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一种牛人思维,叫高手都在“抄作业”

▪撰文:善生

在难题百科《第三选择》中,曾经提及到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联合国的官员被派驻越南,他的任务是提高越南当地儿童的营养健康水平。然而下飞机后,他发现自己既没有办公室也没有经费,甚至连当地的语言都不懂,整个项目可谓零起点、零资源。

面临如此恶劣的项目环境,他完全可以向上级提交一份无用但是正确的报告,报告表明,儿童的身体健康水平,是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成正比的,所以提高这些孩子的健康,至少还要等个20年... ...

然而这名官员偏偏不想这么干,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从越南各地各阶层中,通过测量身高挑选出了一批高个儿的孩子,然后排除其中家庭条件优越的,仅留下了家庭条件一般、身高却比同龄儿童高出的孩子。

他的逻辑很简单:

身高是营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除了特殊情況,一般个子高的孩子营养水平都会比个子矮的要好一些。因此被留下的这些孩子,在家庭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是如何做到营养水平相对拔高的?

为了找出其中的原因,这位官员对这些条件一般、个子高的孩子,进行了大量的家庭走访。随后,这位官员发现这些孩子的饮食状况,集中体现出了以下几条规律:

1.他们每天都吃四顿饭;

2.他们的家长经常会抓一些小虾米做菜;

3.家长在他们吃的米饭中,会加入紫薯叶熬出的汁液。

这些都是当地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并不会提高家庭的日常开支,且容易推广复制。

于是,该官员便将其他家庭的家长们召集起来教授他们这种饮食方式,并将之推广到越南全境。就这样,他在没有任何资源的情况下,将越南儿童的营养水平整体向前提升了整整20年。

通过复盘这个真实案例,我们可以找到这位联合国官员成功完成任务的三点要素:

1. 在外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不抱怨也不甩锅,从现有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几乎无成本的条件下,为自己争取到解决问题的机会;

2. 对当前形式进行深度研究,并且用科学的逻辑排除一些特殊条件,在此基础上找到最佳范本;

3. 将范本复制下来,并且大范围推广,最终解决问题。

而推动整件事情的关键,就在于找到范本,并且进行复制和推广,也正是这种复制,才让官员在几乎没有成本的情况下,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复制推广这个动作,在国内被很多人调侃成“抄作业”,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提倡“抄作业”?

诚然,很多事情最终走向成功,会得益于人脑在一瞬间获得的灵感和启迪,这种灵感也常常被人们追捧。可事实上,灵感的发生是很随机的,一个人有时一天就有好几个灵感,有时几个月都没什么灵感,而我们手中要处理的事情,绝不会因为没有灵感而消失。


所以,仅仅依靠个人的灵感和创意去办事,风险是很高的,而“抄作业”虽没有灵感来得那般玄妙,却可以很接地气地解决实际问题。

公元2000年前,诸如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这些古圣先贤,为人类的文明发展,谋取了“第一手资料”,如今到了21世纪,人类社会已经积累了海量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成功人士,甚至优秀的企业,想要在短时间实现突飞猛进,往往就需要有抄作业的思维。

比如最近处在风口浪尖二马,一位抄了社交系统ICQ发家,另外一位抄了支付系统PAYPAL发家,抄作业并非中国人的专利,牛顿曾说,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爱迪生,同样不是电灯的第一手发明人…

然而,还是会有人提出质疑:如果我们一味地进行抄作业,那最终导向所有的问题答案只有一个,这样不利于我们自身的进步,把创意和多元扼杀在摇篮里…

所以,我们必须认清楚,这里说的抄作业,绝非像学生考试时那样拿别人的答案去糊弄老师,牛人抄作业,从来不在表面做文章,他们真正在意、并且去借鉴的,是他人的思路与方法:

抄作业的背后

是深度的学习与调研

一个富人定律:

如果你想要变成有钱人,就要想象出自己已经很有钱了,并且模仿有钱人的思维去想问题办事情,那么你将来大概率会真的变有钱。

以此类推,

一个学生想要做班上的优等生,可以先看看排名第一的学霸都在干什么;

一家公司想要做到行业领先,可以看看行业的领导者都是怎么做的;

... ...

上述行为,也就是“抄作业”的大前提:通过深度考察,找到值得借鉴的“最佳范本”,在对于“最佳范本”的调研中,我们在环境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很容易比对以下几个问题:

who?谁是特定环境下的最佳范本?

which?他成为最佳范本是否有特殊的原因?

where?我们和最佳范本的区别在哪里?

why?为什么他们可以做的到的事情我们还做不到?

how?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我们才能够变得和对方一样优秀?

