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AI的路很多,云知声选择的是这条


在2016年的GMIC上,人工智能(AI)的火越烧越旺,似乎每家公司都开始做了,但人工智能这条路怎么走,每家都会有自己的想法。

对云知声来说,做人工智能是从智能语音识别开始的。首先,云知声已经是国内智能语音识别领域的领先公司,据CEO黄伟透露,他们在汽车这块的语音市场拥有60%的份额,智能家居也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

在这个情况下,云知声2015年底完成了B+轮数千万美金的融资,并开始了对公司品牌的升级——从智能语音公司,到物联网人工智能服务商。

AI芯

云知声布局人工智能,首先推出的是一个“云端芯”的概念。这个概念简单解释就是通过芯片将终端和云端连接起来。基于这个概念该公司开始实践人工智能。

黄伟对雷锋网(搜索“雷锋网”公众号关注)表示,云知声的人工智能产品包括以下三块:

AI芯,目前你可以将其理解成连网的麦克风;

AIUI,用户与终端之间的交互方式,目前主要就是语音;

AI Service,云端服务。

云知声要做的,是将AI芯放进从家电到汽车的各种产品里,让它们都能连网并进行通过语音交互,并连接至云端服务。

目前云知声主要瞄准家居、车载、教育、医疗四块市场,其中前两块是重中之重。黄伟表示,他们已经与美的、格力、海信等多个品牌达成合作,在后者的产品中加入他们的芯片。

所以,就只是语音控制?

云知声的人工智能听起来似乎和他们以前做的事情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换了个名头。但是在黄伟看来,这一切都只是一个更大计划的初始阶段。

许多公司都在做智能家居,小米和京东微联的做法是将所有家电连网,然后用一个App来控制它们;亚马逊推出的Echo希望将一个音箱做成智能家居的中控平台。

黄伟认为App控制的做法不是智能家居人机交互的正确做法;而与亚马逊从中控开始做的方法不同,云知声希望先从终端普及开始。“等到连网的家电够多,人们已经习惯用语音来和家电交互时,我们会考虑做一款中控设备。”黄伟说。

“难道就只是语音控制吗?在许多人看来,智能的核心是各种各样的传感器。”记者对这样的人工智能表示质疑。

黄伟的回答是,从人工智能发展的角度来看,应该会经历从感知到认知再到通用人工智能三个阶段。而目前,除了Google等少数大公司做了一些认知计算的事情,大部分公司还处于感知阶段。

感知阶段最主要的是收集数据并让数据连网,终端智能化就是数据收集的重要一步。麦克风也是传感器的一种,未来云知声会通过与其它厂商合作,为芯片加入更多种类的传感器。

在他看来,未来的产品应该是,带有各种传感器和少量处理能力的终端,透过非屏幕的交互方式与用户沟通,并连接到云端实现更智能的功能。

“未来是数据的世界”

黄伟十分强调数据的重要性,在GMIC大会上的演讲中,他说:“今天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够看得到一点曙光,能够落地,其实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运算能力、数据以及算法。”

“从长期来说,算法本身是没有门槛的,更何况今天我们的深度学习网络只是以前神经网络复杂的拓展而已,运算能力也没有门槛,你可以购买GPU,你甚至可以租服务器。”黄伟继续说道,“从长远来说,什么东西才是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最根本的呢?”

“未来是数据的世界”,这就是云知声对人工智能的看法。这家公司的人工智能还处在感知的阶段,希望透过传感器收集更多的数据,未来结合更强大的算法和更多的运算能力,让设备变得更加智能;透过数据也能发展出更多服务,比如广告。

其实,这也是大部分做人工智能的公司的现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知声黄伟:从云到端再到芯片,一步步打造“云端芯”生态闭环 | 镁客请讲
云知声的七年之痒与恰逢其时
专访云知声黄伟:场景定义芯片,未来所有场景都需要AI | AI名人堂
云知声黄伟:物联网环境下的AI芯片大挑战 | 甲子引力
爆华为要发布人工智能手机?黑科技还是噱头?
演讲稿丨梁家恩物联网智能交互与服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