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修心不在才智,在纯乎天理,如金子不在分量,而在成色足

我们觉得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却不知道,他的才智比起他的存天理的心,却如尘埃般微不足道。

成为纯金的,在于成色足,而不在分量;成为圣人的,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智。

重一两的金子,和重万两的金子相比,分量的确相差悬殊,但就其成色十足而言,是毫不逊色的。因此,孟子才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

学者学习成为圣人,不过是要学去除私欲、存天理罢了。这就好比炼金术,其所追求的也不过是黄金的成色更足而已。

原料金的成色越足,那么冶炼功夫就可以省却很多,也更容易成功。

成色越低,那么冶炼起来也就会更加困难。

人的天资,浑浊混杂,有中等以上和中等以下之分。

对于圣道而言,有生之安行和学之利行的差别。

资质在中等人之下的,就必须用别人百倍的努力才能勉强追上别人。

后世之人不知成为圣贤之本是纯乎天理,却专门在知识与才能上去求取成为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只需要把圣人的许多知识才能一一学会就可以了。

因此,他们不从天理上下工夫,白白浪费精力,从书本上钻研,从名物上考索,从行迹上比拟,知识越广,反而私欲会越发滋长,才智越多而天理越被蒙蔽。

这样的人一如看见别人有万镒纯金,自己不是想着增加自有的一两黄金的成色,使自己的金无愧于他金的精纯,而一门心思想在分量上赶上人家,所以把破铜烂铁都混杂着投进去,这样的话分量的确是增加了,可成色却没了,到最后不再有金。

我们用功,只求一天天减少私欲,不求一天天增长知识,减去一分私欲,便是恢复一分天理。

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单!

那么我们活得太累,是因为我们的私心太重,有没有?生活中总是本末倒置,找不到方向。。。太多的问题堆积在自己的心里,需要给它减减负担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近阳明子
王阳明:为人之道,“成色”比“斤两”更重要
卷上 3、“一以贯之”的功夫
有那样的心 才能做得那样的事业
秉持“日减”之心
阳明心学中,那些深深震撼我们的句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