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十年前的一个黄昏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三十年前的一个黄昏

作者丨杨立宇    编辑丨文姐

从灶口逃出来的火光,映红了东面墙上的领袖像画。那是一张已经贴了几年的年画,父亲在东边大集上买的。画上面有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他们都微笑着,我总觉得他们是在看着我们笑。父亲常在茶酒之后,站在画前,眯着眼端详半天,自言自语着。自从家里贴上这张画,我心里的温暖又多了许多。灶口的火光同样映亮了母亲那张饱满的脸,四十多的她,脸上竟没有一丝皱纹。母亲的穿着也一向干净利落,身上连一滴污渍也不见。她右手不停地拨弄着草,左手不时伸出两根手指,轻轻掸掉落在鞋面上的草屑和灰尘。她总是这样讲究。十年后,母亲的邋遢让我匪夷所思,再后来,情形每况愈下。媳妇进门后,不论我如何向她表明我母亲当年是多么干净的一个人,她都是丝毫不肯相信。

母亲回一下头,跟一直坐在她身后的我说:去,去场院里背些草来。

锅盖上的水汽已经冒得很浓,煮地瓜的香味,已经氤氲得满屋都是。刚才,母亲切了一菜板地瓜,红皮,白瓤。这种地瓜又甜又面还噎人,不用汤冲简直没法下咽,我有时被噎得站起来跳一跳,拧着身子转几个圈,那团地瓜才落到肚子里。母亲做地瓜饭从不刮皮,我对此很有意见。我父亲和母亲总是连皮带瓤一口吞,我却必须把皮全吐掉,因此,我面前的锅台上,常堆一堆乱糟糟的地瓜皮。一开始母亲很有微辞,常常吃着饭,给父亲使眼色,表达她的不满与反感,希望父亲出面制止我的行为。可父亲一次也没有。父亲是多么爱我,这根本就不是事。我大娘做地瓜饭都是把皮去掉,拿一把大菜刀一下一下地削,也不嫌麻烦。我总是希望母亲能跟大娘学学。有一回终于忍不住,说了,母亲很不高兴,半天不理我。因为我,我母亲跟大娘吵了无数次架,每一次都搞得我很狼狈。

一出门吓了一跳:满眼都是霞光,我平生见到的最美的霞光。我家的院子全金壁辉煌了,连挂在墙上的镰刀也成了黄金色。灰色的屋顶也铺上了一层黄金。要是我家的院子真的成了金子做的,那该有多好,要是那样,我父亲整天抄起手逛着玩就是了,我也紧紧跟在他的身后游玩,就像他的尾巴。可世界并不这样安排,越是没用的东西越是到处都是,但凡金贵的东西都稀罕的要命。走出大门,我发现整条胡同成了金色的。要是整条胡同成了金子做的,那这一胡同的人多富足,再也不会因为丢只鸡而气咻咻地骂街。走到村北,回头一望,整个村庄都成了金子的了,要是整个村庄真成了金子的,那这一村子的人多有福,再也不用披星戴月起早贪黑地忙,再也不用担心旱啊涝啊虫啊灾的,整天待在家里睡大觉就是。我知道,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就是金子,其次是银子。我没有见过金子,也没有见过银子。我父亲有他父亲给他的银圆,但我没见过。不等我见,就让一个外乡玩戏法的,在父亲的眼皮子下面变没了。

