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谷物成为“星球”

《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为谷物画肖像,给碳水拍纪录片。


文|欧阳

编|石灿

砂糖铺撒在黑青色的米饭上,米饭蒸腾的热气让糖粒化成液体,沁入饭粒间隙。这是《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以下简称《风味4》)记录的“乌米饭”制作流程的最后一步,在花青素的作用下,糯米变成黑色,再加上一层甜蜜,被端上人们的节日餐桌。

作为乌饭节的传统节日饮食,这种风味独特的米饭流行于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等地,每年农历四月,它与相关的庆典祈福一起构成了部分稻作地区独有的民俗活动,人们祈祷着充沛的雨水和光照,让收成得到保障。

“农耕民族的节日都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在与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聊到“乌饭节”时,《风味4》制片人邓洁引用了片中的这一句旁白。人们总是在丰收之时,又或是气候环境不适宜于劳作时,一次次与谷物羁绊出密不可分的故事。

谷物,承载着最简单的快乐和最恳切的希望。

在上一季《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结束一年后,《风味人间》系列将人们的目光从洋流海浪引至稻田麦浪,开始讲述“谷物”的故事。截至目前,其豆瓣评分也达到了系列新高的9.3分,豆瓣网友用戏谑口吻评价:“碳水爱好者,饿死在这里。”

刺猬公社带着对内容与创作过程的诸多疑问,展开了与《风味4》监制朱乐贤、总导演陈磊以及制片人邓洁的对话。

《谷物星球》的诞生
开播前,出品方举办了一场媒体“谷东”看片会,《风味人间》系列总导演陈晓卿在会上分享了几点第四季的调整动作。有的观众觉得上一季的主题海鲜“太高档了”,而到了这一季,陈晓卿笑着说:“我们都不用做任何的努力,就能把观众的期待实现了。”

确实,谷物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那是最普遍的热量来源,随处可见、唾手可得。就像许多观众习惯在打开外卖后,点播《风味人间》用来下饭,到了这一季,大家看到什么,便能够吃到什么,“配合服用”难度降低了许多。


《风味4》的诞生要追溯到2018年播出的《风味人间》第一季,邓洁和陈磊分别是该季第二集和第四集的分集导演。邓洁在第二集《落地生根》里拍摄了一个跨越山海的小麦故事,为了找到食用小麦的古老祖先野生二粒小麦,他们去往伊朗进行拍摄,但到了那才发现,伊朗野外复杂的植物环境让他们难以鉴别,当时也无法找到专家指导,因此留下了一些遗憾。

所以在《风味人间1》播完,陈晓卿团队在寻找新的选题方向时,大家迅速达成共识,决定继续深挖谷物主题。

这一次,他们在以色列海法大学Assaf Distelfeld教授的帮助下,远程沟通了当地团队进行拍摄,终于将戈兰高地上野生二粒小麦的故事呈现出来。

这个古老的品种还保留着野性,在干燥的环境里张扬着长而尖锐的麦芒,不远处是一辆废弃的生锈装甲车,仿佛已经在这陪伴了野生二粒小麦数千年。陈磊在豆瓣发布的创作手记里写道,“这片土地,过去大半个世纪一直战火不断,也让人感慨小麦不但伴随农业诞生至今,也看尽一万年来人类上演的爱恨情仇。”


为什么这一季的主题要取名为《谷物星球》?一颗小小的谷物,是怎样联系到星球的?

陈晓卿曾感慨,自己年轻时市面上流通着种类多样的谷物,但到了儿子这一辈,常见的谷物品种大幅减少,“我们十分希望能记录下这些人类农业文明渐行渐远的背影。”

邓洁回忆,四年前决定要做谷物的主题时,最初的设想便是国际化,希望聚焦于地球这颗星球上不同地方的人与谷物共生的故事。他们在调研中了解了墨西哥的玉米、美洲早期的藜麦,以及大洋洲部分岛屿赖以生存的根茎作物,反复地证实着,“这颗星球变成今天的样子,可能不光是因为人类的创造,一定程度上是谷物和人类共同塑造的结果。”

或者说,这也是属于谷物的星球。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里说: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


