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信社信贷风险与贷款三查制度的弱化
贷款“三查”制度做为信贷管理的基础,是保证信贷资产质量防范信贷风险的有效法宝。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农村信用社在贷款“三查”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三查”制度执行力度弱化,有的地方仅注重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款“三查”成了“二查”,有的地方“三查”制度形同虚设,走过场流于形式。由此导致农信社信贷资产形成较大的风险隐患,甚至造成重大损失,贷款“三查”制度的弱化问题亟待解决。
贷款“三查”制度弱化的表现形式
一是重主观轻现场,信贷人员对借款人的信息采集缺乏真实性。信贷员仅凭借款人提供的书面及口述材料为主要依据,没有现场实地调查,对借款人申报材料没有认真分析甄别,所撰写的调查报告直接来源于借款人的单方面提供的材料,往住与借款人的实际情况相差很大。有的借款人借款用途不明确,实际用途甚至与农信社的支持方向相违背,为了能顺利获得贷款,总是以生意投资或扩大经营规模等模糊的大概念为由,有的信贷人员不但没有对借款人的实际借款用途进行调查,甚至帮借款人随意罗列一个符合信贷政策的用途。对于关系户,既便借款人自有资金比例严重不足,而在调查告中避实就虚,对投资规模、自有资金、对外负债、人品、信用等情况在调查报告中,用规模大、有广阔发展前景、自有资金雄厚、无外负债、人品好、信用良好等字眼含糊其词。报告通篇实质性的东西仅是某某因某种用途,申贷金额,期限多长等。
二是重收入轻抵押,第一、第二还款来源没有两者兼顾。因为农信社贷款营销考核机制的影响,有些信贷员只要借款人有保证人,每月固定的收入,或者投资的项目有发展前景,不管第一还款来源是否是否足值,就给予办贷。有的信贷人员明知借款人的手续不全,却暗示借款人化整为零,找人顶名贷款。顶名贷款与垒大户给贷款埋下巨大风险隐患。
三是重“实力”轻信用人品,信贷人员对借款人信息采集缺乏完整性。有的信贷人员只注重借款人表面上不易变现的固定财产和经营的规模,而对借款的经营项目的发展前景缺乏科学的前瞻分析论证,对借款人的人品、人格、交往圈、信用记录、家庭和谐及其对外负债和或有负债、经营环境等情况,也认为无关紧要。而恰恰是这些看似无用的“软”材料,是决定贷款是否会存在风险隐患的关键因素
四是重发放轻管理,缺乏有效的贷款风险预警方案。有的信贷人员重发放轻管理,贷款一经发放,便万事大吉,贷后管理形同虚设。缺少对贷款可能会出现的风险的分析及相应的风险处置预案措施,对借款人贷款运用情况一无所知,一旦出现风险,束手无策只好眼看着风险的形成。
五是审查人员责任意识淡化,审查把关不严。有些信贷员对审查的职责概念模糊不清,审查各环节普遍存在走过场。信贷员认为在纸质审批书的“审查栏”上签上已审查的字样,只要能确定借款人、保证人本人签字、合同文本填写要素齐全、相关证件真实的效证就可以,除此以外审查人员不承担任何责任,认为电脑审查只是一种形式,审查人员更没有任何责任;对贷款调查报告内容真实性缺乏审查,审查部门在对审批审查时,只看下级上报的调查报告而定,对其内容真实性很少进行实地再调查、审查;三是对贷款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完整性没有认真进行核实;因为目前农信社贷款营销考核的原因,审查部门放宽了对贷款准入条件的审查。
六是激励与惩处脱节,对贷后检查缺乏一套完整的制约、考核机制。由于没了一套完整规范的贷后检查管理考核评价制度体,导致信贷人员责任意识谈薄;对贷后检查管理工作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具体。既便做了贷后检查工作也是流于形式,缺乏连续跟进性。
强化贷款强化“三查”制度的对策
贷款“三查”制度的弱化,是导致新增不良贷款形成的重要根源,风险隐患巨大,应针对农信社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中存在软肋,以“三化”促进“三查”,强化“三查”制度执行力度,确保贷款“三查”成为信贷资金安全运营的有力法宝。
一、高效的人本管理,是防范信贷风险的关键。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提高信贷管理水平的关键是人本管理。农信社要全方位树立以人为本的信贷管理理念。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良、素质过硬、廉洁奉公,尤其信贷职业道德品质高的信贷员队伍;要加强对信贷从业人员的信贷文化教育和培训,同时从高校引入相关专业的高材生,以弥补制度和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农信社要注重培养信贷从业人员的风险识别、风险监测、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能力;要建立良好的信贷从业人员培养、任用、奖罚激励机制,培育对信贷工作的忠诚度,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二、把好受理审查关口,实现风险管理前移。前台在受理时,通过与客户的交谈、对客户的询问,对客户的经营实力、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进行初步分析判断,力争在第一道关口就能将还款能力低和信用不好的客户剔除。在与客户交谈时,信贷员要十分注重对客户“信用观念”的培养,加强风险提示,提醒客户能否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能否按期还款等将被记录在案,纳入银行征信系统,只有诚实守信才能提高自己的信用等级,享受更为便利的信贷服务,从而增强客户按时还款的意识,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重点关注客户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是否符合条件,同时认真做好对贷款客户信用状况的调查核实工作,多做交叉验证。了解客户家庭成员情况、家庭成员收入情况、对外借款情况及还款情况;向担保人了解客户的家庭、经营及信用状况;向社区或村委会人员了解客户是否依法经营,有无不良的还款记录以及客户在当地的群众反映,力争掌握一些在现场调查中了解不到的情况。
