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鲤鱼病毒性烂鳃的诊断与防治

关于鲤鱼病毒性

烂鳃的诊断与防治

鱼类的烂鳃分成四种,分别细菌性烂鳃、真菌性烂鳃、病毒性烂鳃、寄生虫性烂鳃。从每年国家发布的鱼病统计来看,细菌性烂鳃还是占主要,发病率最高,而这两年,随着对病毒检测技术普及和提高,越来越多的病毒性烂鳃被检查出来。

   例如,全球最先在日本报的鲤浮肿病毒(CEV),1970年先在日本发现并报道,当这个病毒被传入我国,是到了2015年在杭州首次被鉴定出来,并进行了报道。实际上这个浮肿病毒(CEV),这些年在国内早已呈现出传播态势。比如就鲤鱼的肾炎型烂鳃来说,近几年通过大量病毒检测发现,越来越多的案例说明肾炎烂鳃的病因应是病毒,只是在许多地方,由于条件受到限制,当时并未检测出病毒,被当成为肾炎性烂鳃。

成都鱼康
SPRING

我们经常在鲤鱼的治疗上发现,鲤鱼有眼睛凹陷,鼻梁凹陷的现象,并能看到由鳃上皮细胞肿大并大量增生所致的鳃丝融合,在鳃弓的近端和远端鳃小片均有明显增生且相互融合,内脏检查时发现肾脏肿胀,严重时呈环形覆盖鱼鳔。

【照片源于:吴玲梅1,2,3, 温智清2,3, 杨雪冰4等. 郑州鲤养殖场鲤急性烂鳃病的症状与病原鉴定[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48(24):167-172.】

鱼大量浮在水面,当每年的水温超13摄氏度时,就开始发病。而当水温回超过29摄氏度时,死鱼减少。发病死鱼与水温呈现出很强的相关性,这就是由于鲤疱疹病毒(KHV)引起的烂鳃病。而同样是相同的症状,当水温在11摄氏度就开始发病,当水温超过28摄氏度则不发病,发病最常见水温在11-23摄氏度发病最为严重。则是由浮肿病毒引起的鲤浮肿病毒病(CEV),也被叫作鲤昏睡病(KSD)。鲤浮种病毒属于痘病毒科,大小为200nm,是有囊膜的DNA病毒。


01
怎样区分

两种病毒在平时的塘边检测中,很难区分,仅能通过大致的发病水温进行区分,如当水温低于13摄氏度时发病,可以考虑是鲤浮肿病毒病,一旦当水温超过23摄氏度时就大量发病,大多也是鲤浮肿病毒病。除此之外在水温13至29摄氏度范围内大量发病,则可能是鲤疱疹病毒病,这在我们平时的病毒检测中也证实了这一点。

当鲤鱼爆发病毒病时,其免疫力会降低,通过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超氧化歧化酶的检测,可以发现已经发生病毒的鱼会出现这些指标降低,而这些指标均与免疫力相关,说明病毒的感染是由于鱼体的免疫力降低所致。

 当环境中的氨氮、亚硝酸盐高,碱性高,池塘面积小,水位浅,通常在1.5米水深以内,水质差,尤其是底质差的池塘则更容易爆发病毒性疾病。每年的初春,当水温第一次超13摄氏度,是锦鲤疱疹病毒病的高发期。一般在水温超过13摄氏度后连续一到两周,最易出现大量死鱼。

当水温第一次超过23摄氏度,两周后大量死鱼的大多是由于鲤浮肿病毒引起鱼昏睡病。这一疾病,如果任由其发展,直至水温超过28摄氏度时,死鱼则会出现回落,慢慢自愈。2


02
文献数据

温智清等(2017)发表于《病毒学报》上的文章提出,环境中的细菌浓度,对于鲤浮肿病毒病的爆发有影响,在对众多发病鱼塘的细菌浓度检测中发现,发病鱼塘的细菌平均浓度为1.97千万cfu/L,而不发病鱼塘的细菌平均浓度为0.828千万cfu/L;同样大肠杆菌发病的池塘平均浓度为0.827千万cfu/L,而不发病的池塘平均浓度为2.12千万cfu/L。


03
实践经验结果

平时的防治中发现,当外用杀虫药,刺激性消毒药,如敌百虫、氯制剂等会加重病鱼的死亡,短时间内大量换水,拉网等应激也会加重鱼的病情,其他降低鱼体免疫力的措施也会增加死鱼量,如大剂量抗生素内服。当外用免疫多糖、大剂量的维生素C和板兰根等中药外泼对降低死亡率有明显作用。预防病毒性烂鳃,就是在达到适合病毒爆发的水温前一个月,连续投喂鱼康免疫多糖,每袋饲料添加200克,如果一旦爆发,就大剂量外泼,一亩水体3公斤,辅以五黄精化素加碘外用。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可怕的鲤鱼疱疹病毒又开始了
鳃出血
疑似病毒性出血败血症引起匙吻鲟游水、死亡一例
鲤春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头部枯萎和鳃坏死——少有人注意且容易误判的 “鱼类疱疹病”
当心!发病急、危害大,死亡率高达100%!近日全国多地爆发了这个病毒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