我当然知道这一村子金光全来自火烧云。火烧云真美啊!美得我忘了走路,怔怔地看呆了。不光眼前的村庄全染上了金色,天地间也全都漆成了金色。我的衣服,我的双手,我的双脚,我的鼻尖,我手中的蓝包袱,全成了金色。麦场上的草垛也成了小金山。我一把一把地抽草,草也成了黄金色。草被盖在草垛上面的泥土压得很结实,抽起来很费劲。草垛顶上耷拉下一棵葫芦蔓,末稍挂着一个葫芦。葫芦的皮也是金色的,月白皮的葫芦成了金葫芦。葫芦是我父亲刻意留下的,他要让它再老上一老,直到下过严霜再摘回家,过年前找把小锯一分为二,锯成两个葫芦瓢,一个放在瓮里挖面,另一个装他的泥茶壶。他一直用着的那个盛泥茶壶的葫芦瓢裂了一个大口子,他要换一个新的过年。过年嘛,就要有个新鲜劲儿。父亲把泥茶壶埋进去,再塞上一圈旧棉花,沏好了茶,壶盖上面捂上一块旧毛巾,一个上午茶都热着。茶是父亲的命,他一顿不吃饭行,一天不喝茶不行。他总是喝一种沏出来像酱油一样的茶,我喝一口,嘴里立刻涩得像是长了口疮。

田野里还有零星的庄稼。有一片高粱远远地矗着。他的主人大约是出了远门,耽误了回家收割。也许,他们一家为超生躲了出去,这点高粱干脆不要了。另一片高粱穗子割走了,只剩了秸秆,就像人被砍了头。要是人被砍了头还站着,肯定难看得吓人。麦地里已经有绿油油的麦苗,也还有个别地块秃着。有的人家地实在太多了,劳力又不足,收棒子种麦子只能一块地一块地赶着来,早种下的出苗了,晚种下的还得再等三五天。种下了就好,就有闲心抄起袖子,在街头上站一站,跟大伙唠一唠了。远处的人影就是一个黑点,黑点一点点放大,慢慢地过了旺河,一过了旺河就认出来了,是多叔家的婶子牵着她家的黄牛。那么一个干巴小人儿,踮着那么一双锥子样的小脚,要是突然来一阵大风,能把她刮没的。多叔收着收着秋突然走了,倒在回家的路上,当时他正牵着牲口,拉着满满一车稻子。那么一个一辈子没吃过药片的人,倒地就没了,那些药不离手病病歪歪的人还好端端地活着。

我想明天一早就得去旺河逮那一洼鱼,我怕一旦让广生发现,就全完蛋了。中午吃饭前,我顺着村西的排沟往北走,两只脚使劲趟着草,不断有绿蚂蚱腾地从脚下飞起,啪嗒一声栽在不远的前方。这些家伙们肥得飞不动了,我要逮一些回家烧烧吃。刚烧出来的蚂蚱,冒着热汽,有股子糊味,还是很香的。我走到北头,一只大蚂蚱飞着拐进了旺河,我也跟着拐,我一拐,就一眼看见了那洼鱼。旺河的水枯下去了,连贯着的水变成了一洼一洼的。我眼前的那一洼水,被一圈一人多高的蒲草围着,我刚走到近前,里面的鱼受到惊吓,噗啦一下在里面打起了旋。我拨开蒲草进去看,一道道水线在水面上乱闪,不时有大鱼在水皮下扑棱。我一高兴,就笑出了声。我赶紧往家跑。我想不吃饭了,先逮鱼,谁也不喊,就我自己去。我估计,那洼水我半个下午就能攉光,然后直接下水抓鱼,能抓一桶。在浅浅的浑水里逮鱼是件极美妙的事,比娶媳妇差不了多少。我想在太阳落山之前能回家,父亲看到这么多鱼,一定高兴得直搓手,他一高兴,或许端上一碗送给我大娘。晚上一定会炖鱼,他一定要喝酒,多数会喝醉,他喝醉了也像我大爷一样骂骂咧咧,但绝不骂我。只可惜父亲总是炖不出白白的鱼汤。很多回,父亲看着碗里的鱼汤,皱着眉头问我:为啥咱炖的鱼汤总是不白?我想了半天,告诉他:或许是没有加牛奶。父亲听后就低下了头。我们家哪来的牛奶。可鱼汤白不白不是啥大事,有鱼吃就好。我其实只喜欢逮,不喜欢吃。父亲正好反着。我兴冲冲回家正要拿家伙去旺河,不料父亲说快吃饭,吃完饭和我把棒子秸垛起来。我有点沮丧,不太情愿,可我已经连着玩了好几天了,不好意思拒绝父亲这点要求。没办法,我和父亲一直干到太阳将要落山。整个下午,我都心不在焉。