三、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确保三查制度的有力执行。强化责任问责机制是确保“三查”贯彻执行的有力手段,对在信贷调查发放过程中,没有严格遵照“三查”或信用社各项规范操流程规定,导致信贷资产风险应及时进行严厉处理。农信社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才能维护制度有效性;加大对授信工作尽职调查和监督力度,强化其责任问责;强化责任层层追究制。在贷款“三查”执行过程中,必须建立责任层层追究制,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充分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查处问题,对无视“三查”制度,屡查屡犯者,必须从重从严查处。
四、以贷款“三化”促进贷款“三查”的完善。贷款三查制度有效防范了金融风险。是从多年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对贷款实行“三查”,实际上是对贷款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保证贷款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标准化的贷款“三查”系统,在贷前、贷中和贷后三个阶段对银行资金的运用进行了有效的监管,使金融资源得以有效安全的使用。但是随着农村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贷款三查已明显滞后,贷款三化的融入,可以更好的促进贷款三查制度的完善。
贷款“三化”即:贷前消化、贷中净化、贷后活化。贷前消化是帮助客户消除贷款前的各种不利因素,尽可能使之达到贷款条件;贷中净化是规范农信社信贷人员在贷款投放中的行为,确保清正廉洁办贷;贷后活化是贷后管理的目的,风险可控,达到银企共赢。
贷款三查与贷款三化的有机融合,使“贷前调查”向“贷前消化”的转变。传统的贷前调查是考察一个客户的各项财务指标、客户信用度、在他行贷款额度等综合指标,从而确定其是否具有贷款资质。新的贷前消化则是在贷前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客户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客户不具备贷款条件的情况下,想方设法为客户解决问题,把客户贷款前的一切不良因素消化掉,为向客户提供贷款创造一个良好的贷前环境。
贷款三查与贷款三化的有机融合,使“贷中审查”向“贷中净化”的转变。贷中审查是在贷前调查的基础上对客户调查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查,是保证信贷资金安全的重要途径。由于贷时审查操作的不可控性,必然会出现徇私舞弊现象。贷中净化就是适应这种需要在贷时审查的基础上发展的新思维。侧重于对内部从业人员的作风素质要求。一支思想道德不高尚、灵魂不纯洁的信贷营销队伍是不会对客户和信用社负责的。在贷中净化的操作中,更要强化信贷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不以贷谋私,对贷款客户的资料进行认真核查,现场进行确认,保证信贷队伍的廉洁、高效,保障信贷资金的安全。
贷款三查与贷款三化的有机融合,使“贷后检查”向“贷后活化”转变。贷后检查的主要作用是检查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随时了解客户资金去向,保证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在以往的贷后检查中,农信社往往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而新的贷后活化既要求信贷人员经常回访客户,了解信贷资金是否合理使用,又要求信贷人员为客户的发展出谋划策,防患未然,增加了信贷资金使用的灵活性,增强了信贷资金的安全性。
五、突显科学、有效性,构建科学的考评机制。贷款“三查”是全程监控风险的重要环节和手段。首先,应突出贷款用途的真实性、物质保证性及按时回归性。防止顶名贷款首要环节就是“三查”要到位,调查是是基础,审查是关键,检查是保证;要增强信贷管理的科学性,审贷分离。切实强化信贷“三查”制度执行检查监督的力度,不能光有制度而忽视管理,必须在切实提高“三查”制度的执行力上下功夫;建立科学有效、具有较强的激励机制的信贷评价体系,重构规范信贷操作流程,突显贷款各环节特点的风险管理模式。构成调查、审查、检查三道防线道道设防严格把关的风险防控体系。
六、人性化贷后管理,发挥贷后检查风险预警作用。农信社应摒弃过去以信用社为中心的贷款理念,处处以客户利益为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观。贷款发放后,要多与客户沟通,最好能够做到与客户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了解客户最真实的信息,把风险降至最低。第三,客户如果经营遇到困难,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可以为客户寻找客户源,帮客户解决暂时的困难,让客户对信贷员怀有感恩的心理。信用社要建立健全贷后跟踪检查记录,加大贷后检查的深度和频度,对借款人执行借款合同情况及经营情况进行追踪调查,杜绝挪用贷款现象的发生,进而降低信用社经营风险。信贷员必须对其负责的客户及时进行检查,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贷后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或减少贷款资金损失。第一,按照自己管护的客户信用程度及还款状况进行分类,区别对待客户,确定重点与非重点监控对象。对信用等级较高、还款情况较好的客户,增加电话回访,减少现场检查;对信用等级较差的客户增加现场检查频次,详细了解并记录客户变化信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措施,预防贷款风险的发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信用社借名、假冒名贷款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五岗五权”分离出来的经验借鉴
小微贷款户真正关心的几个方面
不会赚钱的信贷员不是好信贷员!
贷款初审要点及电核技巧(干货)!
经典分享丨贷款“三查”工作中的风险点与内部控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