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提到了唐宗宋祖,为何没有提朱元璋?

很显然毛泽东认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人的成功,不只是个人能力,还有很大的运势在里面。

而毛泽东没有提到的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都是平民老百姓出身,则更多是靠自己的能力打天下的。

相比之下,毛泽东认为刘邦和朱元璋更厉害,所以他在词中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略输文采稍逊风骚。”

我们先来读一遍毛泽东这首千古名词: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这首词,大气磅礴,纵横千古,与苏东坡和辛稼轩相比,也不遑多让。

在这首词的下阙,毛泽东点评到几个历史上最有名的古代帝王,而且对他们多少有点褒贬在里面。

这几个人就是:

秦始皇嬴政,被称为千古一帝,是我国古代两千年帝制的开创者。

汉武帝刘彻,由于他在位期间多次打败匈奴,还打通了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评价很高。

唐太宗李世民,被称为千古第一明君,参与开创了大唐盛世,以善于纳谏著称,他在位期间形成了有名的贞观之治。

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当上皇帝,由于他武功很高,在民间很有影响力。

然而,毛泽东提到的这几位皇帝,除了秦皇和唐宗,其他两个都差点事儿,因为在历史上,还有几个比汉武帝和宋太祖更有名的皇帝,那就是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

所以有人就问了,毛泽东为什么不说秦皇汉高,唐宗明祖呢?

首先一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几个字读起来更通顺,也更押韵。

这一点确实有点道理,但是以毛泽东的才华和古文修养,换成秦皇汉高,唐宗明祖,也不是不可以把它搞得押韵,搞得通顺。

所以,毛泽东不提刘邦和朱元璋,而只提到汉武帝和宋太祖,肯定有别的考虑。

那么,毛泽东在考虑什么呢?

我们看毛泽东的原词说: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其实毛泽东是有点看不起这些人的,某种意义上是在贬低这些人。

而毛泽东没有提刘邦和朱元璋,是因为毛泽东比较瞧得起刘邦和朱元璋。不想贬低他们。

我们说毛泽东瞧不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却瞧得上刘邦和朱元璋,原因是什么呢?

那就是他们成功的过程,从个人能力上来说,这些人在古代历史上都是一等一的,相互之间,难分轩轾。

但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成功,并不全是靠个人能力,还靠着他们的运气和出身 ,所谓时势造英雄。

而刘邦和朱元璋都是平民出身,他们的成功,则全是靠个人能力,白手起家,更加不容易,毛泽东对他们或许有共情在里面,因为毛泽东也是依靠人民,依靠老百姓,来实现他的理想的。

我们看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的成功“运势”。

秦始皇不用说了,他当上秦王后,之所以能灭掉六国,统一天下,是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才达成的,不光是秦王嬴政个人的能力。

没有秦孝公的商鞅变法,没有秦昭王的合纵连横,等等秦朝历代先君的努力,秦王嬴政有什么资本灭掉六国,一统天下?

就是因为秦国的“奋六世之余烈”的努力,秦国才成了虎狼之国,才有了战国第一强大的秦国,秦始皇才有这个基础去成为千古一帝,实际上,如果换别人来当秦王,秦国统一天下的机会也是最大的。

汉武帝更不用说了,前面有“文景之治”,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个贤君,通过休养生息的策略,使汉朝强大起来,汉武帝才有资本去打匈奴,去开通丝绸之路。

你说汉武帝刘彻个人能力真的比汉高祖刘邦更强吗?不见得,连刘邦在汉朝开国时期都打不过匈奴,有了白登之围,差点死在匈奴手中,汉武帝如果处在刘邦的位置,说不定更惨。

汉武帝刘彻能力确实强,可是也得借助他爹他爷爷给他留下的资本才行。

唐太宗个人能力,在这些人中可能是最强的,无论军事能力还是治国能力,比秦始皇都强,可是,唐太宗开创唐朝盛世,就全是靠他的个人能力吗?

当然不是,唐太宗家族的李氏家族,可是关陇集团的一员,从南北朝开始,这个关陇集团就一直“皇帝轮流做”,只是隋朝末年,轮到了李氏家族。

李氏家族打江山的那帮手下,大部分都是关陇集团出身,这都是一伙的,李世民个人能力是强,没有关陇贵族的支持,他和他爹李渊开创大唐可没那么容易。

至于宋太祖赵匡胤,出身也不简单,他的父祖在五代时期,都是高官,就跟三国时期的曹操袁绍似的,他后来又掌握后周的兵权,有了这个资本,他才黄袍加身的。

所以,毛泽东认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虽然个人能力很强,但是“略输文采、稍逊风骚”,这里的文采和风骚,可不简单地指文学才华。

相比之下,刘邦和朱元璋,都是平民出身,都是纯粹靠个人能力打下江山,最终成为一代雄主的。

我们看刘邦,父祖都是种地的农民,虽然祖宗在魏国还是楚国也是个大夫,但是早已经没落了,刘邦他爹刘太公是种地的。

刘邦的朋友呢,最大的官是县里的主簿萧何,其次是县里的县尉曹参,剩下的就是一些杀鸡屠狗之辈比如周勃和樊哙。

刘邦打天下,可以说是从一穷二白,到最终成功的,完全凭借的个人能力。

而朱元璋呢,出身更差劲,贫农,刘邦好歹家里还算富裕,可以任他当个街溜子,可以到全国游玩,最后还混个亭长当当,朱元璋则惨多了,父母病死了,连棺材都买不起,自己无依无靠,只能当和尚讨斋饭,还吃不饱。

至于朱元璋的团队,一开始都是跟他一样吃不饱饭活不下去的,比如汤和、邓愈、徐达等人。

所以,毛泽东是很看得起刘邦和朱元璋这样白手起家的人的。

毛泽东曾经评价刘邦:“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他还说:“刘邦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

至于评价朱元璋,毛泽东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在毛泽东眼里,平民出身的刘邦和朱元璋,更厉害,当然,这不是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不厉害,只是说刘帮朱元璋只靠自己的平民出身,不靠祖上的运势,能取得一样的成功,在这一点上,更厉害。

所以,当毛泽东写《沁园春·雪》,不提刘邦朱元璋,因为他认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差一点事儿。

至于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差得更远了,成吉思汗只是军事上厉害,在政事上,跟刘邦和朱元璋差得更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什么意思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同步练习及答案
《沁园春·雪》中有汉武帝,为何没提到汉高祖刘邦?
有哪些气贯长虹的诗词?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沁园春·雪》平仄及详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