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厦门着力打造“海西”教育中心城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进公办校 大多数高中生能入优质校
厦门着力打造“海西”教育中心城
【浏览字体: 大 中 小】
2011-03-03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本报讯(记者 谭南周)今年一开始,厦门市又推出教育新招:试行公办初中小学全免费,这是厦门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兴奋地告诉记者,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在2010年达55亿元,年均增长20.7%,生均教育投入在全国各省及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为把厦门打造成“海西”教育中心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30年,为教育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特别是近年来,厦门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教育改革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办好教育成为发展经济、关注民生的重要任务。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2006年为26亿元,2010年达55亿元,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十一五”期间,厦门新改扩建学校项目442个,生均公用经费水平居全国同类城市和全省前列。各级各类学校的硬件建设、教育基建、教育设备、教育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2009年,全市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学校的所有教师实现了绩效工资“同城同薪”,山区中小学教师每年还有3000元的补贴。
“一种明显的变化是,厦门的教育综合竞争力在显著提升。”厦门市教育局局长赖菡如数家珍:厦门在全省率先实现“双高‘普九’”;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每万人口普通高校在校生数,均居全国全省先进行列。为解决不同时期的“就学难”问题,厦门市及时推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政策,投入7.7亿元,新建扩建38所中小学,基本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公办校和本市城镇居民子女就近入学困难。厦门市扩建一级达标高中新校区,并加大扶持薄弱学校的力度,让全市大多数高中生都能进入优质高中学习。目前,厦门市在三级以上达标校学习的学生达95%,在一级达标校学习的占60%以上,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在中央高度重视对台教育交流合作之时,厦门市及时出台招收台湾学生的有关政策,从高校到中小学、职业学校,开展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在全省“先行先试”中起到示范作用。厦门市与相关部委共建厦门大学、联办集美大学,还推动思明、集美、翔安3个文教区的建设,3所成人高校的合并与改办,3所中职的合并外迁,4所一级达标校的投融资改革等。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厦门市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从2003年起,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实行全员聘任,通过多元工资制度改革保障聘任制的实行。人事调配和录用都坚持“凡进必考”,公开招聘,全面考核,择优录用。厦门市从2007年开始启动的教师岗位大练兵、师德建设、百名校长进社区万名教师进家庭的“三项主题活动”,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厦门市市长刘可清表示,未来10年,厦门市将实施百园建设工程、八大行动计划、十大学习服务体系、百千名师成长工程、打造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品牌、打造千校数字化平台、关爱青少年儿童健康工程等七大重点工程,将厦门打造成“海西”教育改革发展的排头兵,进入全国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前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厦门市教育局公布20项进校园活动清单 未列入的活动不得开展
福建省中小学(幼儿园)第二批名校长厦门14人上榜
教结合 康教并重 开创残疾儿童疗育新模式
@厦门家长,开学倒计时50天,只有 50%的孩子能上公办小学,多少家长失眠了
惠民大叔:落户海沧有什么好处?海沧教育新增一波福利来看看!
厦门“公参民”学校专项治理为何引起广泛争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