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四史”之可信度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不间断文字信史的古文明,这对文化的传承、国家的一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华诸史中,最重要的是“二十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等各朝纂修的二十四部史书总称,其所载起于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季(1644年),约4700万字,体例统一,称之为“正史”。

其中有官修、有私撰,对于其价值尤其是真实性,有捧之上云霄者,有抑之入泥滓者。

那么,二十四史所记载,真实性究竟几何?其所论述,可靠性究竟几何?

五代·周文矩《文苑图》

甲、制度保证。中国古代一直设有专门的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发展到后来,对帝王言行的记载更是完备,有专门的《起居注》;同时,本朝君王不得干涉本朝史官的记载甚至连看都不能看,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制度保障;最后,本朝编撰前朝的历史,成为惯例,保证了历史记载的绵延不绝。

这些保证了史料来源的广泛性和直接性,从而保证了史书的真实性。

乙、社会重视。不仅官方、文人,整个社会对历史的记录、学习和运用,都非常重视。

“经史子集”,必不可少,这就是良好的社会土壤。

丙、史学传统。中国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史学传统,也形成了完备有效的史学体系。唐代刘知几提出的“史才三长论”(史才、史学、史识),堪称世界史学之巅峰。中国史官,向以秉笔直书著称,这,就是史书的魂魄;中国历代,不乏杰出的史学大家,这,就是史书的筋骨;中国社会,从来重视历史经验的汲取,这,就是史书的血肉。

不仅有朝廷主持的官修历史,民间编撰的史书也层出不穷。各种地方志、族谱、文集、游记、笔记、日记、信札、诗文和私人编撰的史书等,也成为史料的源泉。

正因如此,对于最重要的史料真实性问题,有多种的保存与质证方式。加上正史多为后代所修,不存在歌功颂德的压力,也保证了其真实性。

当然,历史上也发生过影响史书传续、觊觎史书内容的事情。最恶劣的有三人次。

一是三国时期的蜀国,诸葛亮搞“国不置史、注记无官”,幸好后世没有效法,否则老诸葛就成为千古罪人了。

二是大唐贞观年间,李世民索要本朝的《起居注》看,先后被褚遂良、房玄龄拒绝,但唐太宗还是一意孤行,房玄龄不得已,只能将《起居注》删为《实录》给他看,开了恶例,孔夫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三是大清朝乾隆帝,利用编修《四库全书》之机,对书籍进行系统的销毁、删减、篡改活动,乃至于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夷狄之君,所缺乏的恰是对中华文明的敬畏!

而令人讶异的是,三位居然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贤相、明君、英主,这似乎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对史书的重视?盖因史,事关个人荣辱、家族盛衰、国家兴替,在古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唐·阎立本《步辇图》

历史上有两件事,记载了子孙对创业之君的想法:

晋明帝司马绍,有次问温峤、王导,司马家的天下是怎么得来的。两个人支支吾吾,最后还是由王导开讲那位“有狼顾之相”的司马懿和“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发家史:处心积虑、排除异己,阴狠狡诈、弑君篡位,各种下三滥大逆不道。明帝听了,直接把头埋到床上,哀叹道:“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事见《晋书·宣帝本纪》、《世说新语·尤悔》)可见有些历史,即便连后代都难以接受。

宋武帝刘裕,起于微贱,称帝后,把他用过的农具留着,教育后人。结果大大出乎意料:刘武帝的儿子文帝,看了之后脸上大有惭色;而刘武帝的孙子孝帝,则对这位原本是大英雄的爷爷大大地不屑:“乡下佬到这一步,已经过分了!”可见有些历史,后代是雅不愿提及的啊!(事见《南史·宋高祖武皇帝纪》、《资治通鉴·一百二十九卷》

但这些史料都保存了下来,即便他们的后代贵为帝王,也没有除去。

总体而言,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是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的。

研究中国史,如能将各种史料综合、辩证地使用,则还原真相、探寻规律,如司马迁所言:“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鉴古知今、古为今用,是可以做到的。

敬亭 辛丑年秋于不下楼半空书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卦之“二十四史”
什么是24史?
读史攻略:谁定义了“二十四史”?
这本书被严禁出国,日韩两国宁愿走私也要拿到,里面到底写了啥?
浅谈《三国志》与《三国演义》
中国古代史学的形成与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