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想谈昨晚刷屏的优衣库,谈谈饮料营销界的杜蕾斯 | 观察
导读

杜蕾斯在广告营销界也算是享有盛名了,不过,另有一家饮料企业,在营销上也常常被作为样本典范,它,就是可口可乐。这家百年老字号的饮料公司在营销上一向都玩得风生水起。今天,就让刺猬君为你做一盘点,看看这家公司是怎么玩转社会化营销的。

刺猬公社出品,必属原创,严禁转载。

合作事宜,请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by 苏天翱

拿自家品牌LOGO做文章,搞创意设计的办法在营销界也是常事,不过可口可乐这次玩得好像有点过——他们把LOGO直接去掉了。


去掉LOGO后,标志性的红白两色也足以彰显其可口可乐的身份了

配合即将到来的穆斯林斋月,可口可乐推出了新的主题易拉罐,公司的标识、品牌LOGO全部移除,只留下一句宣传词:“Labels are for cans, not for people(易拉罐可以有标签,但人不应该有)”。

这款产品意在呼吁人们放下偏见,互相沟通理解,宽容以待,算是对之前公司推出的一个关于陌生人在暗室中交流的宣传广告的呼应,也是对其“Let’s take an extra second”的全球营销主题的延续。

1根本停不下来——可口可乐们的经典营销

创意包装、主题活动、快闪…可口可乐的营销花样层出不穷。

1. “XX瓶”三连击

对于国内的消费者,可口可乐的几次“变装”应该是感受最为真切的了。


2013年,可口可乐的“昵称瓶”在中国艾菲奖上大获全胜。这款产品因包装上的各类昵称而得名——白富美、高富帅、喵星人、小清新等,皆是当下社交网络上最具代表性的称呼和名号。“产品即媒体”的思维在这次营销中得到贯彻,而社会化媒体网络所带来的正反馈效应更是让其宣传力度如虎添翼。


尝到甜头的可口可乐在次年继续着变装游戏,这次推出的是“歌词瓶”。依据不同年龄段、性别,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单曲中最脍炙人口的歌词印上瓶身,其后的营销模式与先前的“昵称瓶”就如出一辙了——意见领袖的定制化产品,热门话题形成,社交媒体的讨论和进一步扩散。


眼下的可口可乐的包装,已经进入了第三季。2015年,“给你32个赞”、“下辈子还做兄弟”、“臣妾做不到”等经典台词组成的“台词瓶”上线,具体的,大家自己看图感受一下吧。

2. 时代广场的“故事墙”

可口可乐官方在纽约时代广场租下了一块电子屏。消费者可以通过发送名字到可口可乐官方Twitter进行互动,如果被选中,即可在屏幕上看到一条和自己名字有关的故事。


虽然从实际效果上看,所谓“故事”其实只是一些特征性的描述,如“Emma”的故事就是“绝大多数的Emma都对男子团体着迷”

这条故事的内容编辑是依靠谷歌提供的大数据搜索完成的。简单来讲,即是借助大数据完成对个人网络使用痕迹的描绘,之后提取比较有趣的段子作为故事登录荧幕。官方还贴心地考虑到了身处异地的用户,将名字在屏幕上出现的画面录制后,在线传输给他们。

3. 和平贩卖机


可口可乐公司将特制的自动售货机分别放置于巴基斯坦和印度这两个死对头的中心地带,现场民众可以利用机器上的Skype进行视频,合作完成触摸屏上的图案后即可各自收获一听可乐。


同样的办法还被用到了球迷们的身上。AC米兰和国际米兰两家俱乐部的球迷也算得上是苦大仇深了,而和平贩卖机这次被放到了圣西保罗球场,分别置于球场的两侧入口。两方球迷只要通力合作,即可免费取得可乐。

4. 天上掉的不是馅饼,是可乐


公益主题总是营销活动的重要选择,炎炎酷暑,一听可乐对建筑工地上的工人们而言无异于甘霖玉露。可口可乐在新加坡同奥美广告就合作干了件“可乐从天而降”的事情:满载可乐和祝福的红色无人机飞临建筑工人的工地进行慰问,带去几分清凉。

5. 永远的圣诞老人

可口可乐把圣诞老人和时光胶囊两个意象进行了结合,搞了次温情满满的营销活动。


公司在印第安纳州的圣诞老人小镇发现了一个叫圣诞老人博物馆的地方,那里有自1930年以来世界各地儿童写给圣诞老人的信件。可口可乐从几万封被遗忘的信件中选择了75份,之后找到写信人并满足他们许下的愿望。

童年的议题是另一个在舆论场中容易获得正向反馈的内容节点,可口可乐这份来自40年前的礼物,给了那些已经年至不惑的人们一个童真的理由。

2管饱的是面条,管味儿的是浇头

和某凉茶的“定位理论”一样,可口可乐的营销行为也被冠以各种高大上的理论名目,官方自己就曾经做出过不少解读。其欧洲副总裁在《科技挽救不了那些平庸的创意》如是解读公司的营销策略,“想要打好一场营销战役,往往需要将视线回归到生活中那些美丽的,新鲜的,引人共鸣的片段与情绪。”而在可口可乐“2020战略”提出后,公司高级副总裁Wendy Clark在公开场合又提出了“流动性传播和策略性连接”的理论,用以阐述其营销战略。

刺猬君虽说不是学广告的,但也有过无数次分析XX公司营销案例的体验。各种高大上的营销理论下,走街串巷卖吆喝式的办法着实有点上不了台面;尤其是“互联网思维”盛行的今天,不拿点花式的理论出来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但近日读了魏武挥关于策划公司们的《浇头》一文,再看这些理论,有了点不同的感受。

其实,卖产品做策划,有时就像是吃一碗拉面,铺天盖地的广告、线下销售渠道的打通、优厚到可以割肉的折扣,这些看着不那么高大上的就是那碗没加佐料的面条;而各类理论,就是所谓的“浇头”(北方的同学可以理解为臊子面里面的臊子和汤汁)。臊子味美,看着喜人,比起一碗白水清汤面,要高出不知多少段位;但要说管饱,还是那碗面顶事儿。这个搭配,和某些做产品挂“情怀”牌的举动其实没什么本质差异。

不过话说回来,虽说面管饱,但今天的受众,似乎也早就脱离了温饱需求阶段了。各类成功的营销理论、经验总结,终究是要受欢迎些,用魏武挥的话说,“功能满足不值钱,用户体验很值钱。”

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毕竟,可口可乐和XX可乐的口味,又能差出多少呢?


刺猬公社

传媒观察原创平台

只做原创·自由分享

微信:ciweigongshe

新浪微博:@刺猬公社

今日头条:刺猬公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可口可乐的冷知识你知道多少呢?
可口可乐百年营销史(二)
可口可乐,是如何成为全球第一饮料品牌的?
你知道吗?圣诞老人形象是一场伟大的营销
可乐有害健康的五个理由
哪些吃货们喜欢的东西,买着买着却停产了? | 睡了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