体族人积极响应,宗亲踊跃捐资捐力,献计献策,不以多少论功德,点滴虔诚皆慷慨,聚沙成塔,戮力同心,众志成城,工程进展可谓神速。
宗祠门楼,红柱黛瓦,飞檐斗拱,气势如虹。上方高悬的“叶氏宗祠”四个镏金大字由叶选平先生手书。中门额书“崇本堂”三字,见素朴以绝奢靡,寡私欲以弃巧利,充分体现了叶氏家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弃恶扬善,激励后人。门联“南阳望族家声远,北赣名宗世泽长”,道出了吴城叶氏自河南南阳经浙江婺州入赣,先居洪州龙兴府武宁廉村,再迁徙吴城的家世源流,此联出自九十岁高龄德高望重的能森公之构思。两侧门上方的“仰德”“祈昌”,彰显了叶氏宗族之祖德家风。
叶氏宗祠共两进。进大门为前殿,宽敞明亮,格调清新。迎面屏风正面刻写《江西吴城叶氏宗祠重修记》,背面为“族训”,镌联“族聚一堂应相忍相容莫分富贫强弱,基开千秋须克勤克俭诚守忠孝节廉”;前殿两侧墙面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吴城历史沿革》;楼上为议事厅、接待厅。
穿过前殿,有一个宽大的天井,两边为回廊,文化墙上依次镌刻着《吴城叶姓溯源》《吴城叶氏源流图》《叶氏始祖诸梁公史略》《远祖若朽公简介》《南台清心公碑志》《仁议公墓志铭》《吴城叶氏始祖俊杰公墓志铭》《吴城叶氏三世祖云卿公墓叙略》《吴城叶氏历代科第录》《吴城叶氏仕宦名录》《历代诰敕简录》《功德碑》以及名人诗文、传记、故事等,计二十余块碑刻,文化底蕴深厚,内涵十分丰富。
第二进为大殿(祭拜堂),是为吴城叶氏先祖先贤栖息安卧,举行祭祀大典和供族人瞻仰祭拜之处。朱红的柱子上,分别刻联“俊哲开基海昏挹秀叶茂花荣在昔曾绵进士第;杰英立业崇本维新宗和族睦而今又振贤达门”“宗祖一脉真传肇基起自勤俭奕叶世胄宏后嗣;裔孙两条正路强本还须读耕千年诗书继先声”“罗星盘水口秀起南阳报国共持三尺剑;文笔插天峰光联北斗传家同读五车书”“功勋永世忠臣虎將彪史冊光前裕后;耕读传家孝子贤孙守常伦继往开来”。
进入大殿,正面神龛上供奉着吴城叶氏始祖俊杰公、二世祖昇公、三世祖云卿公的金身塑像,两边依次昭穆四世祖庭芳公与庭实公牌位。整个大殿闳阔轩敞,内饰简约,庄严肃穆,富丽堂皇。
“祖祠重辉光日月,楼宇焕彩耀吴城。”吴城叶氏宗祠建成后,将承日月之精华,接天地之灵气,神曦普照,祖堂重光,吴城叶氏列祖列宗必将洪恩泽后,护佑子孙,业发四海,人丁兴旺,福寿无疆!
精选回顾
叶肇夫:世叶总会会长
浙江省叶氏联谊会(筹):郑重声明
我姓叶,我自豪!
传家训,扬家风!
各地叶氏字辈总汇
叶氏第一祠:大冶叶家坝叶氏宗祠
❤叶县-海内外700万叶氏后裔的祖地[视频]
叶氏百科网
叶 氏 族 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各地叶氏宗祠合集(二)
不可不看江西人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人少景美的沙滩
清代淮安慈善家张超
隍城清溪:诗书门第 梅烛故乡
江西老照片:1910年代的江西名胜景点旧影
江西最美水上公路,像极了《千与千寻》里的那条水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