麻雀们在村庄里吵成了一锅粥。这些家伙们聚集在老榆树上,屋顶上,激烈地争吵。偶尔,有一两只麻雀,于美丽的霞光里掠过,闷闷地一声不吭,像光哥奋力投出去的一颗石子,从田野飞向村庄。总有一些晚归者,人也罢,麻雀也罢。麻雀也在村庄里过夜。这些小家伙,有的宿在屋檐下面的窝里,有的抓在屋内的墙上,那些特别不怕冷的,干脆睡在树上。在入睡之前,要好好热闹热闹。这和村里的人们一样。村里的人们,在外面忙活一天,傍晚时分回到村里,一家人凑到一起,说说这一天的事情,商量商量晚上烧啥汤,做啥饭,是否拌个辣椒白菜丝。邻里街坊碰了面,说说一天的见闻,说道说道黄店的豆腐,耿家的豆油,问问沙窝村的供销门市部一次最多能打多少灯油,乡里的电影放映队都去了哪些村,估计啥时候能来我们村里演一场。

太阳咕嘟一声坠入了深渊,火烧云紧跟着往下黯淡,就像灶里的柴火烧尽了,火光就暗了。我背着一包草往回走。我还惦记着那一洼鱼。我担心母亲骂我太磨蹭。我觉得天大地大天空地也空。我觉得我有一点冷。我觉得我很渺小,小得如同树上的一只小麻雀,虽然五脏俱全,却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大的地方。我不再敢往西面看,也不敢回头看北边,这两个方向的远处,都有坟群,西边的很陌生,北边的却很熟悉,有的还是我眼看着堆起来的。路边的草丛里,偶尔遗落着一穗高粱,一个玉米棒子。要是我父亲看到了,一定捡回家,顺手扔到屋顶上。他连一根棒子秸都往家捡,何况是粮食。一畦白萝卜还待在地里,歪着身子,探头探脑。还有拳头大的茄子挂在干枯的枝上,我喜欢吃霜打后的茄子,有一股子浓浓的过期的太阳味。我背着草进了胡同。南坡家的烟囱冒着浓烟。南坡今天下午肯定打到了兔子,我和父亲垛棒子秸时,听见了三声闷闷的枪响。南坡的三个儿子这下子可又恣大了。二奶奶打胡同南头走过来,迎面碰上了四婶子。四婶子抢着搭话:二婶子,烧中了么?二奶奶晃着小脚,回答得很快性:烧中了,你烧中了么?四婶子说:烧中了,我去看看俺娘,她这两天身上不得劲。

夜的大幕哗一下撒下来。

我不敢怠慢,就着一股子烟火气,匆匆进了自家大门。

作者简介

杨立宇,史志干部。喜欢文史,业余写作。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变迁。多写农村题材的散文随笔。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父亲有个钱箱子

 六 兄 弟

 听吕剧《李二嫂改嫁》

 听吕剧

 坐在春风鼓荡的麦田里

 杨家的夯歌

 有一种牛儿叫消息

 乡野的歌

 黄昏雨

 杨家的荷塘

 草木之人

 思念是条长长的线

 柿子红了

那些东奔西走的人们

春天来了种棵树

杨家的手艺

东营微文化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橄榄绿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张旋   任晓娣   吕娟娟   王霞   文姐

外联:郭杰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小兰 | 永远年轻的三哥
四弟的绿庄园(散文)
张帆 | 掰玉米
大地上的父亲
【精品】小说前沿 · 一条狗的最后时光 ‖总第1030期
丰硕的玉米-郑州日报数字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