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农民种植瓜类蔬菜,棚内采摘忙,小孙女独自玩耍

时值初春,在安徽省亳州市五马镇杨庄村的蔬菜种植基地内,数百个塑料大棚在夕阳下倍显安静,然而,掀开门帘,棚子里却又是一副繁忙的景象。

这是一种春季特有的瓜类蔬菜,每年的春节前后开始种植,经过30天左右的精心管理,就可以采摘上市,亩种植1600-1800棵,每棵产量7斤左右,高产的可以超过10斤,亩产量10000多斤。

那么,这种生长迅速,产量比萝卜还高的瓜类蔬菜到底是什么呢?

据正在采摘这种瓜菜的孙大叔介绍,这种瓜类蔬菜名叫西葫芦,当地人俗称小笋瓜,据说原产地在美洲,咱们早在清朝的时候,就从欧洲引进了,这些都是听年轻人说的,具体他也不太明白,因为他们这里发展种植西葫芦,也就是不到十年的时间。

让孙大叔更为骄傲的是,今年他家的西葫芦,是上市最早的一批,村里和他同期种植的,最早也要一周后才能上市,而他家的之所以能抢先上市,卖个好价格,其实和管理也是有很大原因的。

孙大叔:“当前西葫芦价格让人比较满意,3元/公斤也比较喜人,我种植的一亩西葫芦,几乎每隔一天就要采摘一次,每次都能卖上千元,如今早上市,没有竞争压力,有时候收购小贩直接跑到地头来收购,这给我省去了不少奔波之苦。

至于我家的西葫芦为啥能提前上市,这并不是像他们说的喷了什么激素药,那是万万不可以的,使用激素虽然能促进产量,但那都是暂时的,用多了不但不会促进产量,还能让西葫芦提前早衰,这道理就像是人吃激素药是一样一样的。

今年我做得最大一个改变,就是多施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再加上其它一些管理措施,特别容易提升地温,西葫芦生长就比较快,再配合生物菌肥及钙镁硼锌等中微量元素肥的跟进,结出的西葫芦不但光亮而且匀称,品质特别好。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不给土地投入那么多,就甭想收获那么多,一味地增施化肥,不但不能提高产量,反而会使产量和品质一起下降,这就是当代菜农急需改变的地方。”

其实,高品质蔬菜的秘密并不是什么秘密,而是大家都懂的常识问题,大家之所以不愿意改变,一是传统种植根深蒂固,二是像孙大叔这样种植方式,种植成本陡增,这也是大家所不愿意接受的。

对此,孙大叔也坦诚地表示:“可喜的是,大家都意识到有机肥的好处,这几年村里菜农们都在逐步改进,再加上先进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咱们当地的蔬菜逐渐受外地客商青睐了,以前都是主动去城里市场卖菜,现在外地商贩主动深入地头收购了,这就是科学种植带来的最大好处。”

对于今年的长势冠军,孙大叔直言只是自己在科学种植上,步子迈得比邻居们更快一些、更大一些。

棚子里,孙大叔在忙碌采摘西葫芦,而年幼的小孙女,独自蹲在棚子的一端,专心致志地和泥巴玩,都说农家的孩子比较听话,像这么大的孩子,若在城里,正是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的时候。

而她既不给大人添乱,又不离开大人视线的做法,确实值得孩子们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亩产超8吨,市场一斤6元,有农民大量种植,吃过的人却不多
掌握西葫芦白粉病的科学的防治技术,保证西葫芦产量和品质
盆栽蔬菜人工授粉方法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瓜类到底如何整枝,单蔓、双蔓还是多蔓
夏季高温高湿,化瓜现象严重?掌握4个技巧,保花保果、提高产量
原产自印度,当珍稀蔬菜引进,亩产达5吨,推广多年却发展不起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