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计划培育500万高素质农民,具体有哪些要求?看看你符合吗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将通过短期培训、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相互衔接的方式,将高素质农民培育新格局逐步完善,并推介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育优质院校,培养100万名具有中高等学历的产业发展带头人、社会事业带头人和基层组织负责人,培育500万名高素质农民。

一直以来,我国农业属于门槛最低的行业之一,甚至有人戏言没有门槛,小时候,每当读书不努力的时候,父亲都会说这样一句话“如果考不上大学,你也只能留在家里种田了”,这就会给人一种“种田是生存的基本技能,也是人的最基本选择,更是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

事实证明,如今的农业虽然飞速发展,让人才短缺的现象日益凸显,年轻人不愿从事农业种植(脏累、难以实现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也是个不争的事实,而中老年种植户又对全新科学技术的掌握力不从心,这种现象如果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补充,对未来的农业发展,势必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对此,有农业问题专家感叹,“农村年轻人对农业不重视,不仅仅体现在农业种植方面,还体现在农业教育方面,就像国内各大农业院校,农学相关专业就不怎么吃香,即便相关专业毕业后,大多数找不到对口工作,大家宁愿去农药企业从事销售工作,也没人愿意去农村搞种植。

在安徽省亳州市某药企中药材种植基地内,有位农学硕士生,在这里工作已经超过三年时间,每天奔忙在田间地头,年薪竟然不足5万,在父母的眼里,他就是个不争气的孩子,放着大城市很多机会不去争取,非得在他所学的领域内耕耘;基地内的工人对他也是'另眼相看’,堂堂一位农学硕士竟然和他们一起劳动,这是对人才的一种埋没。

所以,一边是农业人才严重缺失,一边是农业院校毕业生找不到好工作,这是当前农业所存在的最大问题。所以,国家既要积极培育农业方面人才,还要为人才落地提供足够肥沃的土壤,这样才能使人才落地生根,更好地为农业长期耕耘。”

专家看问题就是深刻,国家同样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才有了“十四五”规划中对农业人才的培育,那么,什么是高素质农民,国家培育高素质农民的标准又是什么?在这500万的培养目标人群里,最终能看到你的身影吗?

对此,规划中对高素质农民也给出了标准——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

虽然我们的农业没有门槛,但有了高素质农民的标准,今后想进入农业也就有了门槛,因为想具备以上四点并不容易,既要有相关理论支撑,又要有充分的实践应用,还要会经营农业、管理农业,这分明就是具有全方位水平的专业农业人才的标志。

而符合这个标准的,只有现阶段从事农业种植或农产品经营方面的农村从业青年。

除了这四点标准,高素质农民也应与时俱进,在以下三个工作方向中做出成绩。

一,在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方面做到游刃有余。能紧跟时代步伐,在粮食安全战略下,要懂得粮食作物种植模式,掌握重要经济作物种植技术,在同等品质下能做到产量突出,这就体现了种植者的价值优势。

二,在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方面充当领头羊。在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做到均衡供应的种植环境下,高素质的农民还应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提高种植竞争力方面有所建树,新技术、新农机、新品种的有机结合,才能彰显出人才的重要性。

三,在提升产业链供应现代化水平方面充当开路先锋。对于今后的新农民来说,种植技术、种植管理只是农业事业中的其中一个环节,与此同时还要做到农业供应链有特色、农产品供应链有渠道、农业产业链有思路,这三个产业链几乎涵盖了农业的全部,想做到这些并不容易,但这也是今后高素质农民的机遇与挑战。

高素质农民的培育,无形间就为未来农业设定了门槛,不久的将来,在农村搞种植,就像如今在城里找创业、找工作是一个道理,不努力就把握不住机会,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1年农村将发生大变化!3类人成领头羊,土地将越来越值钱
土地振兴——云南开远农村改革这十年系列报道(下)
培养“永久牌”乡村振兴带头人
我国已经形成一支1600万人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关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议与对策
农村农业种植“扎堆”现象严重,未来农民依靠种植会赚钱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