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家加大农业奖补力度,对农民种粮是个好消息,2022年该如何调整

#官方:加大奖补让农民种粮不吃亏#

近期,国家发改委强调,将继续加大奖补力度,让农民种粮有钱挣、不吃亏。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当今,如何保护好农民的种粮利益,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特别是在农资价格及种植管理成本高速上涨的大环境下,对粮食种植户采取加大奖补的力度,将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有力保障。

对于什么是奖补?可能很多种植户还不甚明白,据资料显示,奖补资金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安排,专项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财政补贴资金,主要目的是通过奖励和补助,帮助农民解决一家一户难以办到的村内户外的公益事业,如一般性农业服务(含农业科研、病虫害控制、培训和咨询服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粮食安全储存补贴、粮食援助补贴、与生产不挂钩的收入补贴、收入保险计划、自然灾害救济补贴、农业生产者退休或专业补贴、农业资源储备补贴、农业结构调整投资补贴及农业环境保护补贴等。

简单地说,在未来农业种植中,相关部门将持续在农资补贴、农技服务、农田基础建设及农业保险等多个领域为大家的种植活动保驾护航,农民种粮的根本宗旨是有利可图,在这个基础上,才有种植积极性可言

那么,2022年的农业种植,我们又该如何调整呢?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捕捉各种涉农信息发现,未来奖补的重心在于粮食种植,也就是说,只有种植粮食的农户,才可能优先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如此表述并不代表种植经济作物就没有奖励措施了,但在粮食安全、粮食稳产、增产的大环境下,粮食优先原则更贴近国家战略。

对此,种植大户李东银表示,2022年的农业种植,势必要作出一些调整了,在他承包的300多亩土地中,他一直坚持“经济作物为主、粮食作物为辅”的原则,如种植的一些中药材,不能连年重茬,在种植中药材后,通过种植粮食作物,进行换茬改良土壤,促进土壤解毒的目的。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当下,种植经济作物貌似风险更大一些,所以,2022年他计划将种植原则调整为“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为辅”,虽然国家对粮食种植补贴政策倾斜,但这并不是他立志转型的主要原因。

其主要原因是粮食价格整体让人满意,加上农药化肥补贴及农业保险补贴等优惠措施,及粮食作物的稳产性,特别是保护收购价格,更是避免种植粮食出现大起大落现象发生,所以,他觉得今后种植粮食作物,无论是规避种植风险,还是提高利润稳定性方面,都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不过,让他有所担心的是,很多种植补贴已经越来越倾向于种植大户,像他这种500亩以下的小规模种植,不知道能否享受到国家对粮食奖补方面的红利

同时,李东银还认为,在我国,像他这样规模的种植大户其实数量并不小,甚至要超过1000亩以上种植大户的数量,以100-500亩规模进行种植,其机动灵活性、种植积极性和规避风险的能力都明显优于1000亩以上的种植规模,这样的种植群体应该是现阶段我国种植中的优质种植群体,应该得到农业部分的优先扶持与鼓励。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将会同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进一步完善粮食产、购、储、销体系,在四个方面抓好下一步工作,其中两条值得农民朋友特别关注。

一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二是健全粮食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加大奖补力度,让农民种粮有钱挣,让主产区重农抓粮不吃亏,这点也是避免经济作物持续扩大化的要素之一。

对此,你认为此次惠农政策的实施,会对你明年的农业种植形成哪些影响,大家对自身的种植结构,会作出相应调整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耕地非粮化治理为什么难?
应对我国耕地“非粮化”的思考与建议!
农产品 暴涨暴跌怪圈有解吗?
非洲重度饥饿,为何大量土地宁可用来种芝麻,也很少种植粮食?
处在饥荒中的非洲:30亿亩耕地,为何宁可种植芝麻,很少种粮食?
【补贴来了!2017粮食和农产品种植迎新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