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地遭受自然灾害,粮食产量仍创新高?2022年农民该如何种粮

#农业农村部:秋粮收购进入旺季#

据报道,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各部门大力抓好粮食生产,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全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当前,秋粮收购已经进入旺季,收购量同比有所增加。

在自然灾害影响下,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为何还能再创新高?

据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粮食产量将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从具体品种方面来看,三大口粮产量均实现增长。

对此,有不少网友表示了疑惑,一方面本年度我国多地出现自然灾害,皖北、河南、冀北、鲁西南、苏北等玉米主产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玉米生长期遭遇长达近两个月的阴雨天气,造成玉米倒伏、花粒、病虫害爆发等多种负面因素,对玉米产量造成了极大影响,以皖北亳州市举例,当地玉米平均产量600-800斤/亩,和往年1300斤/亩相比减产严重。

在甘肃和东北等玉米产区,部分地区也遭受了高温干旱的影响,玉米产量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减产损失。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又连续报道我国粮食产量稳中有增,那么,今年的粮食产量到底是增是减呢,官方报道又有哪些依据?

对此,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秋粮收获已接近尾声,全国有增有减,总体来说,增的比减的多,全国秋粮增产已成定局,如果将粮食增产具体到三大主粮,今年水稻的产量稳中有增,作为国内第一大主粮,也是第一大口粮,今年的稻谷产量总体增加

作为第二大主粮的小麦,产量也创了历史新高。据国家统计局7月14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小麦产量为2687亿斤,比2020年增加51.8亿斤,增幅2.0%,受粮价上涨及惠农政策的刺激,2021年小麦种植面积增加300万亩,增幅0.9%。

作为我国第一大高产作物、重要的饲料粮,同时也是三大主粮之一的玉米,虽然遭受的自然灾害比较严重,但今年的玉米种植面积和去年相比,增加了2000多万亩,这也是今年玉米在如此年景之下依然取得增收的原因之一。

2022年粮食种植户如何调整种植计划?

从相关数据分析,今年粮食总产量略有增幅,种植面积增加功不可没,那么,在这种前提下,对农民朋友2022年的农业种植会有哪些影响呢?或者说,2022年农民朋友该作出哪些调整,来制定自身的种粮计划?

据种植大户常保锋分析,2021年粮食种植面积增长,抵御住了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影响,这对我们国家来说,无疑是个好事情,在疫情及通胀影响下的全球种植成本增高,粮价上升的当下,进口粮食的价位优势已经丧失,加上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各种惠农政策的落地,上涨的粮价刺激等,这些都是促进农民积极种粮的有利因素。

在化肥农药价格上涨的当下,我国的粮食种植成本也在增高,但和国外相比,涨幅还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以化肥举例,氮肥和磷肥我国有资源优势,价格可以掌控在自己手中,而化肥纯靠进口的国家,化肥价格就要完全接受国际市场的摆布。

因此,可以预见2022年的粮食种植,我国的粮食价格依然在全球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在这种前提下,对于饲料企业来说,就会加大对国产粮食的采购量,这对我国粮食的种植利润,将是一种极大的利好。

在粮价向好的前提下,农民减少经济作物盲目投入,而大力发展粮食种植,将是一个稳妥获得种植收益的结果,特别是种植大户,转型种植粮食,将是减少农业种植风险、提高种植效率和效益的根本。

提高种植效率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在7月1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受疫情的影响,引发了粮食出口供应链断裂,全球饥饿人口比往年新增了1.3亿,在这种影响下,只有做到手中有粮,心中才能不慌,未来,我国依旧会不断在粮食产能及农田质量等多方面进行深层次探索,为我国的粮食稳产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2022年,我国又提出了建设10亿高标准农田(应对自然灾害及种植效率低下问题),且10亿高标准农田粮食总产达1万亿斤的目标,这个目标的提出,对于传统种植户来说,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3657亿斤!十八连丰背后的故事
农业专家分析占全国粮食3/4的秋粮今年能丰收吗?
我国粮食连续6年超6亿吨,而种地面积却减少,哪里来那么高产量
夏粮增产39亿斤 全年粮食“十连丰”在望
2019河南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 超全国总量十分之一
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为何能创历史最高水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