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起乐队吧》:一档知道了乐手名字的《中国好声音》

依旧保持着过去制作《中国好声音》的惯性,没有针对乐队这种形式做出突破和改变。

作者 | 赵思强
编辑 | 铁林

从评分上来看,优酷在8月17号推出的《一起乐队吧》,没能延续《乐队的夏天》所带来的“夏天”。

截至发稿,播出两期的《一起乐队吧》豆瓣评分为4.1,接近半数的人给出一星。此前,《乐队的夏天》是8.7,同样是乐手选拔的韩国综艺《超级乐队》,评分高达9.7。

《一起乐队吧》到底输在了哪里?

首先是节目组的用心程度不够。2017年,《中国有嘻哈》的横空出世,让不少平台和综艺制作方都意识到了小众文化背后所蕴藏的巨大能量,此后两年,综艺逐渐变成了一个亚文化放大器,把小众的东西,以更易懂的方式,呈献给大众。

所以对于综艺制作方来说,如果选择了某一亚文化作为制作对象,首先要理解和尊重这个文化,其次,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将理解门槛降低,以达到放大的目的。

但制作方灿星似乎在这个部分只学到了一些皮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和《中国新说唱》《这就是街舞》等节目一样,《一起乐队吧》也会在乐手演奏时,在屏幕上打出字幕进行解释,但这些解释并没有考虑到观众的观感,或者是太过专业,导致无法迅速理解,或者是太不专业,指意不明,反而增加了观众的理解门槛,

比如图中的“倍速强推feel”,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不专业的词汇,没有乐队会在排练时对鼓手说:“这里给我来一个‘倍速强推feel’。”

      

       

还有这个“旋律同步”,也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技巧,只是对一个鼓手最基本的技术要求。

       

       

其次是内容质量不过关,《超级乐队》和《乐队的夏天》之所以能够获得大量好评,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歌曲质量过关。节目中选手的水平以及审美,领先于大众半步,这对于一个音乐节目来说,是与观众最合适的距离。

       

在《超级乐队》中,每一轮的竞演,都是对原曲改编最颠覆,或者写出足够特色的原创曲的乐队会获得高分。和个人歌手相比,乐队最应该对外呈现的:是一个乐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落实到操作上,就是编曲能力,是怎样通过不同乐手之间的配合,赋予一首歌曲完全不同的色彩

但如果仔细看《一起乐队吧》第二期乐队表演时的歌曲信息,会发现最重要的编曲部分,有些是有选手之外的人参与,甚至主导的。像汪峰在自己乐队表演结束后说的这段话,也是一段非常“歌手选秀”的表达。

      

      

这种操作方法导致的结果,就是每一个乐手的独特性会大打折扣,整个乐队变成了为了赶工完成任务的“工具人”,造成对选手极大的浪费和消耗。

观众看到的,是《一起乐队吧》中的歌曲,在音乐性上几乎没有突破,依旧是流行音乐,只是套上了不同的外壳而已,并没有实现引领听众向更高审美升级的作用。

我在此前的一篇文章中曾说到过:我在《超级乐队》中看到了最纯粹的以力破巧,就是当音乐人自身的音乐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他们之间的艺术碰撞和化学反应是非常容易实现的。但遗憾的是,就目前所呈现出的内容质量来看,《一起乐队吧》中选手的水平,与《超级乐队》中的选手有很大的差距。

原因可能有很多。说大了,是国内音乐产业成熟度不够,乐手的专业性普遍不如更发达的地区。说小了,是因为制作组在挑选选手以及在设置赛制上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误。

国内肯定不乏音乐性和技术性兼具的好乐手,但是为了考虑整个节目的观感,节目还需要从音乐之外的角度去选择选手,比如年龄、长相、话题性等,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埋下了隐患。在第二期的乐队竞演中,多支乐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误,其实就侧面暴露了选手在经验和能力上的不足。

       

       

另外,在剪辑上,《一起乐队吧》也依旧是几年前的综艺制作逻辑,强调娱乐性和戏剧性。但实际上,对于一个音乐类节目来说,整个节目的核心,必定是在音乐上。是否留下好的作品,是一个音乐类综艺的重要评判标准。故事则是为音乐为服务的,故事的作用是辅助观众理解音乐,而不是喧宾夺主。

这一点,《乐队的夏天》做得比较成功,而这个成功其实是建立在参演乐队十几二十年的经验之上的。如果他们的歌曲质量不够高,那么观众也不会被他们的故事所打动。也就是说,只要作品能打,整个节目都围绕着音乐走,就肯定不会跑偏。

《超级乐队》在剪辑上对娱乐化内容极其克制,把更重的笔墨放在了音乐上。但节目进行到后半段,几乎每一位选手的魅力都被很好的呈现出来,这其实也主要基于这些选手在音乐上的优异表现。

反观《一起乐队吧》,两小时的节目内容是零散的,对选手的刻画,更多集中在“争吵”、“换曲”等看似更有戏剧冲突的部分,整个乐队对音乐改编的想法,制作的过程,以及个人的成长和变化,几乎都没有体现出来。

看过两集之后,你也许会发现,你几乎记不得每一个选手的名字,作品的完成度也没有想象中的高。

从赛制安排上也能看出,灿星依旧保持着过去制作《中国好声音》的惯性,没有针对乐队这种形式做出突破和改变。

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一起乐队吧》还是一档以导师为中心,而不是以选手为中心的节目。人是导师选的,曲是导师选的,比赛是导师之间的比赛,乐队是导师的乐队,选手只是导师下达的任务的执行者。

       

       

而在《超级乐队》中,评委的功能只负责决定选手去留,不参与任何组队及音乐创作,一切的主动权都掌握在选手手中,每一轮组队的唯一标准就是“我想跟他一起做音乐”,而不是“导师叫我们一起演首歌。”

所以两期看下来,不少人对节目的感觉,就是一档“低配版”的《中国好声音》,这样的评价,对一档主打乐队的音乐综艺来说,无疑是值得反思的。

《一起乐队吧》对自身的定位是乐队成长类音乐真人秀,但从现在播出的情况来看,节目的成长可能比选手的成长更加急迫且重要。

                鹿晗                   成龙               
李彦宏 渣渣辉   京阿尼 | 蔡徐坤
乔碧萝殿下 | GQ报道团队 | 技术作恶
陈情令泰国 | 哪吒之魔童降世 | 孙笑川狗粉丝
快手总部 知乎 电竞行业性别偏见 | 字节跳动
TFBOYS | 网易云音乐 | 乐队的夏天 | papi酱
国产烂剧编剧 | 微博十年 | 直播打赏
选秀史 | A站 | B站十周年
互联网流量造假
Lolita

END


内容产业报道第一媒体

刺猬公社是聚焦内容产业的垂直资讯平台,关注领域包括互联网资讯、社交、长视频、短视频、音频、影视文娱、内容创业、二次元等。

投稿、转载、媒介合作联系微信号 | ciweimeijiejun
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 | yunlugong
网站 | www.ciweigongshe.ne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某国产综艺,抄这么烂,还有脸播?
一起乐队吧?有马头琴大提琴搞事情的那种
这档网综,是想拆散多少乐队?
《我们的乐队》评分两极分化,乐队综艺如何突围?
《一起乐队吧》播了4期,你都记住了那些乐手?
《一起乐队吧》是乐队综艺里的《上海堡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