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近五十的曾国藩,为什么一定要告诉子女这八件事?

在咸丰十年(1860年)闰三月初八,这一天曾国藩正身在安徽与太平天国军队作战的前线,连日来阴雨不止,心思越来越烦闷,没有战事的时候也不能安心读书,已经49岁的曾国藩,快到了古人说的知天命之年,总有一些想法在内心翻滚,不吐不快。思前想后之下,提笔在日记上写下了这样的八句话:

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

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

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简单直白又通俗的八句话,这是他半生戎马,年近半百的人生经验总结。他从28岁入仕以来,潜心经营自己的仕途生涯,孜孜不倦地修身成长,凝练总结写下的八句箴言,成为日后著名的“八本堂家训。“

八本堂家训有何不同?

中国自古以来的名人世家大儒们对于立身治家都有一套自己的思想体系,在曾国藩之前比较著名的家训也有很多,比如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力。那么曾国藩的家训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一是适用面宽,涵盖人生重要方面

他在古人“学而优则仕”之家教核心基础上,延伸至“读书、诗文、事亲、养生、立身、居家、居官、行军”八个方面,紧紧的结合生活,实践面广,于个人有益于全面成长,于家庭有利于长远建设。

二是简明扼要,一个方面只说最重要的一件事

这样他的思想便于使用的人遵循,可以长期秉持规范。曾国藩自己在日记中有记述:“思凡事皆有至浅至要之道,不可须臾离者”,以及“要之每事必有一义,必不可不竭力为之者”。他的意思如果这件事只做好一项,是可以竭力做到的,就一定要选取最简洁最重要的事来说。

八本堂家训是曾国藩家训的重要部分,我们所看到的曾国藩家训都有这样显著的特点,反复提炼精华,或归纳为几句话,或归纳为几个字,言简意赅

这八件事的关系

人之一生,要经历很多的事。曾国藩为何单单选取这八件事呢?

我想大概“读书、诗文、事亲、养生、立身、居家、居官、行军”八个方面,贯穿了一个人的重要轨迹,贯穿了学习、生活以及工作的方方面面,也是他自己的人生要事。

先说读书,这是一个人提高素养,学习本领的途径。是他认为一个人贯穿一生要践行的,活到老要学到老,一日不可不读书。读书要从根本把握,必须先通训诂,先习古文。要切实弄通一字一词的意义,包括它的源流、内涵及外延;必须先打下坚实的基础,才可钻研精进更深的学问。

作诗文也是读书衍生出来的一项基本能力。他认为读诗文的兴会之感,要从琅琅可诵的声调中得来,只有在韵味悠长的朗读声中才可以领略诗文的妙处。把前人的古诗读熟,诗文也便作好了,所以他一定强调以声调为本。

事亲是做人的责任和义务,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人生的大事。什么才叫孝顺?衣食住行方方面面要做到哪一步?曾国藩说得很明白,让父母欢心才是标准。

养生是一个人关乎健康生活的根本。做人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才能健康地在这个世上享受人生。养生最重要的是心态,心情愉悦才能健康长寿。所以心情好,烦恼少。

立身是一个人成年之后,在这个社会上如何立足以什么方式生存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如何做人?曾国藩认为不可妄语,就是不说假话,不说虚妄的话,这就彰显一个人的人品,这是做人的根本。

居家是一个人成家立业之后,让家庭长盛不衰,又每日必行的日常事物。不仅看个人修养,还要营造家庭氛围和环境,为子孙后代积福。居家每日可能都是点滴小事,但是意义重大。曾国藩选取了更小的一点:不晏起,就是不睡懒觉的意思。每日早起即珍惜时间,从容精神地做事。

居官是读书人要践行中国古代儒家思想,走上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一个人学习进步之后必须要尝试或经过的路途。在为官这条道路上,廉字是根本,是保住官宦之路的一条底线。所以他说得如此通俗易懂,“不要钱”是做官的本分。

行军是曾国藩当下所做重要的事,他从文官转为带兵的武将。行军练兵这是他十几年的大事。从纸上谈兵到真实的带兵,他深深懂得军民的关系。所以不扰民是他知道一个军队能够发展的要务。

读书和作诗文为什么要分开来看?

在我们今天来看读书和作诗文可以笼统而言,这不都属于学习一类吗?其实这可以看出来曾国藩对于读书和诗文是同样重要的态度。读书是吸收输入,作诗文是整合输出。显然是有关联,而不同的两个方面,

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作诗文是头等大事。所以一定会单列出来,把它作为八本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有理学家之称的这位湘军统帅似乎更倾心在诗文创作上面。

而且读书与作诗文,这两项居首位,与曾国藩的心愿相符。他对于子孙后代的期望是:“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没有前面两项的积淀,后面的一切也可能就不那么重要了。能够成为一个世代出秀才的书香之家,曾国藩大概也会心中安慰和满足。

结语

曾国藩在半百之年,对立身处世治学做事所得到的一些体会归纳为“八本”。他的这些“本”不一定被所有的人所认同,但一定能给人不少的启发和思考,你所认为的“本”是哪些呢?

为教育自家的后人,在湖南双峰县荷叶镇曾国藩的老家富厚堂中,走进正厅第一间房子的门楣上,就高悬“八本堂”横匾,匾上便刻着这八句话一一著名的曾氏八本家训。悬于堂前,进门即见,儿孙们日日谨记在心,可以想像曾家后世子孙对它的重视。

一个人的官爵或产业让后人继承,是显而易见的财富。而一个人的思想可以让一个家族的人传承并受到滋养,影响了后世几代人,进而又突破了家族的影响力,泽被更多的世人,这当然是一笔价值不可低估的精神财富。

了解这位被世人推崇的“千古完人”,走进曾国藩的精神世界,看见多面的曾国藩,看他如何自省成长,如何自励走出低谷,一定有很多的收获,会对自己修身立业、为人处事有所启发和帮助。

你对曾国藩的八本家训是否认同呢?可以在下方留言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国藩故居
曾国藩家训“八本”
解读曾国藩家训:八本堂、八字诀和三致祥
【辉光日新1939】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10):曾国藩一生的“八要”、“八本”、“三致祥”
曾国藩:八字三不信,八本三致祥
曾氏家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