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到晚年,为什么不要带隔辈孩子,不要给孩子攒钱,看完就明白了

人到晚年,好容易熬到退休,孩子也结婚了,可为什么,有的人感觉更累了。

我的朋友兰一退休就立刻去女儿家报到,买菜、做饭、照看孩子,一天下来,感觉比上班还累。晚上再回家给老伴做好一天的饭。

而我的另一个朋友齐却退休不离岗,坚持每天上班,只为多给孩子攒点钱。

其实,人到晚年,这两种累是瞎累,可以不受。

第一、不要帮隔辈带孩子

(1)不带是因为带不好

做幼儿园时就发现一个现象,凡是隔辈老人带的孩子普遍娇惯,自理能力差,动手能力差,身体素质差,要么体弱多病,要么虚胖懒动,无论是智商、情商还是性格都普遍差年轻人自己带的孩子一大截。

(2)容易溺爱

这是隔辈带孩子的通病,虽然,老人带自己孩子时并不会溺爱孩子,但是隔辈一定会溺爱,一方面是年龄大了对孩子更加喜爱,另一方面,现在的老人大都从贫穷的日子过来,所以总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常常是无条件溺爱。

而被溺爱的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会追求自我感知的满足,极少考虑他人感受,缺乏责任感,孩子会不珍惜物品,浪费金钱,缺乏独立生活自理和思考的能力,做事懒散无纪律。

3)坐标错位或缺失

年轻人自己带大的孩子,常常会把自己的父亲看成自己的崇拜对象和事物衡量的标准,他们往往向父亲寻求力量,向母亲寻求温暖。而老人带大的孩子,容易坐标错位和缺失,孩子常常不知道谁是正确的,该听谁的。尤其是当年轻的父母想要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老人往往充当了孩子的保护伞,使孩子的教育成了家庭教育的一大难题。

(4)年轻人失去锻炼机会

年轻人自己带孩子能够增进和孩子的感情 ,同时自己带孩子,遇到问题自己解决,这也是年轻人成长的一个过程和机会。

为人父母,不仅仅是有孩子喊你爸或妈时的甜蜜,为人父母的同时也是一个重新思考、净化、修正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一个过程,是一个再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时刻辛勤操劳的过程,也正是这样的过程,才让他们能够深刻体会到父母养育他们时的不易,更懂得去孝顺自己的父母,所谓“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正是这样的道理。

第二、不给孩子攒钱

童话大王郑渊洁有一个儿子,在儿子小时候。他是一个用自己写的童话陪伴孩子成长的父亲,是一个时刻引导孩子让孩子自由自在成长的父亲,同时也是一个在儿子18岁时狠心切断孩子一切经济来源的父亲。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才能最终把孩子培养成有能力、有担当和对家庭对国家都有用的人才。

你承包了孩子所有孩子自己该做的事情,孩子就永远不会长大;你攒下所有孩子自己该攒的钱,孩子就不会有赚钱的能力。你做得越多,孩子就做得越少,而孩子做得越少,能力就越差,就越不懂得感父母的恩。

所以,人到晚年,这两种累是瞎累,可以不受。

写在最后:

人到晚年,不要净想着给儿女帮忙,退休了,重新安排下自己的生活,学个画、跳个舞,旅旅游,做做养生餐,把自己照顾好,把老伴照顾好,你们身体好了,孩子们就安心;你不给孩子添麻烦,孩子会感激你。

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要想孩子离了你不行,每个人的潜力都是锻炼出来的。其实,也只有你的放手,才是对孩子的成长最好的成全和礼物。

人到晚年,为什么不要带隔辈孩子,不给孩子攒钱,看完就明白了。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热议 | “活在当下”的人注定活不久!——《90后攒钱报告》揭示了什么
致70后:走在渐老的路上,你做好养老准备了吗?
一位老人的真心话:我宁可出钱请保姆,也不愿一直带孙子!震撼
悟空问答
中国历史上最让人心痛的一句古语
有多少是长大了以后才明白的道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