不仅仅是谷物的星球,谷物自己也能成为星体。陈晓卿觉得,这就是古人说的“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内煮乾坤”,谷物的颗粒再小,也能看到博大的世界,甚至从视觉上,通过显微镜将颗粒放得越大就越像银河系。

我们可以从海报和宣传片里看到,谷物堆叠出了丘壑,有时也自成一座山峰。当一颗种子炸裂迸发开来,四散成碎片时,如同一次绚丽的天体爆炸。

不一般的美食纪录片
这些被放大的谷物,就是《风味4》的新尝试:谷物肖像。我们能以一种十分奇妙的角度“瞻仰”谷物,微小的种子仿佛成了飘在空中的一艘飞船。

这种肖像画的制作,需要微观团队将非常小的谷物籽粒在显微镜下进行全方位拍摄,记录下其形状与质感后,再由CG团队建模,让我们可以从任意角度来观察这颗谷物,并让其配合展现一些变化过程。观众通过这些看到炸裂开变成面粉的麦粒,看到躺在豆荚里尚未完全成熟的青绿豆子,看到晶莹洁白的稻米。


《风味4》的定档预告中便大量使用了这些“谷物肖像”镜头,这则预告也是让刺猬公社印象最深的一版。短片的背景音乐是在《2001太空漫游》使用过的交响曲《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乐章,那段关于猩猩、骨头和黑色石碑的影像被无数影迷奉为经典;扔向天空的不是骨头,伫立在屏幕中央的也不是黑石碑,而是稻米和麦粒。

这版预告是陈磊自己剪的,当时平台方面制片人提出,希望有一个特别一点的、以植物内容为主的预告片。此时,他们已经渐渐集齐了显微镜下的微观镜头、谷物肖像等内容素材,陈磊看着这些素材,《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旋律自然而然就浮现在了脑海里。这种科幻感与历史感的结合,就像谷物走过的一万年旅途。


后来,陈磊他们看到黄海为《风味4》设计的海报时,也能感到其中的星球感、太空感,主海报用一颗米粒雕刻出了山川河流,这一切都实现了高度的契合。

除了展现谷物的细节魅力,《风味4》也花了很多时间精力把植物的生长过程表现得更明晰。一开始,他们便希望能让《谷物星球》更硬核、有历史,也更要有植物方面的自然科学内容,在这些基础之上再去讲述那些贴近人们生活的故事。

有时,他们的拍摄日常会更像一部自然类纪录片,需要根据气候环境等安排摄制计划,以植物的生长周期为拍摄周期,一不小心错过或效果不满意就要等到来年。而到了来年,也没有人能完全把握气候环境的变化,种种情况都难以预估。

“这一季,可能有更多的自然类纪录片拍摄中会遇到的问题,(因为)我们的拍摄周期相对较长,而且很多选题的不确定性很高。”邓洁感叹道。


他们原计划在稻这一集中去拍摄柬埔寨的深水稻,这种水稻一般生长在一到六米深的水中,也是少数能在南亚、东南亚地区雨季的高水位中存活的品种。当地人会住在类似吊脚楼的房子里,到雨季洪水泛滥时划船出行,以游泳的状态去护理两米洪水里坚挺的深水稻。他们一直关注着柬埔寨的气候情况,希望能在水位比较高的情况下记录下来,但连续两年,当地都没有往年水平的降雨量,到最后只能作罢,这就是人无法掌握的不确定因素。

为了满足对植物生长的特定阶段,以及一些微观层面的内容需求,他们首先在上海的崇明岛租了一个大棚,设置了种植拍摄基地,之后又因为水热条件限制去往了云南昆明进行了剩下的拍摄。

他们每完成某个地域谷物的拍摄,便会从当地农户处要一份种子,直接邮寄到种植基地,由植物团队开始培育种植,之后进一步讨论拍摄内容。天南地北各式各样的植物种子被寄往同一个地方,在一个棚里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虽然有寻求对植物学较为了解的朋友参与,中间也花费了很多心力,但这件事的难度还是一次又一次地打击到了他们。他们把植物在大桶里养到差不多之后,就开始围着它搭黑帐篷、给生长灯,但剩下的也只能听天由命,不知道失败又重试了多少次。比如菱角的拍摄,需要流动的水,又要保证种子稳定在画面中,还有打光等问题,他们为此还特制了不少道具,但还是没能拍出满意的效果。

