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海红|从边城到孔城
由我所在的湖南零陵古城西行400多公里就到了湘西,又向东北再行900多公里,到达长江北岸安徽省中部城市桐城,我有机会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连跨四省,从“边城”至孔城。

【湘西之行】

早就听说:湘西的美,美在沈从文的散文里,美在黄永玉的画卷里。湘西是土家族、苗族聚居之地,也是众多古镇汇聚之地,乾州古城、芙蓉镇、里耶古镇、凤凰古城等。

当我们到达乾州古城的时候,太阳已下山,吃过晚饭,顾不上旅途劳累,在导游阿妹的带领下逛了一圈古城。

我们在夜色中走过一条又一条街道,导游梁阿妹介绍:“这是一座有着4200多年历史的古城,它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区内的万溶江河畔,国家4A级景区,主要景观有胡家塘、三门开(有瓮中捉鳖之妙处)、北城门、乾州文庙……”古城不大,街道很窄,有些仅能单人通行,但亭台楼阁,自成风景,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貌,街道两旁绘有色彩明艳的图画。

清清溶江水从古城穿过,闸上有倾泄如瀑布一样的河水,有许多在岸边垂钓的人,临水吊脚楼上挂着红灯笼。我们去的晚,街边大部分商铺都已关门,转角处有摊位出售凉粉、粽子,构成小城最真实的人间烟火和市井生活。

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乾州古城的风景,第二天清晨我们又马不停蹄赶往下一站。车在湘西的崇山峻岭中颠簸,穿过湘西古丈县的红石林景区后,我们又换了交通工具,乘船游行在峡谷之间。

酉水河两岸风光旖旎,让人心旷神怡。两岸高山林立,岩石陡峭,形态各异。无数个峰回路转后,远远看到前方山坡上一排排的吊脚楼,一条瀑布如同玉带一样挂在悬崖上,如若仙境。船行至近处,越感觉到气势恢宏。船上的游客纷纷拿起手机,“咔嚓”声不绝于耳,大家生怕错过与这一美景合影的机会。

千年古镇芙蓉镇果然名不虚传,第一眼就能让人产生惊艳的感觉,让人迫不及待的上岸进一步一饱眼福。从导游那里了解到,这座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原名叫王村,因为一部《芙蓉镇》电影而得名,街道两旁有不少立着刘晓庆米豆腐的牌子。我们走过狭长的街道,青石板路面的两侧布满了古老的吊脚楼。

“我行步迟钝,不能同它们一起遍山遍野去找你,但凡是山上有月色流注到的地方我都到了,不见你的踪迹。”我用半天时间,真切感受这句话的含义,太阳下山,华灯初上,我们觉得不过瘾又夜游了一遍芙蓉镇。在斑斓的灯光衬托下,古城又焕发出另外一种迷人的风姿。走过悠长的古街,土王桥上人潮拥挤,到处张灯结彩,古韵十足,热闹而浪漫。一路前行,忽而自上往下,穿过瀑布又再攀爬上山,虽然身体上困乏且大汗淋漓,但仍然让人感觉意犹未尽!

一直粗浅地以为沈从文大师笔下的《边城》就是整个湘西,或者凤凰、芙蓉等某个古镇,去了才知道真正的边城在哪,湘西花垣县的茶峒(现在叫边城)小镇,如今酉水依旧,白塔犹存,关于翠翠的故事依旧在酉水三省两岸流淌。

沈从文成就了湘西,湘西亦成就了沈从文。山水为灵魂,湘西是大师魂牵梦绕的故土,他把她早已融入血脉中。

【故乡之行】

回到零陵古城的家中休息了几天,早就答应儿子高考后带他回趟安徽老家看望爷爷奶奶,我离开家乡有半年多的时间了,正好也想回去看看。

我开了10多小时的车,终于在天黑之前赶到家,远远就看见老母亲站在院子门口等着我们,就像正月我离开家的时候一样。不同的是院子里外一片生机盎然的夏日景象,只见树木葱笼,不知名的花儿在墙角、池塘边恣意地盛开着。

推开父亲的房门,空调正开着,父亲戴着呼吸面罩正半倚在床头闭目养神,儿子一声“爷爷”,父亲惊喜地醒过神来。

时值盛夏,骄阳似火,酷暑难耐,我和儿子也不敢出门。终于在第四天,看到太阳躲进云层,我带着儿子去离家只有一个小时车程的邻县桐城六尺巷和孔城老街。

孔城老街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境内,距桐城市市区12公里,相比其他古城的商业氛围浓郁,这里相对宁静,妥妥的文艺范。我特别喜欢孔城老街现在的这种宁静,我就像是一只徜徉在花丛中的蜜蜂,充满了好奇、激动,因为近在咫尺却一直未有机会来古街探幽寻古,一路走在街上与千年古镇心与心的交流感觉真的很好。古街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是因为有太多历史人物曾在此停留。

古街的入口有块碑记,原来孔城老街已有1800多年历史,现为4A级国家旅游景区。在明清时期,孔城老街作为连接巢湖地区和长江地区的重要水运码头日益繁荣;太平天国时期,孔城遭到破坏,但不久即恢复,现有的老街即太平天国以后建设的。

在一处转角处,几间颇有文艺气息的铺子自然地把我带入其中。挂满墙的书法作品,清奇遒劲的很有章法,和店家聊天得知,他自幼临摹柳公权、颜真卿,后又练习安庆大书法家邓石如。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首我们耳熟能详的诗是清礼部尚书张英写给家人的寄语,店家把这首诗或行或草书写,装裱精美,我觉得每个来老街的人都值得拥有,有纪念价值。

我和儿子充满好奇地沿街探寻着,古街就像是一个浓缩型的社会,它分为十甲,每一甲之间都有闸门,其间保存有钱庄、客栈、茶楼、学堂等旧时的规制机构。

位于三甲8号一处很有年代感的院落,门楼上赫然挂着桐乡书院四个大字。一块由清翰林、通政大夫罗惇衍撰文的《桐乡书院记》引起了我的注意:桐乡书院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里人文聚奎、戴钧衡、程恩绶为教化桑梓,谋设书院……宗旨为振文风、广教化,“馆同集雅,风云开科第之基”。桐乡书院创办未及3年,成绩卓著,县试、府试,首卷均为该书院弟子所得,于全国颇负盛名。

从桐乡书院出来不远就是太平天国白果厅遗址,可惜毁于1987年夏初一场意外火灾,空地的中间有几根石头门框,顽强地立在那里200多年而不倒。

许多老店铺还保持原有历史建筑的格局,青砖小瓦,古式木质板门,依稀可见当年商贾云集、游人如织的繁华。店铺前出檐的梁柱和徽式建筑特有的马头墙,古老的窗棂和斑驳陆离的木门,均显现着街道的古老和沧桑。由于游客稀少,几乎都关着门,只能透过门缝一窥究竟。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在当今古城古街纷纷商业化的时代,孔城老街依然保留了原本的风貌,笃定地隐于市间。穿过厚重光滑的石板路,来到寂寞的孔城河边,天空开始下起绵绵的细雨,望着雨中的灰瓦青砖,一派唯美的江南水乡景象。能感受古街从前的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到如今的冷冷清清、空无一人,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又听到了当年那繁华的老街的烟火气……
来源:文乡枞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景这边独好|小城一哥情迷湘西
行参菩提丨心中的边城/石明学
安徽旅游必去的古镇
阅读悦读丨江剑鸣《沱江晨雾》(散文)(下)
边城茶峒,安静小城
湘西印象一一凤凰古城游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