而无论最终是否可以成功“抄”到作业,这种对标龙头,带着问题找答案的思维都可以帮助你:

1.视野拓宽:真实地洞察到客观环境,能迅速找到和对标对象的差距,以及找准自己当前的定位,事实上,人们如果能够真正沉下心来,深度研究这些佼佼者,自己难免会产生谦卑与敬畏之心,而正是这种谦卑,可以避免自己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圈地自嗨,浪费光阴;

2.拨乱反正:我们去调研那些行业的领导者,不仅学习别人的成功史,也应该看看他们曾经如何面临“至暗时刻”,不仅要看那些如何胜出的,也要看看那些如何失败的,所谓见贤者思齐焉,见不贤则内自省也,指的就是在海量的范本中,帮助自己判断出现有的哪些决策是对的,那哪些则不应该坚持,从而避开前人走过的弯路。毕竟,并不是所有的弯路和苦难都有价值;

3.节约成本:在找到了正确的路径之后,成本的降低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对于企业家而言,有了正确的方向与相应的策略,无论是企业运作时间成本,还是人力物力的成本,都能取得大幅优化。

企业之间的相互对标

最终激发的是整个环境的良性发展

2015年,当支付宝迅速垄断移动互联网的支付功能后,马云曾放出豪言:举着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然而,几个月后,抄作业界的王者——腾讯小马哥立即抄了微信支付,通过一个抢红包功能,直接搬走了2亿人的市场份额,自此,国内的移动支付争夺战拉开帷幕。

华为在上个世纪,就开始对标欧美的企业,找准差距,奋起直追,豪掷数百亿,找到世界上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技术为自身赋能,而今,在全球范围内的多个领域超越了西方力量,强大到对手要通过政治力量进行封锁,师夷长技以制夷,在华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百事可乐对标可口可乐(年轻一代的选择)、汉堡王对标麦当劳(谁是最好的汉堡)、奔驰对标宝马(惺惺相惜的对手),行业的发展到了最后,总会呈现出一超多强、或者百花齐放的局面,事实上,当一个环境中只有一家独大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少数人掌握了整个市场的垄断权,这样才是真的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所以,后来者在时间积累、资源积累、和市场积累都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抄作业,在短时间内调整方向,快速减少与龙头的差距,老与新的不断竞争,将会把市场推向新的模式和格局,进而激发整个时代的活力。

其实很多行业的领导者已经发现了这条规律,他们在研究出新的方案时,没有选择树立高墙,而是将一部分、甚至全部的技术公之于众,欢迎对手来“抄”,为的就是鼓励后来者去借鉴自己、鞭策自己,推动全行业持续向前。

抄作业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创新

最后,我们经常将“抄作业”和“创新”做二元的对立,认为抄作业的人,是没有创造力的,甚至会扼杀创造力,在某些领域,一些大企业无视行业道德,采用“拿来主义“、”伸手就抄”的行为,更是引来了原创者的深恶痛绝,我们相信随着市场规范的不断完善,原创者的权益最终将获得保障,这里仅单独论述抄作业与创新的深层辩证关系。

首先,“抄作业”和“创新”,并非是一对对立的关系,与创新真正相对立的,是守旧,也就是抓住原有的事物不放,不愿意接纳新生事物,而创新的规律遵循着这样一个公式:

A(新生事物)=B(原有事物)+C(差异化元素)

比如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苹果手机(新生事物),就是在老一代的手机的基础上(原有事物),增加了全触屏和电脑系统(差异化元素),30年前,行李箱几乎都是手提款(原有事物),加上灵巧轻便的滚轮(差异化元素)之后,四轮行李箱(新生事物)立刻取代了全世界所有的手提箱...

所有的创新,几乎都是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才产生的新发明,所以,如果不对原先的事物进行深度的了解和学习,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会有很多“抄作业”的行为发生,

华为早年在学习欧美企业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遵循了一条名为变革曲线的学习规律,即从“僵化”到“固化”,从“固化”再到“优化”,员工们最初接触到这些全世界最顶级的管理理念时,作为国内本土公司,无论是思维层面,还是文化层面,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感到不适应,

但历史早已证明,这套管理体系对于当下的环境是行之有效的,所以华为不惜花费重金,也要将这套体系先原封不动地“抄”下来,这便是“僵化”到“固化”的过程,

这套体系在全公司沉淀了数年之后(任正非称其为松土松土再松土),华为终于创造出了一全新打法(从“固化”到“优化”),就是原有西学管理模式下(B)赋能(+)以东方的文化和特色(C),最终从零到一,从一到千亿,成就出中国乃至全球范围的顶级科技公司(A)。

2020重重困境之下,华为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以400亿美元出售旗下的荣耀业务,用来保障后续生存的现金流需求,一直以来,中国的企业在技术上、管理上,都常年落后于西方的公司,而华为通过7年时间,孵化出一家如此高价值的公司,在中国管理历史上可谓是划时代的一步。

这意味着中国的企业运作,从原先的蹒跚学步、先进技术都从国外引进的被动状态,转变为现在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出价值千亿的本土国际化品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本土公司,能够像华为一样具备世界级的技术与管理能力,孵化出一个又一个的国产“荣耀”。

... ...

所以,如果所有的抄作业,都是1比1的复制,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单调和乏味,但真正“会抄”的高手,永远不会让这种单调发生,正是他们在“抄作业”的百尺竿头上,更近一步“差异化元素”,抄作业才足以完成它的终极使命——创新。而正是创新、以及那一点点的差异化元素,构成了一个人、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像华为学习,实战系列课程:

2月28-3月1日,倍增战略研讨会:让每一个经营单元都成为有效增长的发动机,洞察并抓住机会实现翻倍增长。

3月23-24,产品 ·高管研讨班:用重量级团队,打造领先一代的产品,以IPD流程集成全公司之力,实现商业成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游记中团队角色分析
视觉艺术思维训练---广度与深度的训练
80%的人不懂主动思维的四大核心,掌握一点你的收入直接翻倍增长
未来已来
对志书专记的几点思考
2.2.5 系统思考、深度思考和连续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