一直在克服困难的路上,解决了一个困难又马上会有新的问题涌现,这就是《风味4》在探索路上的跋涉。

一部美食纪录片,能在技术与创新层面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展现出了对自身的极高要求,它已经并不仅仅是一部简单讲食物的纪录片了。

记录之外

回看《风味人间1》来到人们面前的2018年,在那年的上海电视节上,陈晓卿官宣入职腾讯视频。年底,《风味人间》在腾讯视频播出,作为腾讯视频纪录片的护航之作,《风味人间》系列在之后几年以一如既往地高水准,展现着腾讯视频在纪录片方面的投入和高要求。

《风味4》监制朱乐贤认为,《风味人间》系列一直是腾讯视频纪录片板块的领头内容,也可以说是旗舰产品。每一季都在一次又一次地爬坡,视野、体力储备以及能力等,都会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被一次次挑战。


“今年《风味4》开播的表现符合我们的预期,也达到了想要的效果,”朱乐贤告诉我们,“美食节目越来越多,怎样才能在其中和别人不一样、有新东西,就是要挖得更深,或者是集中展示,让用户能有新获得、新感受。”

或许也正是因为领先的姿态,《风味人间》系列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进取、实验的责任,新的技术和表现方式都得到了实践与展示,也就呈现出了不同于一般美食纪录片的融合风格。

对当下的市场而言,有限的资源让竞争愈加激烈,红海情况下,美食这个赛道越来越难做是必定的趋势。但同时,这也是最能依靠、最有保障性的一个方向,美食方面成熟的制作能力,以及积累下来的经验,都会在认知革新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认为做纪录片,一定要给大家提供新知,”朱乐贤表示,“要么就是有新的科学,要么就是新的维度,或者说新的技术。一个没有突破的东西,用户肯定是不满意的。”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腾讯视频纪录片之后还将推出《向着宵夜的方向》《小酸村》《我的美食向导》等,继续深耕美食赛道,也会继续“小切口”,放大个人IP的影响力。

朱乐贤认为,从小切口切入,走向垂直细分的一个领域是必然的,必须把一个内容的某个属性发挥到极致,比如《风味人间》系列的大片感,《早餐中国》的极致烟火气。而关于陈晓卿个人IP的开发,“要形成差异化,最本质的就是创作者,也就是创作者对这个时代的洞察。好内容必然是跟这个时代的情绪共振。”

那么《风味4》如何实现这种共振?当下的人类对热量和脂肪唾手可得,《风味4》恰好在此时回头寻找谷物。


“谷物与农耕文化紧紧相连,在人们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许多农耕文化的东西还是在我们的血脉中,那种缓慢的、自然的,有确定感的文化和情感,在城市化的当下已经很难找到,但有了谷物,有了碳水,人们就能心中充满欢乐,就能找到确定感。”朱乐贤说。

不同于上一季围绕大海展开的“不确定”渔猎文化,大海的汹涌和神秘总是难以预期,这一季的土地似乎能提供更多信任,当然这也与观众的生长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当问及他眼中的《风味4》是什么味道时,朱乐贤先是将之描述为“成熟的麦香”。随后,他修正为“新米上方漂浮着的,清爽田野的熟悉味道”。

不会有人特意去记这种味道,但不需多描述,稻作区的人们马上就会回忆起那种现在似乎有些陌生了的味道。那或许就是他们对“确定感”最初的认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豆瓣9.3,这部纪录片把碳水爱好者们馋哭了!
《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万千谷物探寻人间新风味
沙龙回顾|《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豆瓣9.4分背后的制作秘辛
馋疯了!《舌尖上的中国》导演再度来袭,搜罗碳水盛宴,2亿网友口水直流:今天必光盘…
前半生是村口的土豆花、大豆花,后半生就成了欲罢不能的风味尤物
吃了几十年的茭白,竟然是水稻的亲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